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时势造英雄”,读史悟人生。透过了解那些伟大人物的发展轨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思人生背后的思想和哲理。
说起这本书的作者茨威格,想必大家应该不陌生。出身犹太家庭,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尤擅长从戏剧化的情节中展示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刻画,大家熟知的作品有徐静蕾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前一阵看过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都出自他手。
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及文学,日后和罗曼罗兰、弗洛伊德等人深交。一战时成为著名的反战主义者,1934年遭到纳粹驱逐,颠沛流离。1942年在完成最后一部作品自传体裁《昨天的世界》之后,与妻子双双在巴西近郊的公寓内自杀。
《三大师传》是茨威格规划的以《世界的建筑师》为总题的文学家传记中第一部分。
本书的主人公很特别,选取了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长篇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也是和文字多少沾点关系的我最大的兴趣)
不同于平铺直叙生平简介式的写法,作品读来并不累。或许是诗人的背景,茨威格深入骨髓直抓要害,以散文化的笔法非常生动的诠释了三位大师复杂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遭际与其作品诞生之间的必然联系,看完总有一种触景生情的感动。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从人物的出身、经历和作品的特色几个层次来讲述,前2章篇幅关于巴尔扎克和狄更斯,最后着墨较多用了较大篇幅来讲述妥耶夫斯基的人生。
1. 时代背景,出身
我们说,人不是一座孤岛,人的命运和选择有时总和造就时代的走向,而时代又影响着个人的命运。
这三位文坛大师都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分别代表了19世纪三个最标志性的时代:
巴尔扎克——18~19世纪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高等教育,父母不和,造就了他今后贯穿一生的叛逆和偏激精神(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狄更斯——1812~1870年 帝国主义巅峰结束,英国维多利亚资产阶级时代,落魄小职员家庭,务实,伪善精神(英国现实主义代表,影响深远)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1821~1881年,落魄小贵族家庭,父亲酗酒,癫痫体质,批判精神,(19世纪俄国文学代表,与托尔斯泰齐名,俄国最矛盾,最复杂的作家之一)
2. 作品精神
三位作家各具特色。作者茨威格对这三位大师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巴尔扎克笔下的世界是社会,狄更斯笔下的世界是家庭,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反映的则是个人,更是众生:
巴尔扎克——“他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完成!”征服精神是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原动力,也是他笔下所有人物和作品的主旨(记忆:《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中学语文教教科书范文)。虽只有短短几年的抄写员职业生涯,但百科书般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立于纸上。“地质学家居维埃能依据一根骨头,恢复某个动物的原形,巴尔扎克则可以从一件物品、一幢房屋出发,再现人物、城市甚至整个民族的面貌。” 或贵族、或艺术家、或小市民、或神职人员或高利贷者…………形形色色充斥其中,仿佛一部浓缩的法国百科全书。
而他就如一个领导者居高临下,冷眼旁观他笔下的人物或嬉笑怒骂或痛苦呻吟或趾高气昂或跌落神坛,一种驯服的快感让他沉醉不能自拔,同时也征服了整个世界。
狄更斯—— 作为童年的他是不幸的,小小年纪便每天呆在潮湿阴冷的地窖内做苦工,奔波于牢房之间探望被关押的父亲,小说《雾都孤儿》里那个到处逃避于城市角落里的孩子似乎无处不在讲述着他曾经逝去的童年……。但不能不说他又是幸运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犹如其怀中的婴儿一样珍惜,一经问世便不再属于自己,这又是一种很被动的选择。而狄更斯无疑幸运的,他是内心意图与时代精神(当时英国的欣赏口味——战乱结束,急需安抚宁静的心态)需要完全相符的唯一的伟大作家。
“他是幽默,是观察,是道德,是美学,是精神和艺术的内涵,是海峡彼岸六千万人所特有的。”
这实在是难得的际遇。“当时每个乡村,每座城市,整个国家,甚至国外遍布全球各地的英国人,都热爱查尔斯·狄更斯;从接触他的最初时刻爱起,一直爱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当狄更斯去世的消息传出来时,整个世界都为之惊慌,所有陌生人都互相转告,伦敦城更是陷入了惊慌失措的状态。死后被葬在葬在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诗人角 ,莎士比亚墓旁。
或许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不同于巴的征服欲和妥的刚强,同样是针砭时弊,谦逊和感恩却是他的文章主旨,对小人物的关怀始终都是他的主线脉络:“巴尔扎克的主人公要使世界屈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却要超越这个世界。两者都鼓起超乎寻常的劲头,他们射箭的目标都是永无止境。而狄更斯跟他们完全不同,他笔下的人物全都是谦虚谨慎的人,他的理想人物都充满了市侩气。虽然他也痛恨世俗,但最终屈服于内心的满足和自我的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当他携家带口终于搬进了那所梦寐以求的乡间别墅,他不由自主的说。
得益于幼年时期的际遇,狄更斯的写作手法不同于小说贯用的内心记忆描写,对人物形象有如素描一般深刻的洞察力和极致细节的刻画,是他鲜明的特色。或许他永远都不能拥有巴尔扎克那样的手到擒来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但仍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大师,他的作品脍炙人口(记忆:《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先生最为推崇的作家之一。正如人们要从矿山最黑暗的深处取得最宝贵的金属那样,艺术家永远也只能从自己本性最危险的深渊里,取得光彩夺目的珍珠。
相较少年的一战成名, 苦难的经历一波三折,(出身贫困,债务缠身,牢狱,流放、哥哥和妻子去世,……)加上身体的病痛反而成为他持续写作的动力,他的笔下人物总有一种阴郁的气质,根据他亲身的牢狱经历所撰写的死屋手记使得全俄国都心醉神迷,沙皇本人也曾为此书洒过眼泪。
环境是会改变人的,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10年的苦役之后,他的作品风格也逐渐由早年的空心主义的温良恭俭让转变为反对专制制度的矛盾世界观,作品的基调也由病态和神秘主义定性为心理悲剧,深刻的控诉了沙俄时代的黑暗统治。(作者不熟,《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白夜》、《死屋日记》……)
【感悟】
纵观他们的人生轨迹,或声名鹊起,或债台高筑,或疾病缠身,写作最终也沦为了求生的浮木……这三位作家中,最激荡人心的是巴尔扎克,最贴近我们的是狄更斯,而最让人扎心的当属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的人生三起三落,“50多年的人生仿佛受了1000年的苦”这样离奇的经历,沉淀成为了他笔下丰富的素材,浇灌出这世上最绚丽的花。同时,也成为了一场个人命运对于时代的伟大献祭!
在无尽感慨的同时,也留给自己深深的思索:
1.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与他的背景和少时的经历有着必然的联系:
荣格曾经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习惯|爱书嗜命,勤奋 总有人感慨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在身心倍受摧残的境遇下,依然能够持续保持如此旺盛的创作力?这或许得益于他幼年的经历。家中一贫如洗,父爱的缺失和身体上的残疾使得他从小便养成了察言观色谨言慎行的性格,所幸他还有一个走入他内心的哥哥,当时极为不自信的他唯一的心灵慰籍便是:在深夜兄弟俩探讨书籍的情景。也许这正是促使和支撑着他,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没有放弃的最大动力。
性格塑造和偶像的力量 还记得很早以前蔡明演过的关于偶像的小品。其实,年少的我们何尝没有过追逐的岁月?青春年少,热血方刚,荧幕前那些名人我们未尝不是带着些许懵懂的崇拜之情?即使我们的父母在他们那个年代也是有着他们所崇拜的名人和偶像。追求偶像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现象,正确的引导是关键,它必然会随着心理和年龄的成熟而趋于理智。巴尔扎克正是由于在童年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从此树立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和为之奋斗的方向,奠定了他走向大师行列的基础。
2。写作的奴隶还是“主人”?经济的自由(自给自足,财务管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身体的健康(革命的本钱)
朝不保夕/贫困潦倒,写作的生命。
三位大师,有两位在生命最后的岁月走的都颇让人觉得扼腕叹息。经济的困顿使得他们的才华和身体一起慢慢的耗尽,写作已经不再只是为了心灵的慰籍,更沦为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当最后一根被现实的脊梁压弯,他们的生命也无情的被划上了休止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的稳固和对金钱的管理。只有拥有坚实的盔甲,才能保证你走的更远。
3.成功并非偶然:
清晰的自我认知
瑕不掩瑜,人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发扬光大。
巴尔扎克笔下一个个精神质而又刻薄的人物,像极了他本人身上偏激而又冲动的个性。追求完美的极致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更像是浓缩的精华,而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但也许正是这种只可远观的距离美,才能让我们得以体会作为观众的乐趣。
狄更斯并不擅长于危机四伏的气氛描写,过分刻意的营造反而觉得扭捏。 恰到好处的拿捏和控制,仿佛现实的映照栩栩如生,这也正是他的作品如此多产而又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
至于最后那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笔下的人物身上总有一种不得已的悲情主义色彩,读来总会有一种时时窒息的疲累。但高傲的个性又让我们总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前进的力量。它像一面旗帜,一座黑夜中的灯塔,照亮我们自己内心的光芒。
高度的专注和聚焦,目标的唯一
非苦难不能以磨炼人的坚韧意志
无法承受的寂寞(慢慢长夜)
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要想取得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成就,必先具有非常人一般所能忍受的意志。学会“聚焦”和“舍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巴尔扎克就曾说过“作家必须拒绝女人,她们纯粹是浪费时间。他得仅仅限于写作,这才形成他的风格。”
对于写作他近乎于瘾君子似的痴狂。“从二十五岁起,他几乎脱离了现实世界。他生活在自己的斗室中,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每天晚上八点,巴尔扎克上床睡觉,他吩咐仆人四个小时之后,在午夜时分叫醒他。”一天连续工作长达12~18个小时的封闭状态,试问现实中的我们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正是这样的工作状态,才成就了他能够不借助任何辅助材料随手拈来的“天赋”,身心一体强大的记忆构建体系和随时匹配的应对能力。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在上学时每每背诵的句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他的一生摆荡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他的作品穿透了人性的最阴暗处,张扬着一种对生命的呐喊。尽管最后的奖赏和荣誉并不属于他,但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的时代,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活的太苦了!我已经非常努力了。请注意,不要把我们一时拾起的勇气当做是永远的努力!每当疲惫之时抬头看看天上的他们,我们是否心有惭愧?!
写在最后:
从未见过一个人可以把一部长达16万字的人物传记写的这样美!“犹如梦境里象征的累积,使得被掩盖之物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
在粗略快扫过第四遍的我对这本看似薄薄的书的作者充满了敬意。只有一个内心慈悲情怀和具有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充满爱意的故事来。而这与他维也纳的独特出身和博彩众家的学识也是不无关系的。
除去技巧,对于自己的创作对象深深的爱或许才是文章最持久的生命力吧!当我看着照片上那个瘦削的男人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