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词话录

我看书从来不是有既定书目,一本一本挨个来的,而是顺藤摸瓜,走到哪里了,对什么产生了兴趣,便去看了。

哦,想起来了,上次是在写《安娜卡列尼娜》书评时候,提到了王国维的一句什么话,当时忘记了怎么说,就自圆其说了。最近想起来,便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看了一遍,在他的《文学小言》里终于找到了那句话。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单看《人间词话》,似懂非懂的,不是很透彻,于是,又找来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七讲》看了看,看完后很是受益,觉得那些讲解不仅仅是道理,还是不可多得的知识,便想摘抄下来要义,分享给大家,也充当我的读书笔记吧。


《人间词话》上卷64则,下卷是未刊手稿50则。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境界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2,造境与写境。

3,有我之境,是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无我之境,惟于静中得之,故优美。

4,内美与修能,能出与能入。

5,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始盛终衰的文体演变观。


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有一句话,是陈寅恪纪念他而写的:“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惟知力之最高者,其真正之价值不存于实际而存于理论,不存于主观而存于客观,端端焉力索宇宙之真理而在现之。  ----王国维

治学态度叶老尝言:余虽不敏,然余诚矣。

诗兴之由来可解释为心与物的关系,由此可分为由物及心,可认为是比;由心及物,可认为是兴;即物即心,可认为是赋。

中国诗歌的传统中,常以香草美人(思妇)来自比,借以来抒发士不遇之情。

合适的断章取义,可以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创造性背离。

带有文化传统的词语叫做语码,双重语境,是诗词的独特之处。

三境界说中,第一境界,昨夜西风指:摒除眼前干扰;第二境界,衣带渐宽指:孜孜不倦地为理想而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指:内心自足,自我实现。

境界是指:专以感觉经验之特质为主的,作品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富于兴发感动之作用的作品中之世界。

还有一种别人的观点是:境界指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主要特征是①情与景的统一。②情景须真。③真景物,真感情得已鲜明真切地表达出来。


中国词的演变

①歌辞之词,写于为歌女演唱。

其下者不免有浅俗柔靡之病,但佳者往往能在写闺阁儿女之词中具含一种深情远韵,且时时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发与联想。

②诗化之词,词人表达自己,回归直接自叙。

其下者不免有浮率叫嚣之病,但佳者往往能在天风海涛之曲中,蕴涵有幽咽怨断之音,且能与豪迈中见沉郁。虽有豪放之词,仍有曲折含蕴之美。

③赋化之词,理性思索和技巧安排,不直接感发,见思力。

其下者不免有堆砌晦涩而内容空乏之病,但佳者往往能于勾勒中见浑厚,隐曲中见深思,别有幽微耐人寻味之意致。

三者共同特点,词之要眇,具含一种深远曲折寻绎之意蕴美。

好词,必有一种曲折含蕴之美,都能写出一种不得已的感情来。

词与诗的主要区别,乃在于词更具有一种深微幽隐,引人向言外去寻绎的“要眇”的特质。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之隔与不隔,在于真切与否。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只外表精美,没有生命,只写名物,美感,形象,不作情感的直接表达。

“弦上黄莺语”,韦庄语也,其词品似之。直接写感情,真切,有活泼的生命在里面。

“和泪试严妆”,正中语也,其词品似之。不得已,只传达感情而不明说,有朦胧美。

诗化之词中,李后主是无心改变,而苏东坡是有心改变。

从柳永处发端,苏轼取其富于感发之力的高远气象,除其浅俗柔靡之病,遂成超旷高远,富于感发的诗化高峰;而周邦彦取其安排铺叙手法,改正其委婉平直的叙写,增加了细致的勾勒和错综的跳接,遂开启了重视思力之安排,以勾勒铺陈为美的赋化之途。

苏轼词之所以含蕴深远者,在于他本质中就具有儒家忠义之天性和道家超旷之襟怀的两种质素,因此苏词佳者才能在天风海涛之曲中蕴涵有幽咽怨断之音。

辛弃疾词之所以具含曲折深蕴之美者,是由于辛氏内心中一直有两种力量的盘旋激荡,一是来自与外界的摈斥谗毁的强大压力,二是源于他自己的带着家国之恨而欲有所作为的奋发的动力,因此辛词才能在豪壮中见沉郁。


以上便是我从这本《人间词话七讲》里面择出来的精华部分。通过叶老的讲解,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明白了很多,感谢感谢。

唯一一点小吐槽便是,叶老毕竟年纪大了啊,嘴比较碎,总是一个知识点来回说,比如那个天水碧,菡萏香消与屈原的众芳芜秽。不过,或许是重复再三,用来强调,帮助我们理解也说不定哦!

读了《人间词话》,初步了解了王国维的文学主张,他主张唯心的,纯洁的文学,深得我意。其中,顺带着又看了《文学小言》,《红楼梦评论》,惊呼发现一位文学巨佬。(人家本来就是,只不过我们一般人只是止步于认知而已,我是想进一步读他的作品了)

比如:

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此处批评余华小说中的一句什么老天下diao吧,操死我吧,这是什么玩意儿?故作姿态,故作新奇,语不惊人死不休?讨厌至极!)

大文学无他,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玉”者,欲也。

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在于自杀。

解脱之中,又自有二种分别,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二存于观自己之苦痛。

惊呼赞叹,强烈认同,上述两位都是我的老师!都别和我抢!



喜欢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偷心的人,我等你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迦陵词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