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引发的思考

          最近阅读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全书主要讲了阅读一本书的四个层次,由浅入深依次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在读了该书一部分以后,又结合我之前的读书状态,我才发现自己的阅读大部分都是粗浅的阅读。所以,我开始思考自己的阅读。

          在过去的一年里是读了许多书,有涉及经济投资方面的如《聪明的投资者》、《投资中最重要的事》等;有涉及哲学方面的如《理想国》、《沉思录》等;有涉及心理学方面的如《谈判力》、《影响力》等等。其实,回头想想,这么多书,我拿到手里都是从第一页开始读,一本读完接着一本,不论哪一学科领域,哪种类型的书籍,所采用的都是相同的阅读方法,很少发问,几乎不做任何笔记,并且在阅读完某一章节后紧跟着就将这一章节的题目遗忘,到底是在读书啊,还是完成任务,好跟别人吹牛说自己读过多少本书。

          歌德曾说“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应用知识;光有意志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见诸行动。”学以致用恐怕是读书的本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要求人们经常“事上练”,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从实际应用中去验证理论知识。接地气点就是,我们需要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去练习如何使用学到的理论。

        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宽自身的知识边界,深入的阅读可以增强自身的更深一层的理解能力。去阅读各种学科领域的经典书籍,可以先从量上入手,我觉得时间久了,还是会从量回归到质上。有人曾用吃饭类比读书:我们不曾记得自己吃过什么东西才长成如今这副躯体,但是我们吃过的饭都转化成我们躯体的血和肉。读书也一样,读过的书总会遗忘,但是,读过的书都去了哪里?当然,读过的书都隐藏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之中,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阅读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学识,而且还总是让人有所思,有所想。阅读《影响力》,尽管全篇文章没有做什么笔记,但是引发了我对写作这一件事情的思考与认识:阅读与写作其实是一件事情,阅读必然产生大量的想法,想象,幻想,堆积的大脑里,思维就变得混乱,思考就会被阻碍,而阅读则会变成只是阅读。写作则是一个梳理自己想法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过程,将自己脑袋里那些想象到的事物,产生的想法等等罗列出来,好的就记录下来,不好的没逻辑的语言随即删除,脑袋里的思想库存也就减少,给再次阅读思考就下更大的思想空间,从而更好的阅读。阅读是输入,思考是处理,写作是输出。这一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平衡,保证了大脑的思考活动健康高效运转,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流畅的运转。尤其是写作,如果不梳理自己的思考总是会胡思乱想,或许会更严重。

          阅读《老子》,这本书读过很多遍,真的是坐在一个地方朗读。每读一次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收获。对于《老子》这本书,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也就是“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那么,全书所说的不过是老子的糟粕了,语言并不能将一个人的智慧很准确的表达出来,真正的智慧,则在于老子这个人本身;还有一天读《老子》突然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实我们不是在为某一件事情做准备,做练习,而是我们做这么多的练习与准备是为了在未来某一件事来临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特别是机遇,我们做那么多事情,为的可不是在一个机会来临时,说出“我还没准备好”。我们所做的准备就是为了应对将来的不确定的突发事件。

        的确,读书总能让人有所收获,但是一本书的收获远不止于此,这些大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书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却没有领会到位,对于书本内容的记忆也会随时间慢慢消散。一味地读,其实效率也是比较低的,可能有些书本并不适合较长时间的阅读,价值不高,总会是浪费了一些时间。尽管我们吃过的食物,转化成为血肉,造就了我们的躯体,或胖或瘦,但现实中一部分人对自己得体型不太满意,他们会去运动,会去健身房撸铁,使躯体的成长发展趋向更好。我们阅读过的书籍,转化为我们思想得一部分,有好的一面,我相信肯定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因此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阅读模式进行调整,给自己的思维进行“塑形”,不至于让思想变得复杂或浅薄。

          随着时间的延长,自己慢慢的成长,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寻找本源,现在我困惑的时候会去查新华字典或者词典,去寻求一些最根本的意义。读书也是一样,读了这么多书,回过头来却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并不讽刺,只是为了更好的读书。我需要重新审视阅读:从广泛的不加选择的阅读,到选择各个领域的经典著作认真研读;从一本接一本的不经认真思考总结粗浅的阅读,到反复玩味一本经典书籍,思考个中深刻含义达到精读;从一个月读3-4本书籍,到一个月读1-2本书籍。

          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我:慢下来,唯有慢下来,才能快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书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