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好,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暂停休息一周后,我们也要学习新的诗歌了。今天接着上次“童真童趣”的主题,再来学习一首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这位诗人,小朋友一定不陌生,我们学过他好几首诗了,趁机一起回忆一下,看看你能想起来几首。有一首《小池》、两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闲居初夏午睡起》、还有一首刚学的《稚子弄冰》。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吉州吉水人,就是现在江西省吉水县人,与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一起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也称“南宋四大家”,这四位诗人主要生活在南宋前期。
这是一个文学小知识,进入小学的小朋友可以记一下,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分别是:陆游、杨万里、尤袤和范成大。大家现在觉得他们很陌生,记不住也不要紧,以后我们会一一学习到这四位诗人的诗,到时候反复提到他们的名字,你们肯定就记住了。就像以前学习“大李杜”和“小李杜”的诗歌,还有“刘柳”二人的诗歌,现在一提起来他们,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是谁了?学习就是这样,多记几遍,熟悉了就忘不掉。
在这里跟小朋友稍微拓展一点跟宋朝有关的历史知识——“宋”这个朝代是很特殊的。除了有北宋,还有南宋。北宋在前,南宋在后。平时我们讲到历史上的朝代,总是完整的,或者按照东西来分,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的,西晋东晋,只有宋是按照南北来分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不得不提宋朝的国家政策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一个将领,但是却发动“陈桥兵变”,被手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他当上皇帝之后,怕手下人也这么干,就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的动作,把军权都收回自己手里来了。开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重视文官,轻视武官,而且让文官到军队里做将领。甚至,宋朝规定军队定期更换驻地,但是将帅不随军转移。因此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打个比方,本来驻扎在南京的士兵,过一段时间,把他们调到北京去驻守。但是不让带兵的将领跟着去北京,还让他在南京呆着,带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兵。又过一段时间,一年半载的,再把这些兵调走,调到其他地方驻守,一直这样换来换去。等于说,这些兵还没来得及认识他们的将领,将领也还没来得及熟悉手下的兵,他们就被分开了。
这样,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他们就不会在一起造反啦!皇帝就不担心了。但是坏处就是,军队没有凝聚力,整个国家的战斗力都下降。
这个政策的影响很大,小朋友们可能觉得中国历史上最富庶最强大的朝代应该是唐朝,我们经常讲大唐盛世,八方来朝,连王维都说“万国衣冠拜冕旒”嘛,唐朝最厉害!确实,唐朝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国外,用“唐人”指代我们中国人,唐人街、唐装等等,都是特指跟中国有关的事物。
但是,最有钱的朝代,我们常说的GDP最厉害的,却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朝经济最发达,重视文官啊,搞经济啊;但是你说哪个朝代最不能打,那宋朝也绝对榜上有名。我们历史书说宋朝“积贫积弱”是不对的,宋朝不贫,很富裕,但是真的很弱,武力很差,落后挨打,从赵匡胤之后就埋下伏笔了!小朋友们,你要是能找出宋朝的疆域图,就会发现它周围有辽,西夏,蒙古,大理,高丽等等,宋朝的疆域就那么一丁点。
宋朝就被周围的这些政权一直打打打,打到什么程度呢?严重的时候,把皇帝都给掳走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这样的,宋朝的北部有个金国,是当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宋朝原来的首都在东京,当时称为汴京或者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金兵从北方过来,大举南下,一举攻破宋的首都,把皇帝大臣都掳走一大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我们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两个人物,叫郭靖和杨康,是丘处机道长给他们起的名字,就是要让他们不要忘了“靖康之耻”。
不过当时,皇族和大臣并不是全都被金人掳走了,有一部分逃了出来,然后就不断地往南逃,一直逃过扬州,到了临安,为什么呢?因为北方的金国太厉害了,他们打不过呀,只能逃,到杭州后,这些逃出来的人重新建了一个政权,就这是南宋了。
当然小朋友们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宋朝人的字典里是没有北宋、南宋这个概念的,是我们后人为了研究历史方便,给它加上去的,才有了南宋北宋的概念,宋就是一直叫宋。在宋朝存在的期间,宋朝人一直在称自己为宋人。
南宋就是往南迁都建立起来的啊,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叫“南渡”,南方的南,“渡江”的渡,就是从北往南逃,渡过淮河、渡过长江,在杭州建立一个小朝廷。
宋的首都本来在河南开封,南宋的首都在杭州,在中国的大地上,河南相对靠北,杭州属于南方城市。这两个首都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所以把“靖康之变”之前的宋朝叫北宋,之后的叫南宋,统称为宋,都理解了吧,小朋友们?
我们熟悉的诗人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是生活在北宋,杨万里、陆游、辛弃疾等都是生活在南宋。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生活在北宋,后期生活在南宋。
在我们认识的南宋诗人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抗金”,这很好理解,金国都把宋的皇帝掳走了,而且还动不动打过来,耀武扬威的,但凡有点血性的男儿都要奋起抵抗啊,不然就被金给灭了不是吗?用实际行动抗金的有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岳飞等,朝廷里主张抗金的就有我们熟悉的曾几、杨万里、陆游、辛弃疾等等。不过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诗,不是杨万里主张抗金的内容,而是他在旅途中的见闻。
《宿新市徐公店》其实有两首,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就是晚春,春天快结束了。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首,第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此时杨万里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现在的江苏南京。诗题中的“新市”,是当时的一处城镇,但是从诗中看,更像农村边上的小镇。
有人说在浙江德清县,有人说在湖南,也有人说在安徽境内,没有确论。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它在浙江德清县,因为当时杨万里要去南京上任,新市正是杨万里离开杭州去南京任所,或从南京返回杭州述职的必经之地。
语文课本上写这是在湖南攸县北,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不过咱们也不纠结这个,无论它在哪里,都是我们中国的城镇。那天诗人杨万里途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到春天的美景,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
这组诗,第一首远远没有第二首的文学地位高,第二首诗流传很广。这是一首描写晚春农村景色的诗歌。题目中的“宿”,就是住宿,过夜,像我们前面学过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就是遇到下雪,刘长卿在芙蓉山主人家里住宿;那么在这里,杨万里是在新市徐公店里住宿,徐公店就是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比如称关羽为关公。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思,前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篱落,就是篱笆;“疏疏”就是稀疏;一径深,径就是小路,像“远上寒山石径斜”,深,深远。“一径深”,就是一条小路很远很远。“阴”,不是阴天,而是树荫的意思。
我们一起想一下这个画面: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树上长出嫩叶,还不太茂盛。从篱笆和小路可以看出,这是写农村景色。
后两句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就是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就是快速奔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走”一般都是跑的意思,跟我们现在说的“走”意思有差别。比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指无力抵抗敌人时,以逃跑为上策。小朋友们要问了,古代说“走”,用哪个字呢?这就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了,在古代汉语中,表达“走”的意思,用“行”,对了,就是“行走”那个“行”。
知道了古汉语中的“走”是跑的意思,那么再看这首诗的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就好理解多了,在这里,“走”、“追”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写小孩子快跑着追蝴蝶,但是蝴蝶却转眼飞进了一片黄色的菜花从中,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可找不到了,小孩子们抓耳饶腮也没有办法,只好一脸懵的看着这个菜地。这场面很有趣是不是?
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住在农村,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暮春时节农村的生活景色,动静结合,展现了恬淡自然的乡村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稀稀疏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叶子却还不够茂密,没有形成树荫。孩子们在路上奔跑者追逐黄蝶,黄蝶却转眼飞进了一片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讲到这里,基本就快结束了,不过还想再给可爱的小朋友们拓展一点点内容。就是关于宋代酒文化的。宋代的酿酒业很发达,我们这首诗中的新市就是当时的酿酒中心。当时饮酒之风盛行,文人之间还流行起了行酒令,并且在行酒游戏中形成了许多词牌名,比如调笑令、天仙子、水调歌头、南乡子、醉公子等。可能你们现在觉得这些词牌名特别陌生,我们目前只接触过《浣溪沙》和《西江月》,跟酒好像没半点关系。不过,若是你坚持学下去呢,今年这些词牌名应该都能接触到。
最后说一点,这首诗的第二句还有一个版本,叫“树头花落未成阴”,我小时候学的就是这个版本。不过新编教材采用的是“树头新绿未成阴”,我这里也采用这个版本。这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的诗,希望小朋友都背会哈。
二、雪梅
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冬天的诗,今天要学习的这一首诗名字叫《雪梅》,诗人是卢钺,卢钺也是南宋诗人。《雪梅》也是有两首,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
《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阁,通“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钺是南宋诗人,又叫卢梅坡,他的生平事迹不太被人了解,只知道和著名词人刘过是好朋友。他因为两首《雪梅》诗而流芳千年。
在冬末初春的一个日子,梅花开放,卢钺和好友一起赏玩梅花,然后写了这两首诗。第一首诗第一句说“梅雪争春未肯降”,降,就是“认输、服输”的意思。“梅雪争春”,这里用了一个“争”字,是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我们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把梅花和雪花当作人来写了,这就是常说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什么叫“拟人”呢?这里教小朋友们一个很容易判断、也很容易运用的方法,就是“这个东西成精了”,它突然像人一样会说话、会做动作、有了感情。当然不是真的成精了,只是教大家这样判断哈。比如,这朵小花在风中摇晃。那是正常的没有成精,如果换成“这朵小花在风中频频点点”,那就是成精了,因为点头是人才有的动作啊!你若是这样写,就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再比如说,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那很正常,没成精。如果你写“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歌。”那不得的了了,它都会唱歌了,那这是拟人的修辞啦!
小朋友们学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这花儿都会笑了,它是成精了吗?这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这首诗里“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争着说自己才是报春的使者,而且谁也不认输,就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梅花和雪花是不会争论的,只有人才争论。我们学会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用起来了。
我们再来看诗歌的第二句“骚人阁笔费评章”。小朋友说,这里的“骚人”是什么人呢?是不是很厉害的人?骚人,就是“诗人”的意思,因为伟大的诗人屈原写了著名的《离骚》,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诗人,所以后世又把诗人称为“骚人”。
阁笔:这个“阁”是个通假字,应该是提手旁的“搁”,是放下的意思,搁笔,就是放下笔。评章:评议文章,这里指评论梅与雪的高下。
这两句就是说,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要请诗人来评判一下。诗人原以为可以一挥而就,可是发现实在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那么最后诗人是如何评价梅花和雪花的呢?就是最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差,不如。一段香,就是一片香。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是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很多诗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比如我们学过的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但是卢钺的这首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这首诗蕴含着一定的哲理。那就是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任何事物都不会存在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无论多么“十全十美”的事物,都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而观察者所处的角度是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只有从多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首诗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我们人也是一样,有优点也有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中,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自暴自弃,也要看到自己的弱项,不自高自大。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整首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争奇斗艳,都不肯认输。诗人停下笔来细细思量,为评论这件事费了很多的笔墨。要知道,梅花比不上雪花洁白,雪花又没有梅花的清香。
这首诗在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小朋友们可以提前背会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一定要按时发背诵视频哦,我等着看你们的表现~~
本周打卡主题:童真童趣(3):捕蝶
(①②两首任选其一背会,有时间的两首都背会,③④了解即可)
①《宿新市徐公店》(其二)(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②《雪梅二首》(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阁笔费评章。(阁,通“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宿新市徐公店》(其一)(宋·杨万里)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④《雪梅二首》(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