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期末语文阅卷工作顺利圆满结束,下面就本次试卷评阅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试卷在整体上延续了近几年来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的风格,试题结构仍然分为“语文知识积累”、“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四个板块,并体现“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同时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区域性的特色不断增强。考试用时15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下面结合具体试题作阅卷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
1—6题均为选择题,所涉及知识点分别为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句子排序、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2分;第7题为诗词默写,直接性默写4分,理解性默写4分,共8分。
2、评阅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60%左右,其中2、4、5、6题得分较高,1、3题错误相对多一些,存在个别学生进行多次反复修改,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例如第1题存在的问题是多音字积累不够,第3题词语的使用,“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语义重复,大多数同学对“忍俊不禁”的意思理解错误。
第7题诗词默写部分正确率在50%左右,其中2、3题学生做得较好,第1题“藤”字错得比较多,第4题“致”字、第5题“郎”字错得比较多。诗词部分存在的问题是错别字较多,基础不够扎实,20%的同学不能写出正确的句子,审题不认真。
总体来看,第一部分的平均分估计在12分左右。
二、综合性学习(8分)
1、题型及考点:
8—9题是语文实践活动,第8题为读书活动设计标语,第9题为古代勤学人物匹配题,分值分别为2分/题。第 10题为填空题,考点是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第 11题考点是参加五猖会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为第12题为汉字书写。
2、答题情况:
第9题得分率低,大多数同学错选C。第10题名著阅读存在一定的丢分情况,“藤野先生”的“藤”字错得多,还有人答的是“范爱农”;第11题大多数同学只能说出背书,具体情况语焉不详。第12题汉字书写没有问题,基本都能得分。
三、阅读(32分)
(一)诗词赏析《使至塞上》(4分)
本题考查学生课内诗词赏析能力,赏析的篇目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涉及考点包括:第13题填空,首联描写秀丽景色的词语,分值2分,第13题颈联的赏析,分值2分。
评阅情况:本题得分率在70%左右,第13小题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分。第14小题要求从修辞方法、哲理等角度赏析,很多同学对颈联的概念不清,把颔联误解为颈联,审题不认真,未能抓住关键词作答,有的同学甚至把拟人答成比喻,乱答一气,未能得分,哲理句要抓住关键点;新旧交替,美好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答得不完整。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论语》、《李生论善学》(15-17题)(9分)
15题解释词语(2分),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通假字“说”、重点实词“愠”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意思,但字写不对,很可惜。
16、翻译题(4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何以谓之善学也”,难易程度适中。翻译题不准确,出现错误的原因还是对“罔”、“殆”、“善学”的含义和用法掌握的不到位,课外翻译对句子理解不透彻,得分率较低。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学习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情况,很多学生未能综合两篇文章回答,审题不认真。
本题课内文言词汇落实不到位,需要加强。总分9分,平均分6分左右。
(三)散文阅读《春天的味道》(9分)
这部分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归纳概括能力。18题要求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心里眼里“春天的味道”。19题仿写句子,需要拓宽思维,稍有难度。20题理解句子的含义“春天的味道是密布希望的崭新”,得分相对好一些;21题考点是文章标题的作用,但在命题时学生普遍不能理解题目的要求,审题不慎,答非所问,答成了题目的含义,得分率普遍较低。
本题分值共9分,难易程度偏难,整体得分率较低,平均分在5分左右。学生答题很不规范,表述不完整,不严密,不准确,可见学生并没认真的去阅读这篇文章。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加强语文知识教学和文体特点的渗透。
(四)记叙文阅读《传递》(10分)
本文文质优美,难度适宜。全文围绕“温情的传递”这个话题,使考生在答题的同时,学习文章主人公处世的哲理和人生的态度,设题精巧且有创新。
22题为整体感知,找出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2分)。
23题是品词赏句,注重考查学生对文义、语境的理解,注重了结合语境的考查,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理解(2分)。
24题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人物形象赏析角度,要求具体明确(3分)。
25题从情感、哲理、语言、表现手法等任一角度赏析本文结尾句的作用(3分)。
答题情况分析:22题考生大都能回答正确,但答题精炼程度不够;23题大多数考生学生能答出温暖的深层含义是小男孩“内心倍感温暖”,但反而忽略表层含义“风停了,他的身上感到暖和”这一层意思,这反映出部分学生不能结合语段所在语境进行分析的问题,脱离原文,架空分析,往往有所偏差。25题分析句子的作用,同样暴露出个别学生审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题干中的提示理解不正确或不准确,对于提示语视而不见。
四、作文(40分)
今年作文为半命题作文《 就在身边》,题目难易适中,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渗透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而且更加突出了对考生生活体验和习作素养的考查,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人文性,同时对考生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进行限制,很好地体现了作文的考查与选拔功能,对今后语文作文教学及作文题目的拟定有一定的引领价值。
学生在补题时多选择“温暖”、“关心”“爱”、“友情”等词语,大多数同学得分在33—35分之间,也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的优秀作文,这些高分作文普遍有以下特色:选材新、巧,立意独特、有味可寻。许多考生开始学会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生活细节,并有意识地在构思和写法上创新。
当然也暴露出了不少不足之处:比如审题不清,选材不够典型,大多数学生的选材俗不可耐,很少看到学生独到的发现,错别字较多,语言缺少思考的深度等。另外,一部分同学文面潦草,个别同学对待考试的态度不认真,参加了考试却不写作文,或者只抄写前面的现代文,这样的得分只在10分左右。这种情况虽属个例,但是每每翻阅时,都让人为本应充满生机、书写内心真情的作文教学深感遗憾。
最后,探讨一下今后语文教学工作的改进措施:
1、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平时的实践积累,课内讲读课的教学不宜因为没有考试而草草了事。应以课内精读课文的教学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2、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直接的语言积累,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同时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规范准确的练习和指导。
3、精读训练要有目的,要讲究方法,要注重讲评反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思路,要提升学生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水平。坚决反对高耗低效的大容量练习。
4、要加强课外阅读,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偏少,有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语文课本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课外阅读也同样需要教师的认真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求上,也不能只看到开展课外阅读的困难而不去想办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有一套管理办法,有要求,有交流,有检查,有考核,才会有效果。特别是对推荐阅读的文学名著,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书读,读原著,不能只读一点简介,只记几个人物和故事情节。
5、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真正开放我们的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要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