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先生

“三一先生”中的“三一”,取自邓正来先生的《三一集:邓正来学术文化随笔》,指的是“一人一水一世界”。

“我有一幅图景:我喜欢在深秋黄昏时静坐在我北京家里的小鱼塘边上,头顶蓝天,望着这一汪水。这样就构成了‘一人,一水,一世界’的广阔图景,一个人,一汪水就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那是“一种静而从容、超越非学术性羁绊的独立思想状态”。

大一大二的时候,陆陆续续读过邓先生的《寂寞的欢愉》《小路上的思与语》《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读了两次的,当数《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争议也最大,用“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批判了一些知名法学家。在研究生课程“非营利组织法”中,又接触到一种所谓“生存性智慧”的社会学理论。

邓先生论文的特点之一是创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术语,句子比较长,但是译著会还是遵循“信雅达”的要求,比如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013年3月寒假结束,回到法大校园,夜里从百度百科里了解到,邓正来不久(2013年1月24日)前因病去世,我因此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初来的感悟,迟到的悼念》。

至今,我也不怎么了解他的学术观点,比如什么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他所思考的问题,是宏大的,但又不失意义,只是他还没有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就离世了。

“三一先生”,跟邓先生学术观点没有多大关系,也不是为了介绍邓先生的学术观点而创设,这一方面,我想他的弟子会做得更好。

那种“一人一水一世界”的境界非常吸引我。我曾经想过的是,“一人一月一世界”。月不常有,而“水”也难得,取了“三一”,待有时机再确定其中之“一”。

不是“写手”,也不是“段子手”,煽情的话也少说,至于说什么,不如引用一段《小路上的思与语》,并且作为结语:

“小路上的思与语是作者从2003年经由吉林大学而进入体制以后接受访谈的文字记录。这十篇访谈文字所表达的是对一种个人性的、独立性的思想方式的承诺,是对一条充满寂寞和欢愉的“小路”的选择。这种方式的确定,是对一条以各种主流形式构成的“大路”的决然批判。这条“大路”的根本特征,不仅在于它所承载的各种思想取向是主流的,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各种思想立场都是以一种“集体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论其思想立场是反传统的或反现代的、左派的或右派的,西化的或中国传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