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好书共读 谦谦妈:第一章 不越界

书中很多描述的故事、场景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阅读时更像是一种自我检阅的过程,感慨某些方面自己已经注意但仍有欠缺,发现许多被忽视或从未意识到的错误仍在进行。第一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书中提到“有些行为常常被误以为是爱的行为,父母打折”为你好“的旗号,投射自己的种种给孩子,在心理上侵犯孩子的界限”,里面提到的一位妈妈对孩子“晚睡”恐慌的例子,正是我当下的真实写照。

由于我和孩子爸爸都不高,孩子长高问题让我十分焦虑。每年春季长高黄金期,我都会把给孩子补钙、早睡、锻炼提上重要日程。小时候,孩子都是七八点就入睡,去年疫情在老家,我不在孩子身边,同时又有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很多时候爸爸反映孩子都十一二点才睡觉。半年后回到我身边,孩子已经养成晚睡习惯,即使早早上床也是各种睡不着,闹情绪,要玩。经过一番努力,也只能调整到晚上9:30-10:00。但依然错过一小段生长激素的峰值分泌时间。而我跟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还不睡,你不睡觉生长激素就不能出来盖房子,你就长不高了,不到1米,阿姨都不让你进去宜家的儿童乐园玩。”生长激素这个词早早就印在我儿子的脑海里。前段时间我又各种找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机构想给孩子报班,去试了两场篮球的课,孩子回来都说不想去,不喜欢。最后幼儿园开展足球班,他反而很愿意去。现在每天吃完饭,就让爸爸带着他去踢球、跑步。

站在我个人的角度,出发点肯定是“为孩子好”,但就像书中说的,这其实已经是越界。孩子并不知道长高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但在我的这一波操作中,我的焦虑、自身的匮乏却是实实在在地反射到了孩子身上。同时也强迫着他要去配合我,满足我的个人需求。

而结果也像书中的案例一样,在我禁止他进行下一步游戏并催促他赶紧上床后,他还是会晚睡。或许我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焦虑的情绪,再跟孩子一起探讨晚上时间的规划,多听听孩子怎么说,了解他的需求。

以前以为的“界限”只是不干涉、给孩子尊重,看了第一章节的内容,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或情感也是一种“越界”。一些看似孩子的问题,却是我们自身的投射。作为父母我们口口声声说要教育好孩子,但如果我们连自己所做的事情都不能自省,无法辨别对错,又如何来评判和教好孩子呢?

我之前看过其他的书,提到过其实育儿过程中无法评判“对错”,教育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孩子更多是从父母身上“继承”,但“继承”下来的,谁敢说自己所有的行为言辞都是对的。

所以,在育儿时也是我们父母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修炼的过程啦。

案例:孩子怎么叫都叫不动?

你说的这个点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有说到。后来我也尝试了一下里面的做法,还是可行的。我们平时叫孩子,很多时候都是边做手上的事,边远远地叫他,同时孩子也在专注做自己的事。这个时候叫一万遍都没用。建议是要面对面,让他把注意力先从手上的事转移到你的身上。然后看着他语气很肯定地跟他说,现在是什么时间,然后问他还需要几分钟赶紧结束手上的事情,约定好,然后大家一起吃饭。

如果说一直重复叫唤,孩子会留下映像是,第一次我不答应你会叫我第二次,第二次不答应你还会叫第三次,你都会等我,会继续叫。我就一直拖到你吼我,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我必须执行的时间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好书共读 谦谦妈:第一章 不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