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分析(汇总)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 写在最前面
  • 社交网络分析系列文章汇总
    • 目录
  • 提纲问题
  • 一、社交网络相关定义和概念
  • 提纲问题
    • 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分析;
    • 2. 六度分隔理论、贝肯数、顿巴数;
    • 3. 网络中的数学方法: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平均场理论、自组织理论
  • 二、社交网络情感分析
    • 1. 情感分析的基本概念
    • 2. 根据分析的对象,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 3. 根据分析的方法,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 4. 简述情感分析的基本过程。
    • 5. 社交网络情感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6. 常见的文本向量化模型有哪些,简要地进行描述。
    • 7. 词嵌入(word embedding)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某方法简要地说明如何实现词嵌入。
    • 8. 什么是负例采样?其作用是什么?
  • 三、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 1. 列举几条社交网络隐私泄露的几个案例。
    • 2.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隐私的定义不同,社交网络数据中,哪些属性可能称为网络中的隐私信息?
    • 3.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攻击的方法有哪些?简要地进行说明。
    • 4. 什么是社交网络匿名化技术?简要地介绍一下 k-匿名以及针对这种方法的攻击方式。
  • 四、社交网络链路预测方法
    • 1. 链路预测的目标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结合一个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 2. 链路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几类?简要地进行说明。
    • 3. 逻辑斯蒂回归中引入 Logit 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4. 简述逻辑斯蒂回归 LightGBM 堆叠链路预测(LLSLP)方法的主要步骤。
    • 5. LightGBM 采用哪些方法解决数据量大和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的?结合示例简要进行说明。
    • 6. 在 LLSLP 方法中引入正则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7. 什么是堆叠(或层叠)泛化?在 LLSLP 方法中主要作用是什么?
  • 五、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分析
    • 1. 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 2. 传播模型的基本要素。
    • 3. 主要的社交网络传播模型有哪几类?简要说明几类方法的特点。
    • 4. TVDM 模型是从哪几个维度提取影响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的?
    • 5. 在建立 TVDM 模型过程中,应用到了哪些领域的知识,简要地进行说明。
    • 6. 在对 TVDM 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时,需要预先给定模型涉及的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 六、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
    • 1. ILDR 模型与传统的 SEIR 模型有哪些不同?结合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的研究现状,分析一下该方法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 2. 在对 ILDR 模型中包含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 3. 对 ILDR 模型(微分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的合理性给出文字说明。
    • 4. 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意义,理解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平衡点、稳定、一致稳定、一致渐进稳定、局部渐进稳定、全局渐进稳定
  • 七、社交网络舆情分析
    • 1. 针对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机理建立的模型主要有哪些?列举 2-3 种。
    • 2. 相关理论:扎根理论、话题模型、结构洞
    • 3. 社交网络舆情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要进行说明。

写在最前面

《社交网络分析》课程由鲁宏伟老师授课,其教学方式不仅严谨负责,还充满幽默与个人见解。这个方向对我而言也尤其有吸引力,怀着极大的兴趣选修了这门课程。


社交网络分析(汇总)_第1张图片

社交网络分析,作为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在数字时代的今天,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互动、信息传播、还是商业活动和政治运动,都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社交网络,研究人员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社交网络分析的多个方面,从起源和发展,到不同领域的应用,再到核心概念和前沿技术,希望能够帮助您深入了解社交网络分析领域的重要内容,为您在研究和实践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社交网络分析系列文章汇总

社交网络分析1:起源发展、不同领域的应用、核心概念
社交网络分析2(上):社交网络情感分析的方法、挑战与前沿技术
社交网络分析2(下):社交网络情感分析的方法、挑战与前沿技术
社交网络分析3:社交网络隐私攻击、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去匿名化技术 + 推理攻击技术 + k-匿名 + 基于聚类的隐私保护算法
社交网络分析4(上):社交网络链路预测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LLSLP方法(LightGBM 堆叠链路预测)、正则化方法、多重共线性
社交网络分析4(下):社交网络链路预测分析、LightGBM框架、LLSLP方法(LightGBM 堆叠链路预测)、堆叠泛化 、社交网络链路预测分析的挑战
社交网络分析5: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信息传播 、传染病模型、博弈模型和物理系统模型 、传播动力学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交网络分析6: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 、 ILDR(Ignorant-Lurker-Disseminator-Removed)传播动力学模型 、 平衡点 、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数值仿真
社交网络分析7:社交网络舆情分析 、 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建模 、 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研究 意见领袖识别 情感分析 、结构洞 、 生命周期 、 舆情分析 知识图谱 主题图谱 、 异质平均场

目录

社交网络分析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的内容概述,以协助复习社交网络课程。以下是各部分的概要:

  1. 社交网络相关定义和概念:

    • 社交网络与社交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 六度分隔理论、贝肯数、顿巴数的介绍。
    • 网络中数学方法,如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平均场理论、自组织理论。
  2. 社交网络情感分析:

    • 情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 文本向量化模型及其描述。
    • 词嵌入技术的目的和实现方法。
    • 负例采样的作用和意义。
  3. 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 社交网络隐私泄露案例分析。
    • 社交网络数据中的隐私信息属性。
    • 社交网络隐私攻击方法。
    • 社交网络匿名化技术,包括k-匿名及其攻击方式。
  4. 社交网络链路预测方法:

    • 链路预测的目标和应用实例。
    • 链路预测方法的分类。
    • 逻辑斯蒂回归、LightGBM和堆叠链路预测方法的主要步骤。
  5.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分析:

    • 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目标。
    • 传播模型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 TVDM模型的维度特征提取和应用领域。
  6. 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

    • ILDR模型与SEIR模型的对比。
    • ILDR模型中超参数的确定方法。
    •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及相关概念解释。
  7. 社交网络舆情分析:

    • 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机理模型。
    • 相关理论,如扎根理论、话题模型、结构洞。
    • 社交网络舆情的构成部分。

提纲问题

一、社交网络相关定义和概念

  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分析;
  2. 六度分隔理论、贝肯数、顿巴数;
  3. 网络中的数学方法: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平均场理论、自组织理论

提纲问题

一、社交网络相关定义和概念

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分析;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通过社会关系结成的网络体系。个体也称节点,可以是组织、个人、网络ID等不同含义的实体或虚拟个体。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包括亲友、动作行为、收发消息等多种形式。

社交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指基于信息学、数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理论和方法,为理解人类各种社交关系的形成、行为特点及信息传播的规律而提出的一种可计算的分析方法。由于社交网络的规模庞大、动态性、匿名性、内容与数据丰富等特性,近年来以社交网站、博客、微博等为对象的新兴社交网络分析研究在社会结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2. 六度分隔理论、贝肯数、顿巴数;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最早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7年提出,基于其著名的连锁信件实验。该理论指出,在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都可能通过六度空间联系起来,即没有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人。

贝肯数(Bacon Number)是一个描述好莱坞影视界演员与著名影星凯文·贝肯“合作距离”的概念,基于“六度分隔”理论演进而来。它是一种量化演员之间社交网络联系的方式,通过计算演员与贝肯之间的最短合作路径来确定。

顿巴数(Dunbar’s Number)由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于1992年提出。研究表明,人类社交结构呈现不同层次的社交圈,其中最核心的是约150人的氏族层级,这个数字是人类社交网络中能维持稳定关系的最大人数。超过这个数目,个体之间的社交互动和影响会显著减少。

3. 网络中的数学方法: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平均场理论、自组织理论

  1. 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这是一种随机过程,用于描述一个系统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模型。在社交网络分析中,马尔科夫链可以用来预测节点之间的关系动态,如信息传播、用户行为模式等。

  2. 平均场理论:在这个理论中,系统中的每个组件(如粒子或个体)被假设受到来自系统其他部分的平均作用影响,而不是考虑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
    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大型系统中多个相互作用组件的统计物理方法,通过平均化个体行为来简化系统的整体描述。在社交网络中,这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大规模网络行为,如群体意见形成、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等。

  3. 自组织理论:在这个理论下,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局部相互作用,不需要外部指令或明确的指导,就能自然演化出复杂而有序的结构。
    这是一种解释复杂系统中如何通过无中心控制和简单规则自发形成有序结构或模式的理论。。在社交网络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理解如何从微观个体互动中产生宏观社交结构和模式,如网络中如何形成社区结构、意见领袖的产生等现象。

马尔科夫过程和马尔科夫链
定义: 马尔科夫过程是一种随机过程,其核心特征是无记忆性,即未来状态只取决于当前状态,与之前的历史无关。
应用: 在网络分析中,马尔科夫链可以用来模拟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节点影响力分析等。

平均场理论
定义: 平均场理论是一种处理大量相互作用粒子系统的方法,通过替换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单一粒子与平均场的作用。
应用: 在网络理论中,它用于估算网络中节点的平均行为,如网络中节点的平均度数。

自组织理论
定义: 自组织是指系统中的个体通过局部相互作用而无需外部指令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应用: 在网络科学中,自组织理论有助于理解如何从随机初始条件演变为具有特定拓扑特性的网络结构。

二、社交网络情感分析

  1. 情感分析的基本概念
  2. 根据分析的对象,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3. 根据分析的方法,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4. 简述情感分析的基本过程。
  5. 社交网络情感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6. 常见的文本向量化模型有哪些,简要地进行描述。
  7. 词嵌入(word embedding)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某方法简要地说明如何实现词嵌入。
  8. 什么是负例采样?其作用是什么?

1. 情感分析的基本概念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指的是使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方法来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这个领域自2000年初以来已成为NLP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情感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情感信息的分类、抽取、检索和归纳,通常也被称为意见挖掘。

情感分析的目的是从自然语言文本中自动提取观点和情感,并将这些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以便于决策支持系统或决策者使用。它涉及的是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的过程。情感分析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结合了人工智能、语义网络、图数据挖掘、数据降维处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种知识。

在社交网络领域,情感分析可以用于理解社会现象、预测趋势和舆情监控。例如,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上的文本信息,可以用于舆情监控和事件预测,比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来预测选举结果或市场趋势。在商业领域,它可以用于改进推荐系统,通过分析客户关于产品的情感态度来改进产品设计和市场策略。

总之,情感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带有情感色彩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以获取有关人们观点和情感倾向的有价值信息的技术。

2. 根据分析的对象,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根据分析的对象,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篇章级情感分析(Documen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这种分析关注于整个文档或篇章的总体情感倾向。例如,分析一篇博客或一篇评论的总体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 句子级情感分析(Sentence-level Sentiment Analysis):这种分析专注于单个句子的情感倾向。它考虑的是每个句子作为一个整体表达的情感,而不是整个文档。

  3. 方面级情感分析(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也称为特征级情感分析,它涉及到从文本中抽取有关特定方面或特征的情感表达。例如,在产品评论中,可以针对特定的产品特性(如电池寿命、屏幕质量等)进行情感分析。

这些类型的情感分析提供了从不同层次理解文本情感的方式,使得分析更加细致和具有针对性。

3. 根据分析的方法,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要地进行说明。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主要用于识别和分类文本中的情绪态度。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情感分析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于关键词识别的情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检测文本中的特定情感关键词,如“喜欢”、“讨厌”等。这些关键词通常具有明确的情感倾向,分析者通过统计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上下文来判断整体文本的情感倾向。

基于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使用一个预先定义的情感词典,词典中的每个词都被赋予一个情感分数,表示其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强度。分析文本时,系统会检查每个词是否在情感词典中,并根据其情感分数计算整个文本的情感倾向。

基于机器学习的情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来识别文本的情感倾向。首先需要一个带有情感标签的大型文本数据集(如正面、负面),然后使用这些数据训练分类器(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使其能够对新的文本进行情感判断。

多种方法的结合: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准确性和适应不同的文本类型,往往会结合以上几种方法。例如,可以先使用基于词典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再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整。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可用资源。


以下四种主要方法:

  1. 基于关键词识别的方法:通过识别具有明确情感倾向的关键词,如“喜欢”、“讨厌”等,来分析文本的情感态度。

  2. 基于词典的方法:使用一个包含情感分值的预定义词典,通过计算文本中词汇的情感分数来判断情感倾向。

  3.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带有情感标签的大型数据集训练分类器(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从而使其能够对新文本进行情感判断。

  4. 多种方法的结合:为了提高准确性和适应性,通常会结合以上方法,先用词典法进行初步分析,再用机器学习模型深入分析和调整。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资源条件。

4. 简述情感分析的基本过程。

情感分析的基本过程涵盖了从数据获取到模型部署的各个阶段。首先,进行数据获取与清洗,以提高数据质量。接着,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对数据进行文本标准化和去除停用词。然后是文本向量化,将文本转换为机器可理解的格式,如词袋模型、TF-IDF、词嵌入等。随后,进行特征提取,这些特征用于训练情感分析模型。模型构建与训练阶段涉及选择合适的模型,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等,并进行训练和参数调优。最后,对模型进行结果预测与评估,使用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并将经过评估的模型部署于实际应用。

5. 社交网络情感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社交网络情感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1. 文本长度限制: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长度限制导致信息简洁,难以表达复杂情感。

  2. 非正规表达方式:社交网络用户常使用非正规语言,如拼写错误、非正式缩写、新兴词汇,增加分析难度。

  3. 数据异构性:社交网络数据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加综合情感分析的复杂性。

  4. 用户关系影响:用户间社交互动影响情感表达,需考虑这些社交因素。

  5. 情感标注困难:社交网络文本的情感标注具有主观性,不同用户可能有不同的情感理解。

  6. 用户特定情感表达:需考虑不同用户的情感表达习惯。

  7. 文本与用户关系融合:融合文本内容与用户社交关系是一大挑战。

  8. 多模态数据处理:整合包含情感信息的图片、视频等非文本数据是一大难题。

6. 常见的文本向量化模型有哪些,简要地进行描述。

常见的文本向量化模型包括:

  1. 词袋模型(Bag of Words, BoW):将文本转换为词频向量,忽略词序和上下文。

  2.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结合词频和逆文档频率,评估词语的重要性,减少常见词影响,提升罕见词权重。

  3. 词嵌入(Word Embedding):如Word2Vec、GloVe,将词映射为实数密集向量,捕捉词间关系。

  4. 主题模型:如隐狄利克雷分配(LDA),从文本中自动识别主题。

  5. One-Hot编码:每个词表示为长向量,位置为1表示该词,其他为0,简单但效率低。

  6. CountVectorizer:将文本转换为词频矩阵,专注于词频统计。

7. 词嵌入(word embedding)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某方法简要地说明如何实现词嵌入。

词嵌入(word embedding)的主要目的是将文本中的词语转换为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值形式,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捕捉语义信息:词嵌入通过将词语转换为密集向量(实数向量),捕获词语间的语义关系和相似性。

  2. 降低维度:相较于One-hot编码,词嵌入提供更低维度的表示,减少计算复杂性。

  3. 提升模型性能:帮助机器学习模型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尤其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任务中。

GloVe是实现词嵌入的一种方法,其通过在大型语料库上预训练词向量,将每个词表示为固定长度的数值向量。这些向量可以用于比较不同词的相似性,揭示词语间的复杂语义和概念关系。通过这样的方法,词嵌入有效地捕捉语义信息,并降低数据的维度。

8. 什么是负例采样?其作用是什么?

负例采样(Negative Sampling)是一种提高神经网络训练效率的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大数据集。它的作用包括:

  1. 提高训练速度:通过简化训练过程,显著加快模型训练速度。

  2. 模型简化:将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简化为逻辑回归模型,加快计算速度。

  3. 数据集结构调整:目标转变为判断输入和输出单词是否为邻居。

实现过程包括生成正负样本(邻居和非邻居单词),随机抽取负样本,以及通过对比学习提升模型的鉴别能力。这种方法对生成高质量的词嵌入和训练语言模型尤为有效。

生成正负样本:在数据集中引入负样本(非邻居单词),标签为0,以平衡所有邻居单词样本(目标为1)。
随机抽取负样本:从词汇表中随机选择非邻居单词作为负样本输出。
对比学习:通过比较真实信号(邻居单词)和噪声(随机非邻居单词),提升模型的鉴别能力。

三、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1. 列举几条社交网络隐私泄露的几个案例。
  2.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隐私的定义不同,社交网络数据中,哪些属性可能称为网络中的隐私
    信息?
  3.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攻击的方法有哪些?简要地进行说明。
  4. 什么是社交网络匿名化技术?简要地介绍一下 k-匿名以及针对这种方法的攻击方式。

1. 列举几条社交网络隐私泄露的几个案例。

几个社交网络隐私泄露的案例包括:

  1. 分享原图暴露地址:一位市民分享了玉渊潭游览的照片到微博,导致其地理位置被闺蜜发现。

  2. 朋友圈信息泄露实验: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加的陌生人,从其朋友圈迅速获得大量个人信息。

  3. 随意发图暴露地址被性侵:在辽宁,一位23岁女孩张迪的微信相册被犯罪嫌疑人利用,导致其被害。

  4. 明星自拍中的瞳孔倒影泄露地理位置:日本女明星松冈笑南的自拍照中的瞳孔倒影被粉丝用来定位她的位置。

  5. 电视综艺节目《超脑少年团》中,通过一张航拍照片解锁了具体的地址和航班信息。

这些案例反映了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如何被他人利用,从而引发严重的隐私泄露和安全风险。

2.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隐私的定义不同,社交网络数据中,哪些属性可能称为网络中的隐私信息?

在社交网络数据中,可能被视为隐私的属性包括:

  1. 顶点存在性和属性:社交网络中的个体是否存在及其属性,如顶点的度等,可被认为是个人隐私。

  2. 敏感顶点标签:社交网络中个体的某些标签属性,如上班时间、上班路线等,这些敏感标签属性被认为是隐私。

  3. 链接关系:社交网络中顶点间的边代表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这种链接关系可能是需要保护的隐私。

  4. 敏感边标签:个体间的边所具有的属性,被视为标签。这些敏感边标签的值有时也被认为是研究的目标。

  5. 图形参数:诸如中间性、接近度、中心性、路径长度、可达性等,表示节点与社交网络的关系或在网络中的地位,可被视为敏感信息或隐私。

  6. 链接权重:在社交网络中,边的权重可以表示个体间的关系亲密度,如朋友之间的亲密度,甚至通信量,这也可视为一种隐私。

这些属性反映了社交网络数据中隐私保护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3.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攻击的方法有哪些?简要地进行说明。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攻击的主要方法包括:

  1. 基于背景知识的攻击:攻击者结合已发布的社交网络数据和背景知识来识别目标个体和敏感信息。

  2. 节点及节点间关系识别攻击:攻击者利用社交网络中的个体属性信息和结构属性信息进行识别攻击。

  3. 隶属关系攻击:攻击者通过社交网络推断目标节点个体是否属于某小组或具有某公共属性。

  4. 概率攻击:在已发布的数据集中,攻击者利用具有一定概率性的方法识别社会个体的敏感属性和信息。

  5. 社交网络去匿名化技术和推理攻击技术:攻击者通过购买或黑客攻击等方式获得含有用户身份信息和社交网络拓扑的辅助图,然后进行去匿名化攻击或推理攻击,以推测用户的敏感属性。

4. 什么是社交网络匿名化技术?简要地介绍一下 k-匿名以及针对这种方法的攻击方式。

社交网络匿名化技术是指通过对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处理,以保护用户隐私的一系列方法。其中,k-匿名是一种常见的匿名化技术,其目标是确保任何个体的信息至少与其他k-1个个体的信息相似,以此来阻止个体被识别

然而,k-匿名方法面临着多种攻击方式,例如基于背景知识的攻击,攻击者可以利用额外的信息来区分或识别原本在k-匿名集中无法区分的个体。此外,结构攻击也是一种常见的针对k-匿名的方法,攻击者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来识别目标个体。

四、社交网络链路预测方法

  1. 链路预测的目标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结合一个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2. 链路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几类?简要地进行说明。
  3. 逻辑斯蒂回归中引入 Logit 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简述逻辑斯蒂回归 LightGBM 堆叠链路预测(LLSLP)方法的主要步骤。
  5. LightGBM 采用哪些方法解决数据量大和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的?结合示例简要进行说明。
  6. 在 LLSLP 方法中引入正则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7. 什么是堆叠(或层叠)泛化?在 LLSLP 方法中主要作用是什么?

1. 链路预测的目标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应用,结合一个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链路预测的主要目标是在社交网络中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联系。这种分析主要用于增强社交网络的推荐效果和提高预测准确性。链路预测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例如:

  1. 社交网络:通过预测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来提高推荐系统的准确率。例如,可以预测哪些用户可能成为朋友,帮助社交平台更好地推荐好友或内容。

  2. 生物信息学:在生物信息学中,链路预测可以用来预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例如,通过分析蛋白质网络,可以预测哪些蛋白质可能会互相作用,这对于理解疾病机理和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3. 交通网络:在交通网络中,链路预测可以用于预测交通流量,以优化交通规划。例如,通过分析道路网络,可以预测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交通流量,从而帮助城市规划者优化交通布局,减少拥堵。

  4. 通信网络:在通信网络领域,链路预测可以用于预测网络拓扑结构,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可以预测网络中哪些节点可能会形成新的连接,这有助于网络运营商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这些应用展示了链路预测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强调了它在理解和优化复杂网络结构中的关键作用。

2. 链路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几类?简要地进行说明。

链路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基于相似性的方法:这类方法通过计算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相似性来预测链路。例如,共有邻居、Jaccard系数等。

  2. 基于路径的方法:这些方法考虑网络中的路径信息来预测链路。例如,Katz指数和随机游走。

  3. 基于网络拓扑的方法:这类方法使用网络整体的拓扑结构来预测链路。例如,层次结构方法。

  4.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等,来从数据中学习并预测链路。

每种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通常会根据特定应用场景和网络特性选择适当的方法。

3. 逻辑斯蒂回归中引入 Logit 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逻辑斯蒂回归中引入Logit变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线性回归模型转换成适用于分类问题的模型。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中,响应变量是二元的(例如,是/否,成功/失败),而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输出的是连续值,不适合直接用于分类。

Logit变换通过使用逻辑函数(或sigmoid函数)将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出映射到(0,1)区间。这样,模型的输出可以解释为属于某类的概率。例如,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可以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如一个人点击广告的概率。这种变换使得模型能够处理分类问题,特别是二分类问题,同时保持数学上的处理简便性和模型的可解释性。

4. 简述逻辑斯蒂回归 LightGBM 堆叠链路预测(LLSLP)方法的主要步骤。

逻辑斯蒂回归与LightGBM堆叠链路预测(LLSLP)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模型构建

    • 选择逻辑斯蒂回归和LightGBM作为基模型,因为它们分别是计算模型和树模型,差异较大,能提高准确性和泛化性。
    • 对训练集进行训练,使用5折交叉验证、网格搜索和提前终止的方法确定基模型的超参数。
    • 引入Stacking方法集成逻辑斯蒂回归和LightGBM,将这两个模型预测的链接存在和不存在的概率作为特征。
  2. 特征与数据处理

    • 将社交网络链路预测视为二分类问题,使用15个相似性指标作为特征。
    • 划分节点对,构建包含特征集和类别集的数据集D,使用分层抽样方法将所有节点对按照8:2的比例划分为原始训练集和原始测试集。
  3. 模型训练与集成

    • 在获得训练集和测试集后,将它们分别放入第一个学习层进行学习,这个学习层包含两个基学习器:逻辑斯蒂回归(LR)和LightGBM。
    • Stacking方法训练一个元模型,该模型基于较低层的弱学习器返回的输出结果生成最终输出。
    • 拟合由多个弱学习器组成的Stacking集成模型,包括将训练数据分为两组、选择弱学习器拟合第一组数据、使用这些学习器对第二组数据中的观测数据进行预测,最后在第二组数据上拟合元模型,使用弱学习器做出的预测作为输入。
  4. 结果生成

    • 对基模型学习到的新特征进行重新学习,以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这些步骤概述了LLSLP方法的整体流程,包括模型选择、特征处理、模型训练与集成,以及最终结果的生成。

5. LightGBM 采用哪些方法解决数据量大和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的?结合示例简要进行说明。

LightGBM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解决处理大数据量和高特征维度的问题,主要包括:

  1. 特征选择:通过排序和筛选重要特征进行训练,减少计算量。

  2. 并行化计算:LightGBM支持并行化计算。它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子集,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上进行训练,从而提高训练速度。

  3. 高效的内存使用:LightGBM在内存使用方面相对较少,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它采用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使得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更加稳定。

  4. 多种优化方法:LightGBM采用了多种优化方法,如直方图算法、树算法等,可以优化模型训练和预测过程。

  5. 灵活性:LightGBM在算法设计和调参方面相对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它还支持多种语言,易于集成,提供了更灵活的集成选项。

这些方法共同作用,使得LightGBM能够有效地处理具有大数据量和高特征维度的复杂数据集,同时保持高效的训练速度和良好的模型性能。

6. 在 LLSLP 方法中引入正则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在LLSLP(逻辑斯蒂回归与LightGBM堆叠链路预测)方法中引入正则化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模型过拟合。过拟合是在机器学习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有大量特征的复杂模型中。过拟合发生时,模型对训练数据的噪声或随机波动有过度的学习,导致其泛化能力下降,即在未见过的新数据上表现不佳。

在LLSLP方法中,正则化通过对模型的误差函数添加正则项来实现。这种做法可以限制模型的复杂度,减少过度拟合训练数据的风险。特别是在使用Stacking方法集成逻辑斯蒂回归和LightGBM模型时,由于Stacking的有效性主要来自特征抽取,而表示学习中总是伴随着过拟合问题。因此,通过不包括原始特征在第二层的特征中,可以进一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总结来说,正则化在LLSLP方法中的引入,是为了提高模型在新数据上的预测能力,确保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7. 什么是堆叠(或层叠)泛化?在 LLSLP 方法中主要作用是什么?

堆叠泛化(Stacking Generalization)是一种集成学习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学习多个不同的弱学习器,并通过训练一个元模型来组合这些弱学习器,然后基于这些弱模型返回的多个预测结果输出最终的预测结果。

在LLSLP(逻辑斯蒂回归与LightGBM堆叠链路预测)方法中,堆叠泛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这个过程涉及到首先使用逻辑斯蒂回归和LightGBM作为基模型对社交网络的链路预测问题进行学习,然后使用堆叠方法训练一个元模型。这个元模型基于较低层的弱学习器返回的输出结果生成最后的输出。通过这种方式,LLSLP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不同模型的优势,同时减少单个模型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体预测模型的性能。

五、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分析

  1. 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2. 传播模型的基本要素。
  3. 主要的社交网络传播模型有哪几类?简要说明几类方法的特点。
  4. TVDM 模型是从哪几个维度提取影响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的?
  5. 在建立 TVDM 模型过程中,应用到了哪些领域的知识,简要地进行说明。
  6. 在对 TVDM 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时,需要预先给定模型涉及的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1. 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信息传播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是预测系统的变化,尤其是在线社交网络上信息传播的情况。这种研究通常采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来模拟信息传播过程,因为这些过程通常不能用线性系统来描述。它涉及使用历史数据和系统当前状态信息来预测其未来,需要理解系统在小时间尺度上的属性,并制定动态方程来描述这些变化。

2. 传播模型的基本要素。

传播模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发布:这涉及信息源、传播者、传播渠道以及受众。
  2. 信息接收:涉及受众、接收方式以及接收效果。
  3. 信息反馈:这包括反馈渠道、反馈方式以及反馈效果。
  4. 信息传播:包括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

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范围。

3. 主要的社交网络传播模型有哪几类?简要说明几类方法的特点。

社交网络传播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并各有其特点:

  1. 传染病模型:如SI、SIR、SIS、SEIR、SEIRS、SISa、SCIR模型。这些模型通过模拟疾病的传播过程来理解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适用于预测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

  2. 博弈模型:包括局部相互作用博弈模型、网络演化博弈模型、社交演化博弈模型和进化博弈模型。这类模型侧重于分析个体间的互动和决策过程,适用于研究信息传播中的人际互动和影响。

  3. 物理系统模型:如人类社会动力学模型、社交影响力模型、引力势模型和Lotka-Volterra模型。这些模型采用物理学原理来分析社交网络的结构和动态,适合研究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4. TVDM 模型是从哪几个维度提取影响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的?

TVDM模型从以下四个维度提取影响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1. 时间:考察信息传播的时间性质,如持续时间、传播速度等。
  2. 空间:分析信息传播的空间分布,如传播距离、传播区域等。
  3. 行为人:研究信息传播者的特征,如社交网络位置、影响力等。
  4. 信息:关注信息本身的特性,如内容、形式、吸引力等。

这些维度共同构成了TVDM模型的分析框架,用以深入理解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动力学过程。

5. 在建立 TVDM 模型过程中,应用到了哪些领域的知识,简要地进行说明。

在建立TVDM模型的过程中,应用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

  1. 社交网络分析:用于理解社交网络的结构和动态,如节点之间的关系、网络的形态等。
  2. 信息理论:用于分析和量化信息的传播过程,包括信息的熵、传播速度等。
  3. 动力学系统:用于模拟和预测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4. 统计学和概率论:用于数据分析,预测信息传播的概率和趋势。
  5. 计算机科学:特别是在算法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用于处理和分析大量的社交网络数据。

这些领域的知识共同构成了TVDM模型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准确地模拟和预测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过程。

6. 在对 TVDM 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时,需要预先给定模型涉及的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在对TVD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时,模型建立者通常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模型中的超参数:

  1. 先验知识:基于社交网络和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设定一些符合逻辑和经验的初步参数。
  2. 历史数据分析: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估计和调整参数。
  3. 实验和测试:通过实际的模拟和测试,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模型的表现,以优化参数选择。
  4. 迭代调整:在模型运行和验证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参数。

这些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帮助模型建立者科学合理地确定模型中的超参数,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

  1. ILDR 模型与传统的 SEIR 模型有哪些不同?结合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的研究现状,分析一下该方法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2. 在对 ILDR 模型中包含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3. 对模型(微分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的合理性给出文字说明。
  4. 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意义,理解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平衡点、稳定、一致稳定、一致渐进稳定、局部渐进稳定、全局渐进稳定

1. ILDR 模型与传统的 SEIR 模型有哪些不同?结合社交网络不实信息传播分析的研究现状,分析一下该方法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1. ILDR与SEIR模型的差异:
  • 状态类别:ILDR模型针对社交网络用户定义了不同的状态:无知者(未接触不实信息)、潜伏者(接触但未传播)、传播者(积极传播不实信息)和移除者(不再参与不实信息传播)。而SEIR模型将个体分类为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和移除者。
  • 用户行为动力学:ILDR专门处理与错误信息传播相关的行为,如潜伏和主动传播,这些在SEIR中没有明确考虑。
  1. 创新点
    • 针对不实信息传播:ILDR模型专为社交网络中的不实信息传播设计,与SEIR的传染病传播模型不同。
    • 真实的用户互动模拟:引入潜伏者和传播者概念,更细致地理解社交网络中不实信息的传播方式。
    • 适应社交媒体平台:该模型特别适用于研究微信等平台上的不实信息传播,反映了这些平台中用户互动的独特动态。

总体而言,ILDR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为理解和分析社交网络中的不实信息传播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方法,反映了这些平台中用户互动的独特性。

2. 在对 ILDR 模型中包含许多超参数。根据你的理解和分析,模型建立者是如何确定这些参数的。

在ILDR模型中,模型建立者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超参数:

  1. 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实验来检验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允许模型建立者调整参数并观察结果,以找到最佳的参数设置。

  2. 理论分析:结合数学理论和实际社交网络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平衡点和传播阈值的计算。这种方法依赖于数学模型和现有理论来推导参数。

  3. 实验数据:可能利用现实世界的数据(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来校准和验证模型的参数。这样可以确保模型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综合这些方法,ILDR模型的建立者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确定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使模型更能准确地模拟社交网络中不实信息的传播。

3. 对 ILDR 模型(微分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的合理性给出文字说明。

每个方程的合理性解释:

  • 第一个方程描述了无知者转变为潜伏者或传播者的速率。
  • 第二个方程表达了潜伏者转变为传播者或移除者的过程。
  • 第三个方程涉及传播者转换为移除者的动态。
  • 第四个方程代表了潜伏者和传播者成为移除者的速率。

这些方程合理地反映了社交网络中不实信息传播的动态过程,每个状态的转换都基于现实中个体行为的观察。


完整版本

解释方程是如何描绘社交网络中不实信息传播动态的。ILDR模型包含四个主要状态:Ignorant(无知者,I),Lurker(潜伏者,L),Disseminator(传播者,D),和Removed(移出者,R)。以下是对每个状态的微分方程的合理性解释:

  1. 无知者(I)的变化率方程
    d I d t = − α I ( t ) D ( t ) − η I ( t ) + δ R ( t ) \frac{dI}{dt} = -\alpha I(t)D(t) - \eta I(t) + \delta R(t) dtdI=αI(t)D(t)ηI(t)+δR(t)
    这个方程表示无知者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无知者可以通过与传播者的接触(以比例系数 α \alpha α)转变为潜伏者,也可能因为不相信或不感兴趣而直接变为移出者(以比例系数 η \eta η)。此外,移出者也可能再次变为无知者(以比例系数 δ \delta δ)。

  2. 潜伏者(L)的变化率方程
    d L d t = α I ( t ) D ( t ) − β L ( t ) − ϵ L ( t ) \frac{dL}{dt} = \alpha I(t)D(t) - \beta L(t) - \epsilon L(t) dtdL=αI(t)D(t)βL(t)ϵL(t)
    潜伏者是接触过不实信息但未传播的人。这个状态的人数增加是由无知者转化而来,同时,潜伏者可以转变为传播者(以比例系数 β \beta β)或直接变为移出者(以比例系数 ϵ \epsilon ϵ)。

  3. 传播者(D)的变化率方程
    d D d t = β L ( t ) − δ D ( t ) \frac{dD}{dt} = \beta L(t) - \delta D(t) dtdD=βL(t)δD(t)
    传播者是主动传播不实信息的人。这个方程反映了传播者数量的增加(由潜伏者转变而来)和减少(转变为移出者,以比例系数 δ \delta δ)。

  4. 移出者(R)的变化率方程
    d R d t = ϵ L ( t ) + η I ( t ) + δ D ( t ) − δ R ( t ) \frac{dR}{dt} = \epsilon L(t) + \eta I(t) + \delta D(t) - \delta R(t) dtdR=ϵL(t)+ηI(t)+δD(t)δR(t)
    移出者是识别并拒绝不实信息的人。这个方程反映了移出者数量的增加,可能来自于无知者、潜伏者或传播者的转变。

这些方程构成了ILDR模型的核心,描述了不实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通过这些方程,可以对不实信息的传播动态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流动模式。

4. 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意义,理解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平衡点、稳定、一致稳定、一致渐进稳定、局部渐进稳定、全局渐进稳定

在ILDR模型中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意义在于:

  1. 理解模型行为:稳定性分析有助于理解模型在长期内的行为,例如是否会趋于某个固定的状态。

  2. 平衡点:指模型中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关键。

  3. 稳定和不稳定:稳定意味着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状态或平衡点,而不稳定则相反。

  4. 一致稳定和一致渐进稳定:一致稳定指系统对所有初始条件都稳定,而一致渐进稳定强调系统最终会趋近于平衡点

  5. 局部渐进稳定和全局渐进稳定:局部渐进稳定仅针对平衡点附近的状态,而全局渐进稳定适用于所有初始条件

通过这些概念,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和理解社交网络中不实信息传播的动态特性和长期趋势。

七、社交网络舆情分析

  1. 针对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机理建立的模型主要有哪些?列举 2-3 种。
  2. 相关理论:扎根理论、话题模型、结构洞
  3. 社交网络舆情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要进行说明。

1. 针对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机理建立的模型主要有哪些?列举 2-3 种。

针对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传播机理建立的模型主要包括:

  1. SIR模型、SIS模型、SIRS模型:这些基于传染病SI模型的变种,用于解释舆情信息传播过程。它们通过模拟信息传播的“易感-感染-恢复”等状态变化来模拟舆情的传播。

  2. 独立级联模型(ICM)和线性阈值模型(LTM):这些模型用于预测未来舆情信息的传播演化。通过考虑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阈值,这些模型可以预测信息传播的演化趋势。

  3. 意见延迟转发免疫模型(OD-SFI):此模型结合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转发量、意见同质性和异质性指数,模拟用户意见对舆情传播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和敏感性分析。

以上模型为社交网络舆情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工具,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舆情的演化和传播过程。

2. 相关理论:扎根理论、话题模型、结构洞

关于社交网络分析领域的相关理论,扎根理论、话题模型和结构洞是重要的理论框架:

  1.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GT):这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通常没有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实际观察开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构建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性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进而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

  2. 话题模型:这是一种用于发现文档集合中话题的统计方法。常见的话题模型包括LSA、PLSA、LDA等。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是表现最好的话题模型之一,被称为三层贝叶斯概率模型,包含词语、话题和文档三层结构。在社交网络舆情用户研究中,LDA话题模型常用于提取微博等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并分析不同话题下的用户行为规律。

  3. 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 Theory):这个理论研究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分析怎样的网络结构能为网络行动主体带来更多的利益或回报。如果两个个体之间缺少直接联系,而必须通过第三者才能形成联系,则第三者在关系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结构洞的存在意味着信息、资源与权力的差异,伯特(Burt)认为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比关系的强弱更重要,其位置决定了个人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与权力。

这些理论为社交网络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行为、信息流动和影响力结构。

3. 社交网络舆情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简要进行说明。

社交网络舆情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 主体:指参与社交网络舆情的用户,他们是舆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促成者和推动者。这些主体不是单一的,舆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常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主体,例如政府、网络媒体、意见领袖、普通网民等。这些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用户,也可以是特定的社会组织、机构或用户群体。

  2. 本体:是舆情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社交网络舆情的用户的全部意识形态,即用户所表达的多种观点、立场、态度以及情感的交错总和。舆情本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传统的文本,也可以是图片、表情符号、音频、视频以及外部链接等多媒体形式。

  3. 时空:社交网络舆情时空指的是舆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这一部分反映了舆情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点和发展的地理环境。

  4. 载体:指支撑社交网络舆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终端。载体作为舆情传播的虚拟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博客、论坛、应用软件及其提供的各种信息生成、传播、接收、处理等技术。

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社交网络舆情的整体框架,涵盖了从舆情的产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交网络分析,科研笔记与实践,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笔记,回归,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