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游说魏国(一)

        孟子听说魏国国君魏惠王“厚币卑礼”召贤天下有才之士的消息后,不远千里来到魏国求见魏惠王。

        一见面,魏惠王就问:“老人家不远千里来到我魏国,应该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实际的利益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要说利益呢?拥有仁义就可以了呀。国君总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臣子总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家族?’士人和平民总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自己?’这样全国从上到下都在追逐利益,国家的处境就很危险了。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犯上作乱杀害这个国家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战车的贵族大臣;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犯上作乱杀害这个国家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战车的贵族大臣。一万之中的一千,一千之中的一百,不能说不算多。如果大王把利益放在前面,却把仁义放在后面,那么全国所有人追求利益之心就永远不会满足,我从没有听过把仁义放在心里的人会抛弃自己的父母,把仁义放在心里的臣子会犯上作乱的。大王只需要推崇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推崇利益呢?

        魏惠王听完后佩服地说:“听完先生的话,寡人愿意向先生求教一些治国方面的疑惑。”

        孟子却闻魏惠王:“用棍子和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魏惠王不知道孟子为什么这样问,于是说:“没区别。”

        孟子又问:“用刀杀人和用苛刻的政策杀人,有区别吗?”

      魏惠王说:“也没区别。”

      孟子说:“有些人的厨房里堆满了肉,马厩里有健硕的马匹,人民却饿的面黄肌瘦,路边到处是饿死的人,这就和驱赶着野兽去吃人没什么区别。我们都厌恶野兽把彼此当做食物吃掉,百姓的父母官如果推行苛刻的政策,就像驱赶着野兽吃人,这种人怎么能当人民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第一个用人形陶俑陪葬的人,心里有仁爱吗?这种人也会有后代吗?’孔子尚且因为一个人形的陶俑被陪葬而感慨,又怎么能让百姓饿死呢?”

        魏惠王说:“寡人今天才知道先生的主张,但是寡人一直尽心尽力的治理着国家。比如说,前段时间在河内遭遇了粮食减产的局面,寡人就把河内的人民迁移到没有受灾的河东,同时又把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内灾区。如果河东出了旱灾,寡人也会这样做。先生您周游列国,您看看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君像我这样用心治理国家的了。问题是:周边国家人口没有减少,我大魏的人口也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用战争来比喻这个原因。双方已经战鼓响起,士兵的兵器已经交织,战败的一方有些士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些人逃跑了一百步就停下来,有些人逃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逃跑了五十步的那些士兵就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胆小,大王您怎么看?”

        魏惠王不假思索的说:“逃跑五十步,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既然明白这个道理,您就不会期望魏国的百姓比其他国家百姓多了。如果大王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都吃不完;如果不用细网捕捞,鱼鳖也是吃都吃不完的;如果有限制的砍伐树木,木材也是用都用不完的、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也用不完,百姓生活无忧,就算去世了,连棺木也不用担心,这样的生活还会有遗憾吗?人民生活和去世都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用仁义治理国家的开始呀。如果在占地五亩的大宅院附近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会穿上丝绸衣服;如果家禽按照季节来饲养,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会吃上肉;如果是一百亩的土地,按照农时耕种,一个大家庭就不会忍饥挨饿了。如果重视学校教育,传播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老人有衣穿,有肉吃,老板姓不用挨饿,能做到这样还没有称霸天下的国君还没有过。但是如果有的人家里猪和狗吃的是人的食物却没人制止,路边有饿死的人却没人发粮食救济,百姓饿死了,有人却说:‘这些人不是我杀的,是今年收成不好。’请问大王,这和拿着兵器杀了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 ’有什么两样?如果大王不把罪责推到收成不好上,天下的百姓就一定来归附魏国了。”

        魏惠王转移了话题,说:“以前的晋国,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这您老人家是知道的。魏国是原来晋国最富庶的地方了。自从寡人当了魏国国君,在和东方齐国的战争中,我的长子战死了,在和西方秦国的战争中,又失去和河西七百里的土地,在南方又被楚国羞辱。寡人以此为耻辱。怎么样做才能为那些战死的人讨回公道呢?”

        孟子听完魏惠王的话,说:“现如今拥有百里大小的国君都可以称王,如果大王愿意给全国百姓施行仁政,减少刑罚和赋税,使百姓有时间和经理进行农业种植,深耕细作,使青壮年在进行农耕的同时还能学习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国君,待人诚信的道理,在家里侍奉父母兄长,当官的话侍奉长官,要是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用木棍来抵御秦国和楚国的士兵了。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和楚国为了发动战争,侵夺了百姓的农时,他们的人民不能通过耕种来养活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母忍饥挨饿,兄弟妻子不能团聚。如果秦国和楚国的国君继续这样下去,大王如果这时候前去征讨,还有谁是大王的敌手呢?所以说:心中有仁义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您就不要犹豫了。”

        孟子离开后对弟子公孙丑说:“梁惠王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会将他视如珍宝的仁德推广到他所不爱的人身上,没有仁德的人会将自己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广到他所爱人的身上。”

        公孙丑说:“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梁惠王他因为土地的缘故,不惜牺牲百姓的血肉之躯去作战,被大败以后还要准备再战,唯恐自己不能战胜敌人。所以就驱使他所喜爱的魏国子弟去作战送死,这就是将自己不爱的人的祸害推广到他所爱人的身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三、游说魏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