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事件发生后的应对

        10月26日上午,在重庆巴南区鱼洞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恶性暴力伤害儿童事件。

        该事件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给经历、目睹、听闻这起事件的幼儿及家庭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心理创伤。

        那么,对于突发的恶性事件,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应对呢?

一、 停止传播,倾心陪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把听到、看到、经历到的类似事件称为危机事件;面对事件突发,人们多会震惊、愤怒、担忧、害怕等;心情低落、五味杂陈、长时不能平复等系列心理应急反应凸现。

        纵然如此,我们历经波澜起伏的应急情绪后,也终需学会接纳、正性理解、解读事件,从而尽可能降低事件“泛化”影响。

二、 挫折教育,合理宣泄

        在接触、耳闻目染意外事件后,孩子可出现消极负性情况:比如对于外出感到害怕或恐惧,或过度夸大想象;害怕睡觉、可能会出现失眠、噩梦、严重缺乏安全感;惧怕上学或无法专心学习,成绩或下降;对生命的负性解读、消极悲观。惧怕公共场合、对户外活动表现木然呆然、负性对抗、沉默退缩;怀疑一切;生理的反应,如:肚子痛、心悸、胸闷、厌食等;在内心重复“体验”受伤或死亡场景;脑海中一直重复、闪现事件发生的经过,从而情绪失控、惊慌失措。

        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正确积极评估孩子的状态,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适度排解其内心情绪。同时,告诉孩子,生活具有两面性,但总归是正面阳光大于负性阴暗。让孩子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强大内心力量。

三、用心陪伴,重构安全

        危机事件后,孩子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极度恐惧、忧虑、行为退化(更低龄化行为)、噩梦等情绪障碍交替;此时,对孩子,心理抚慰、爱心陪伴、提供有力的保护性心理能量加持。大人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耐心,用心陪伴孩子,理性处理孩子的退行反应,接纳孩子的一切情绪与想法。

        多用肢体语言抚慰孩子,拥抱、亲吻孩子,让孩子感觉大人的爱无处不在,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一直都在。不会因为历经突发事件而丝毫改变。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合情排解、表达情绪;要鼓励但不强迫孩子将心里的话,身心感知、感觉、感触与父母分享。情绪表达或宣泄的方式多样、不拘泥一样。比如绘画、唱歌、写作、倾诉、朗诵、运动、听歌等。

        人生无常却有常,万事多变也无变。让生命之花长开,让幸福之树长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千千万万的你、我、他拥有一个“幸福马上来”的未来而倾注身心的智慧和汗水,为实现全民的身心健康不懈努力。

        杜绝身心亚健康,杜绝因情绪堵塞而引发危急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恶性事件发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容推卸的担当;向幸福出发,我们一直在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恶性事件发生后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