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第四章 职场的心法

首先,在职场上,好的沟通从面试开始,而好的面试从听懂对方的问题开始;其次。面试并非被动地参加考试,而是要主动展示自己的风采。

面试一定做好准备,比如,该穿什么服装,提前多久到面试地点,见到面试官该如何打招呼问候,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

面试者不必太紧张,面试不是考试,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息沟通。

面试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答不出来的问题,因为好的面试者会把问题设计得有相当丰富的层次和足够的深度,他们要通过那些问题了解面试者的能力在哪一个区间。

先确定自己完全清楚对方问题的含义,以及对方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面试者在回答之前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问题,以方便确认自己的理解准确无误。这样,即使没有答对问题,面试官也知道彼此可以在同一个层次上交流。

同样,听懂问题是第一步,这个时候如果急于回答,依然有可能落入面试官设计的陷阱之中。为了避免这一点,聪明的面试者会反问自己:为什么要问我这个问题?很多面试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有好坏之分。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问出来,他期待的答案可能会不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场合下,好答案的标准也不一样。只有理解面试官的意图,在有效交流方面和对方进一步拉近距离,才能知道好与坏的标准。

有经验的面试者会主动寻求帮助,比如询问能否给一些提示。在工作中也是,遇到不会的情况向别人请教,然后吧问题解决,并非一件丢脸的事情。

面试其实是实际工作的一次预演。一个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领导和同事的意图,独立圆满的解决问题固然好,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和别人讨论,交流,越来越深刻地理解问题,找到越来越好的答案。这才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能够以这种态度工作的人,也是容易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人。面试就是要找到可以一同工作的人。

所有人都喜欢买东西,不喜欢被卖东西,我们与其求人,不如让对方看到我们的价值,产生主动邀约的愿望。

面试的成本要比考试或者看申请材料、推荐信高得多,可它们还愿意付出高成本进行面试,不仅是为了验证书面材料上的信息是否属实,更是为了了解那些无法通过考试和简历获取的信息,从而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好的求职者会让用人单位觉得他可以给单位带来价值,有助于单位的发展,同时让周围的人感到愉悦。

通常当一个公司已经决定录用一个人了,被录用的人就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了,只要提出的条件合理,一般人不会拒绝。

总结:面试的核心是有效沟通,并且通过沟通展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而这要提前做好准备,在面试过程中,要搞清楚面试官问题的含义以及提出问题的原因,同时展示自己的风采和能力。当幸运得到工作后,薪酬谈判的重点要放在提高职级上。

好公司分为三种:对员工好、客户好、对投资人好。

不可能既让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还要让马儿不掉膘。

全世界的公司虽多,但是能在一方面做得很好,另外两方面做得不太差,就很不错了。同时试图讨好三方就如同水中捞月、缘木求鱼,最后反而成了哪方利益都照顾不好的坏典型。

不仅公司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在职场上我们很难对所有人都好,有三个群体需要我们重点关注:领导,下属和周围同事,以及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看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才是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则。如果想脚踩三只船,最后只能掉水里。

香浓先定义里被称为信道容量的概念,信道即信息通道,香浓第二定理,简单概括,就是任何信道都存在一个故有的通道容量,信息传输的速度不可能超过信道自身的容量。

一旦信息传递的速度太快,超过信道的带快,就会出现错误,而且出错概率是100%。

善于交流的人都会看人说话,这并非耍滑头,而是为了增加彼此的互信息,拓宽交流通道的带宽。

无论通信多么发达,人接受信息的带宽始终很窄。读信件是一个慢过程,而在这过程中,能够理解些信任要表达的意思和想法。交流的目的不在于传递出去多少信息,而在于对方接收到多少信息。

人用耳朵理解信息的速度远远比不上用眼睛理解文字的速度。

主观的事情尽可能面对面沟通,凡是涉及到主观看法的事情,最好不要用邮件,因为主观的事情需要通过交互对话才能把事情说清楚,才能影响对方。更重要的是,因为看法是主观的,最好不要给对方留底,以免将来被翻出来造成麻烦。

并非所有的沟通都要当面进行,对于那些已经有了客观定论的事情,即使已经面谈过了,也需要用邮件。这样做到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客观的事情不仅不怕存档,反而需要存档。

约人说话的时间也很讲究。如果下属想约领导不妨挑晚一点儿的时间,即使快下班也没关系,因为领导通常走得很晚,他还会觉得你工作很卖力。当然,也可以约一大早的时间。

在通信手段非常发达的今天,买对面沟通依然是最有效的通信方式,这是由人类的基因决定的。利用好这个特点,我们说服别人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大一些。

虽然有人从主观上认为,腐食者身上体现了人性之恶,但是从客观上看,可以说是社会的需要维持了腐食者的存在。腐食者的存在让机构和个体不得不变得更健康,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当一个机构和个体行将就木的时候,将资源还给社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让健康的机构和个体过得更好。

打铁还需自身硬

小人做好事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且不惜以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为代价。小人不同于那些直接损害我们利益的“坏人”或者“对头”,在绝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是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的,在吃大亏前,人们甚至会把小人当作挚友。

很多时候,人在有求于他人时,表现得往往比平时殷勤的多,而他们的真实意图并不容易暴露。

我们在和别人合作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事情最好。只要对方在这件事情上能够信守承诺,把事情完成,我们也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完成,合作就是成功的。至于对方是否有非常糟糕的缺点,只要不在合作的事情上对我们造成损失,就不必嫉恶如仇。相反,也不要因为关系好,就凡事儿迁就对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道防火墙,将来万一出现意外最多也只有一件坏事,不会遇到灭顶之灾。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局》第四章 职场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