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长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友谊永存,朋友,友谊永存。”我想,人生的旅途上,重要的不是去到哪里,是陪你去到哪里的人。如果跟着心中挚爱的朋友,就算是奔波流浪,也甘之如饴。

王小波,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由于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酷爱读书。这也为他以后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等。

《地久天长》是王小波的处女作,共收录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绿水毛怪》是以向朋友讲故事的方式,讲述陈辉与杨素瑶之间纯真的友谊。第二篇文章《地久天长》以自己的故事为原型,叙述了三个知青之间真挚的友谊。第三篇文章《马悲鸣忆王小波》描写了马悲鸣与王小波两人相识相知的过程。

读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友谊展开的。我想,友情就像闲暇时光的一缕剪影,平淡而真实。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心中不会有黄昏,有你在,永远像初春的清晨”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小波笔下人物的友谊,再合适不过了。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书中,走近友谊。

故事发生在群山环绕的云南,那时作者十七岁,是一名兵团战士。军旅的生活总是简单而生动的。作者每天完成必做的工作后,就会和好朋友大许、邢[xíng]红呆在一起。因此,他们的友谊在部队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变得愈加深厚。

由于大许是一个朴实忠厚的人,不晓得人情世故,所以就在一次喂牛工作中得罪了教导员。心胸狭隘的教导员,在那以后经常对大许的工作吹毛求疵,为的是狠狠惩治他一顿。

秋收之际,作者、邢红、大许三人被部队分派在谷场翻晒稻谷。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暴雨的来临,让三人手忙脚乱,大许在这个过程中弄坏了席子上的人像。弄坏人像,在当时算得上一件大事,是要挨批斗受惩罚的。

在三人不知所措时,大许为了不连累作者和邢红,欲向教导员主动报告自己的错误。但他们不忍大许独自受惩罚,便决定替他隐瞒这件事。因为,他们知道批斗的结果远比想象中的更可怕。

他们以不知道是谁弄坏人像的为借口,想帮大许躲过惩罚。但教导员又怎肯轻易放过他们,在他得知这件事后,便急如星火地赶来,一个个地逼问他们当天的情景。我想,他是要借此机会报复大许,以消心头之恨。

在追问作者无果后,教导员走进了大许的房间,他咆哮着,怒吼着,训斥着,想让大许承认错误,但大许没有理他。我想,大许不是不想承认错误,只是他深知教导员的用心,一旦自己承认了错误,就会掉入教导员为自己设置的深渊,所以他只能用沉默来对抗威胁。

在看到大许的反应后,教导员还不死心,又去审问邢红。邢红是一个勇敢坚毅、热心仗义的女孩儿,她绝对不会出卖自己的朋友。邢红说:“要是你一定要找个承担责任的人,就说是我撕的好啦。”看到邢红为朋友挺身而出,我不禁佩服起这个义气的女孩儿。她把朋友看得远比自己重要,为了朋友,她心甘情愿承担一切后果。

在这种情形下,教导员停了他们三人的工,罚他们各写一份交代。邢红写完后,就拉着作者和大许偷偷去河里游泳。他们一起蹚河,一起戏水,一起打闹。

邢红看到河水中有闪光的小薄片,以为是金子,便跪在沙滩上,用手掬[jū]起一捧水,却发现是水母,于是一脸失望。读到这里,我想象着邢红的模样。我很好奇,这该是怎样一个单纯的姑娘,竟会把水母当成金子。

一番游玩后,三人走在回去的路上,不料,却被教导员撞见。又一顿大吼后,教导员让人把他们捆了起来,那绳子捆得他们脖子和手腕生疼。但这还不是最令人心碎的,因为教导员又让所有人上前批判他们。我想,皮肉之苦尚且能愈合,但心灵之伤又怎样治愈呢?

所幸,队长即时解救了他们,并不再追究他们毁坏人像的事情。看到这里,我想,正义虽然会来迟,但是不会缺席。就像书中的教导员,抓住别人的错处,就对他人肆意进行人身攻击,并且在他看来,自己是在惩恶扬善。我想,这不是正义,是卑鄙。北岛曾说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全对,因为任何罪恶的行为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帜进行的。

这件事情过后,大家都渐渐疏远了他们,并把他们看成怪人。而他们却不受影响,依旧形影不离。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友谊。不论经历何种风霜,只要有朋友在身旁,一切都是明媚的。

回到书中,接到队长的任务后,他们就赶着牛车去田地工作了。那时,天空是青白的,地平线是白茫的,田地是光秃的。四周的景象既静谧又祥和,不禁让人心醉。

炙热的骄阳,熏得稻草发干发脆,好像鸡蛋壳一样。作者和大许的工作就是负责往车上扔稻草,而邢红则站在车顶上接。他们三人默契配合,让无聊的工作也变得妙趣横生。

如果男生扔稻草太快,邢红就会趴到稻草上,示意他们慢点。如果邢红疲累时,就躺下不动,直到稻草把她埋起来。过一会儿,再从草里钻出来,与他们比谁干得快。他们就是这样,三个人,两把稻草,一辆牛车,简单快乐着。我发现,原来只要有朋友陪同,哪里都可以是风景。

他们送回稻草后,又赶去放牛。那时,夕阳西下,暮色暗淡,麦浪翻滚。他们并肩而坐,共唱民歌。那是一首古老的苏格拉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我想,这首歌是最能代表他们三人友谊的。歌词是他们的经历,旋律是他们的友谊。

一次,他们去河里游泳。活泼好动的邢红,一下子就潜到了水底。作者和大许焦急地在水面上搜寻着她的影子,当他们捕捉到她的身影时,便把她从水里扶了起来。邢红浑身冰凉,但手里却捧了一捧水。原来邢红是想要自己的朋友感受一下水底的水。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作者出于安全考虑,便提醒邢红不要再往水底游,以免抽筋。我想,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是一语成谶[chèn]的。就在作者劝说邢红时,她又偏执地向水底游去,最后腿果然在水里抽了筋,只得呼救。听到邢红的声音后,作者和大许用尽全身力气,不顾一切地向她游去,并嘶吼着把她拖到岸上。获救的邢红噙[qín]着泪,委屈道:“你们对我太凶了!”。在泪珠盈满眼眶后,她抽泣起来,怨艾着。

作者低语道,我们是太怕你淹死了。冷静后的邢红不再赌气,用双臂勾着作者和大许的脖子。他们就这样和好了。

看到这里,我想,他们之间的友谊跨越了生死,超越了时空。他们把对对方的关心内化成了一种自觉,所以当危险来临时,他们可以为对方奋不顾身。

然而,当这件事还没过去多久,命运又一次考验着他们的友谊。一天中午,邢红眼睛变花,手开始发抖,头也变得痛起来。这是邢红的隐疾在作祟,但谁能料到,这个隐疾竟恶化为了脑瘤。为了让邢红接受更好的治疗,作者和大许鼓励邢红去北京治病。

但邢红却犹豫再三,迟迟不愿动身。因为她不想离开自己的朋友,不想与他们分离。在那个交通并不算发达的时代,一句再见,很可能就是再也不见。在朋友的极力劝说下,邢红才同意去北京治疗。临走时,她许下承诺:一旦治好,立刻回来。

邢红离开后,作者和大许的生活就失去了色彩,索然无味。没有邢红,他们就不再有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在这枯燥的日子里,唯一能吸引他们的就是邢红的书信。而邢红在信中,很少说自己的病情,说的最多的是思念。而作者和大许亦是如此。

后来,作者和大许都向部队请假看望邢红。但部队里却规定不能两个人同时请假,所以他们就只能先后去看邢红。

邢红在见到自己朋友最后一面后,就离开了人世。我想,邢红的离开不是真正的离开,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守候着朋友。

人生,一个推心置腹的好友,一份落地生根的情谊,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