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是个妈妈就不能去挣钱?

        今天一早,某兴趣班的微信群里,有家长分享了这样一段话: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致父母!

        我是在上班路上收到这条消息的,看完不禁哑然失笑。好吧,今天我想掰扯掰扯这件事儿。父母挣钱和教育孩子难道一定是对立的吗?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优秀的教育要靠良好的经济实力去支撑。这个事实虽然有点残酷,但是无法否认。

       教育有多费钱呢?搜狐网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教育成本从出生到大学毕业,50万元打底,100万元稀松平常。说到教育费用,且不说小学生或中学生了,就是几个月大的小婴儿也有很多早教课程。每个城市里林林总总的蒙氏班、婴儿运动俱乐部、宝宝亲水乐园等婴幼教育机构,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以我切身体会来说,女儿出生40多天就开始上第一次早教课,从1岁半开始每周都去俱乐部参加活动,直到上幼儿园,这几年的花费算下来也是不菲。即使不去外面上课,很多父母也通过其他渠道,购买早教光盘和教材、参加网络课程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早教水平。等孩子四五岁以后,各种兴趣班就该上起来了,美术类、乐器类、声乐类、棋类、体育运动类……孩子们总是对没见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作为父母,怎么能忍心不让孩子去探索和学习?这一个不忍心,一年几千几万的教育费用就出去了。



        除了上课,想要孩子开阔眼界,增加体验,就不能不出去旅行。近则城市周边或省内的农家乐、体验游,远则游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甚至远赴国外去看看这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次出行,都是父母钱包的大出血。出都出去了,总不能太小气的这也不让玩那也不让看,所以总是一不小心就“失血过多”。

        综上,教育肯定是要花钱的。

        而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给我们白捡的。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并没有万贯家财的豪门背景,也没有中奖几千万彩票的幸运。我们的钱,都是辛辛苦苦上班挣来的。父母不挣钱拿什么去给孩子报兴趣班?拿什么去旅游开阔眼界?拿什么给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我不太相信,父母都不上班放弃了所谓的挣钱机会整天呆在家里,一切围着孩子转,就一定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应该说,有钱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但没钱恐怕真的很难给孩子优秀的教育。这几年各大卫视和网络媒体上,跟孩子有关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都火的一塌糊涂。看看明星们的孩子,不仅英文说的棒,还十分有教养,不管男孩女孩,不管文静的还是调皮的,总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技能,或精通声乐器乐舞蹈绘画,或游历世界眼界开阔,一个个的吸粉无数。说白了,这些都是人民币堆起来的啊。何况人家明星已经比普通人有钱了,还在为了努力赚更多的钱,看来明星子女的教育成本压力也不小啊。

       我们不是“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去挣钱”,而是“我们努力挣钱,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所以,我为什么不能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去挣钱? 

2.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挣钱养家不仅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更是对子女最好的言传身教。

       在这个社会,除了富二代中有少数不思进取的啃老族,大多数人想要挣钱并不轻松。即使是富二代,也有很多勤于经营的精英人士,承担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工作,意味着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要调适心理应对挑战,并且发挥聪明才智和综合能力去解决问题。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父母们的年龄和资历正值事业上升期,不论是服务于社会机构、受雇于公司企业还是自己创业,个中愁苦滋味、多少辛酸涕泪,恐怕只有自己知道。正因如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说出“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这样的话。

        其实,工作本身就是一件积极向上又充满正能量的事情。想要挣钱就得去工作,想挣更多的钱就必须好好工作。况且,工作并不仅仅为了钱,说的再高尚一些,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怎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有的企业家身价百亿千亿,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更多人实现富足。而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因为懒惰贪婪而犯罪,一生在牢狱中度过。两种人的价值,高低立现。也许多数人一辈子也无法达到亿万富翁的高度,但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做一个充分体现自己价值的人,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没有虚度的人生。

        勤奋工作的父母,不会养出好吃懒做的子女。游手好闲的啃老父母,也要做好以后被子女啃老的准备。

        我姨妈退休以前在部队干休所工作,干休所里有几十栋小楼是给军级以上首长居住的。有些老首长夫妻两人都是部队离休高干,退休金很高,在干休所吃穿住用医疗护理都不需要自己花钱,耄耋之年的老首长也不出门,没有额外的花钱的地方,按说应该有不菲的积蓄吧。然而实际上,这些老首长的积蓄少得可怜,有些甚至没有积蓄。因为他们的子女不工作,宁愿跟老人一起住在局促的干休所小楼里,每天跟老人要钱花,也不出去居住和生活。老人的孙辈,每天耳濡目染的是父母闲着到处溜达,要么约人打牌,没钱了就拿着爷爷奶奶的工资卡去取钱。等他们长大了,又怎么可能去做个勤奋的劳动者?

        做父母的人,如果你有一天因为工作太累压力太大而想要放弃,就低头看看你的孩子。

        你希望她长大以后肯吃苦耐劳,能为梦想奋斗,那你就打起精神再努力一次,哪怕辛苦一些也要坚持。

        你希望她长大以后能用智慧和双手养活自己,那你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

        你希望她长大以后的工作比你更优秀更出色,那你现在就要做更优秀和更出色的自己。

        要知道,你作为父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付出的努力,流下的汗水,都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里,去指引她的未来。

        所以,我为什么不能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去挣钱?

3.

        在我的观点里,从来都不认为成功的教育一定要以父母的牺牲作代价。

        好的教育,一定是来自共同的学习、成长和进步。

        这两年有句话很流行,叫做“当父母难道不需要考试吗?”虽然很有戏谑的意味,但是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当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

        对父母来说,教育本身并没有一个所谓成功的标准,尤其是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父母也都是不一样的。别人家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就考过了钢琴十级,能落落大方地上台演出,你觉得那是一种成功。自己家孩子只学了一两年钢琴就坚持不下去了,最后不了了之。你把这件事归结于孩子没有音乐天分,老师没有用心授课,却没有深深地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你有没有温暖坚定的鼓励,在孩子练琴练到手指僵硬的时候你有没有握着她的手给她一点安慰和表扬,在刮风下雨风雪交加路况不好的时候,你有没有坚持带孩子去老师那里不间断地上课。

       你只看到别人家的花盆里开出的花朵,却没有想到自己家的花盆里,泥土早已干裂。

       在教育这件事上,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父母。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能力,反映的是父母的学习状态和能力。孩子的问题,最终还是父母的问题。父母不上班不工作不挣钱,以教育孩子的名义每天呆在家里,我想不出孩子能从父母这里学到什么。相反,我会觉得这样的孩子特别可怜,从小就要承担着“父母为我牺牲太多”的压力。

      父母去工作去挣钱,跟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压根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关系。

        女儿已经上二年级了。上小学以来,她渐渐适应了每天读书读英语写各科作业的节奏。我常常在写作业的时候,给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列一个计划,也常常在她读书的时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资料。母女两人挤在一张小书桌上,各忙各的却又安安静静。她遇到不会写的字、不会做的题来问我,我随手就能写给她。陪她一起背诵古诗和三字经,让我终于把自己脑子里早已七零八落的诗词重新整理起来。陪她读英语,让我认识了很多以前不常用的单词。陪她背着画板去八大关和小西湖画画,也让我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得到一丝放松。陪她出去旅行,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玩儿的乐不思蜀。

        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虽然我是妈妈,但是在我和女儿的关系中,我似乎并不是主导。有时根本不是我在教育她,而是她在带领我、指引我。是因为她,我才有了“妈妈”和“家长”的身份。也是因为教育她,让我在反复的自我教育中不断的修正和提升,从一开始做妈妈时候的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够兼顾好工作与家庭,一边陪她学习一边把自己的事务处理妥当。这是她带给我的收获,也是我自己的成长。

        所以,我为什么不能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去挣钱?

        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鼓励全职妈妈投身职场的意思。我对每天辛苦照顾孩子和家人的全职妈妈抱有充分理解和尊重。我只是就事论事,感觉文章一开头的那段话实在有失偏颇。

        不过,也并非一无是处。“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这句话我还是非常认同的。

        至于留不留钱给孩子,孩子优秀了,当然留钱给她;孩子不成器,当然留钱给他。

        因为,说到底我还是个中国妈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是个妈妈就不能去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