基于量的合并发展模型意识

10月8日,阅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P115-122

模型意识假期的时候有特别关注到。在数量关系中增加了总量等于分量加分量的内容。2022版课标指出,常见数量关系的教学要在了解四则运算含d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现实问题中的加法模型是表示总量等各分量之和。

课例4中借鉴2022版课标的例13进行思考与实践。这个课例在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方面做到了这几点:根据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感悟一类问题的特点;启发学生体会并概括一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丰富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能用加法模型解释,感受加法模型的普适性;运用概括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的问题,包括减法问题,体会模型的价值。

在谈到模型意识的时候,我们主要关注了几个关键词:一类问题、普适性、跨学科。

在这个课例中,则重点呈现了总量等于分量加分量的模型教学。但具体的过程离不开模型玉石建立的基本过程,离不开几个关键词。

阅读这部内容,特别喜欢案例中的图文。因为案例用的是实际教学的例子,而实际教学中,因为老师的适当引导,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加减问题,通过讲自己的故事,借助自己的表达,感受到了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可以利用总量等于分量加分量的方式来解决。

这么多种表达方式,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好的方式。

这本书里呈现的这些课例,有的是可以直接用于教学中的,比如这个"总量与分量"的教学案例。稍加整理,稍加修改就可以用。这种课例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比较喜欢的,像远方的导师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也向身边的师父,手把手地教。因为给出的课例都是非常有画面感的,是实践记录的提炼,不法理论高度又非常接地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量的合并发展模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