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的讲话方式,别人更能学懂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情况:一个人说的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可当你仔细一分析却发现他说的大部分是重复没用的废话;还有一种情况说得很好,条理清楚,知识多广且深,但是对于接受者来说却什么都没听进去,看到的就只有两片嘴唇在那儿上下翻飞。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知识接收的有效性!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大体分为主动获取型知识和被动灌输型知识,对于主动获取型由于有人的主观意志参与,效果都比较好。可对于被动灌输型,影响有效性的因素则比较多,灌输者的知识水平和演讲方式,知识的内容,被灌输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接受能力,还有当时的环境等等,都是重要的原因,但以我今天的经历来看,灌输者的知识水平和演讲方式真的是决定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


有的人一开口声音平平,感觉没有精神,没有激情,从头到尾一个声调,听得人瞌睡绵绵;有的人虎头蛇尾,开头听着还有点意思,结果越讲越离谱,越讲越肤浅,索然无味,味同嚼蜡;有的一上来大道理一摆,就开始批三斗四,含沙射影,让人心有不服。


讲课或者做教育,最终追求的效果是受众对知识的有效接受,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无止境的过程,但最基本的几点还是要注意。


我把它总结为“三讲三不讲”。


首先是“三讲”,即疑难问题要讲,而且要讲清楚。


二是新奇内容要讲,任何人都有猎奇心理,根据兴趣讲好了更容易学透。


三是实际案例要讲还要多去搜集来讲,现在的人不喜欢理论规律性的东西,就喜欢鲜活的事例。


“三不讲”是指重复的内容不要翻来覆去的讲;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的道理不讲或者少讲;没把握的内容不讲。这比较简单,就不再赘述。


这只是某一时刻简单的想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这样的讲话方式,别人更能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