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

人为什么发呆呢?这个问题我以为很好回答,可是在询问过很多人后,我产生了怀疑,如果知道自己发呆的愿意,那应该不是真正的发呆吧。真正的发呆是什么样子呢?从几个孩子那里我貌似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读书时候,写作业的时候,甚至是吃饭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自己的脑袋开始放空,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如果必须说出来自己在做什么的答案的话,应该是想游戏,想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些都是孩子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却又没办法实现的东西,这种规律貌似可以延伸至其他人的身上,发呆也许是潜意识中在弥补自己内心的某种需求。


认真回想一下,好像自己没有很多观察别人或者自己的发呆时刻,但记忆中耳边又总会想起“你不要发呆了”这种类似呵斥有类似提醒的话语。也许发呆是要有一个生存条件:独自的空间。人在中文词语解释中,发呆是指对外界事物进行调节的一种应激反应,属于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能够有利于健康,甚至国家教育中心也在倡导每一个家庭每天给自己的孩子五分钟的发呆时间。这个时间很有利于人类的大脑调节,不过大部分的人在发呆时候很容易超过这个限制。

遇到一个孩子,因为经常发呆,放空自己的思绪,明明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是在做时候不是很上心,因为防控大脑养成了习惯,导致自己在任何的学习场合依旧是不能够控制自己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在具体的学习知识上,这种会直接导致自己学习效率下降,很多内容无论是重复多少遍依旧不能够有很清晰的印象,这种很不喜欢思考的习惯令他的学习逐渐下降。这种情况明显是发呆已经成为生活学习中的惯性,依据人自身的生理特性,到十岁左右很容易开始喜欢上发呆,在十一二岁大概是五六年级的时候发呆的次数会增加,这种现象我自己观察,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方面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任务无论是从质量上亦或是数量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一些学生能够很好的过度,但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而产生逃避心理,这种心理导致自身喜欢沉溺于幻想中的世界。在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年级,不容易控制自己的大脑进行有效率的学习。

其实不止是对孩子,对于大人来说,沉浸于一个幻想世界是很容易的,只不过因为自身自制力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力较强,所以才没有很明显的发呆。但是如果对自身做一个实验,将自己沉醉在努力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中,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而且也会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大脑中会闪现过各种的小思想,就像放灯片一样将自己日常经常接触的内容播放出来,这个过程虽然很快被自己中断,但是在不由自主中便会浮现,虽然从时间的跨度中我们好像没有孩子那么长,但是从打断思路的频率中确实非常的大。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便知道成人世界中学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烦心事和杂事太多,导致自身所受影响力较大。

从我自己的角度,曾分析过自己如此的原因,一方面我很赞同一本书中所讲:人做事是需要能量的,任何一个信息,哪怕他再无用,再短,只要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也会消耗我们的能量,而我们自身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尽量的减少自己信息获取量,说的白话一些是生活单调一些,便会让我们能够集中做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