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人生》,其实是看的连环画。
高加林帅气俊朗,巧珍纯朴美丽,画面很是小清新。
可我单单记住了高加林跟德顺老汉进城挖粪的场景——他挑着一担粪从闲聊的城里人身边走过,被深深嫌弃。
再次看《人生》,是周里京主演的电影,被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深深吸引,印象特别深刻,所以,立刻买了本《人生》仔细阅读。
《人生》讲述的是高加林在高考落榜后,不安心务农,急于跳出农村,于是想尽办法当了代理教师。
在做代理教师期间,他刻苦,不服输,积极向上,每年都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可惜,教师没能做很久,就被解聘回村里继续参加劳动。
后来,因为他叔父的关系,重新被安排到县城机关做宣传工作,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很快打开局面,业绩突出,但是再一次因为被告发而重新回到农村这样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人生》告诉我们,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在高加林身上就能体现出来。
他两次因为有知识、有文化,脱离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命运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例子很多。
我永远忘不了高三时班主任张老师说的话。
他说,同学们,改变你命运的时刻到了,就这最后的一年,咬咬牙、努力读书学习,就可以决定你将来是吃肉还是喝汤,是扫大街还是坐办公室,是骑自行车还是开大奔!
是啊,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我的一个闺蜜就是因为有知识,改变了命运。
她本来学习不错,但是家境不好,为了尽早工作挣钱养家,她选择出门打工,在流水线上做工人。打工的日子很辛苦,也很痛苦。
于是她靠读书排解苦闷,闲了就写一些文字投稿,后来陆续有一些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再后来,她应聘到一家传媒公司做了文字编辑,过上了她无数次憧憬的生活。
父亲也是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他也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教授。
父亲十九岁那年高中毕业后,从辽宁农村投奔林区的亲戚,在林场做伐木工人。在当时招工的近五十人中,父亲是唯一一个,忍受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留下来的人。
后来,因为会写文章,还写得一手好字,陆续做了林场通信员、文书,脱产学习了中专课程,毕业后去了党校当老师,之后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最后晋升为教授。
没错,有的人靠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是也有的人改变不了。有的能让自己变好,有的却变得糟糕。没法统一下结论。
自从来到,我坚持日更203天。我的更文多数都是在半夜写成的,因为白天琐事太多,总是静不下心来。只有夜晚,才觉得脑子是自己的,心也是自己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严重睡眠不足,常常是一到单位就想犯困,精神恍惚。
路遥也是,他常常写作到凌晨,甚至有的时候,天已大亮他才开始睡觉。到了中午,才又起床吃饭,接着写。殊不知,这样颠倒黑白日常的生活,对一个人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他还嗜烟如命,因为每构思一个情节都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吸烟成了对抗疲惫的良药。写作也需要激情,这让他时常近乎癫狂,他自己都说,“每完成一部作品,都不异于生了一场大病。”
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就是如此,他大病一场,差点失去生命,后来服用一位老中医配的中药,才慢慢调养恢复。
他在创作《人生》时,也是这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分昼夜,生活毫无规律可言,最后导致口舌溃烂,大小便不畅。
不幸的是,路遥很早就去世了,年仅42岁。
假设,他不是那么拼命地写作,他的命运不会那么惨。
其实,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从来都不应该是单纯地改变命运,我想,它更重要的是让人辨是非、明事理、识大义。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清代文学家张维屏说: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谦虚,较通达,不固执,不偏执。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十四岁的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每个人,通过读书学到知识,就应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总有人不明白。
所以在是非取舍面前,一定要有正确的选择。
我想,路遥也是想通过高加林的《人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