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国产良心,不该这么被遗忘

有部电影早该说。

在柏林拿下影帝影后双料大奖,首映场集体哭爆,还有人说是华语电影21世纪又一版的《活着》。

这周,它终于来了。

然而上映第三天,票房排名第七……

是不好看吗?

说实话,这部电影很长,很苦。

但如果你因此却步,就会错失今年最重要华语片之一。

《地久天长》

So Long,My Son

Sir看完它的感觉是——

好像用3个小时,活过了一回。

导演王小帅,代表作《青红》《十七岁的单车》《日照重庆》《闯入者》。

他曾说过,想拍一部“能留得住的片子”。

《地久天长》的野心,就是奔着“留得住”去的——

为我们重新梳理一段共和国史,打破华语电影在这一使命上的失语和空白。

电影横跨30多年:知青返城、83“严打”、计划生育、下岗潮……

这一代的人是如何活过了一生?

片名来自一首经典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歌出现在主角命运的三个场景——

知青返城分别;

职工宿舍私人聚会;

儿子溺水,在医院宣布抢救失败……

友谊地久天长,让两个家庭紧紧相连,也让伤害渗入了彼此命运的深处。

p.s.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观影前请谨慎浏览。

右边习惯性缩皱的八字眉,吊着两粒小豆眼的男人,是主人公刘耀军(王景春 饰)。

齐耳短发,笑得温柔的圆脸女人,是妻子王丽云(咏梅 饰)。

左边是耀军的铁哥们沈英明一家。

因为他们的儿子又正好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人的关系走得更近了。

两家六口人,同住在钢厂的宿舍楼,大人在一个厂子上班,小孩一处上学一起回家。

两家小孩连生日都一起过。

友谊,好像能够从父辈,延续到下一代。

可谁能料到,两家人旷日持久的关系,却是以痛苦的方式纠缠在一起的。

时也?命也?

是制度?是人情?

或许他们花了三十年,仍未能分辨。

故事可以概括为刘耀军的四次失子

第一次。

丽云有了,是二胎。

百般隐藏,还是被发现了。

而厂子里的计生部主任,正好是沈英明妻子海燕(艾丽娅 饰),她以为朋友好的姿态,把丽云拉去引了产。

这次手术发生意外,丽云大出血,从此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第二次,是儿子星星溺水。

刘耀军抱着儿子上医院,他跑得那么快,可汗是冷的,脸是惨白的,因为他能够感觉到,星星的身体,在变得冰凉。

而和星星在水库边玩耍的,是英明的儿子浩浩。

失去独子后,刘耀军和王丽云在某天清晨,悄悄离开了这个伤心地。

他们到处流浪,广东、福建都跑遍,最后定在了闽江,还收养了一个很像星星的养子(王源 饰)。

也叫他星星。

可惜,养子跟他们不亲。在一次被教训后,叛逆的养子离家出走;再次回家,是回来要身份证,也要回自己的身份。

这是第三次失子。

第四次,是英明的妹妹茉莉(齐溪 饰)出国前来福建找耀军。

不久后她又来了一次,告诉耀军,她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

这么多年来,她就是想为耀军生一个孩子,把哥嫂夺走的,还给耀军。

但耀军说:这是能还的吗……

表面上看,《地久天长》是耀军和丽云的丧子之痛。

但,就像他们唯一那张全家福——

那本来是两个家庭的合照,英明和海燕一家被折在了背后。

就算再不碰面。

命运也早已交叠在一起,谁也没法挣脱对方。

当海燕在水库边得知星星溺水,又看到岸边赤裸的儿子,立刻陷入极度惊惶——

因为她意识到,耀军丽云可能就此断子绝孙。

而她的一家,难脱罪责。

如果两家人没有这一层情谊在,那么耀军和丽云还可以大闹一场,然后恨之入骨。

英明和海燕也可以把责任摊到明面上,谈谈赔偿事宜。

是不是对两家人来说,都更容易走出这场悲剧?

然而问题就在于——

他们一个是害了别人,却发现对方是自己最怕伤害的人;一个他们找到了该恨的人,却发现对方是自己不能恨的人。

友谊地久天长。

在此化成了一道漫长的诅咒。

两个家庭,都选择了缄口不言。

只要活着

一个字都不要说

《地久天长》讲的是上一代人的大悲大苦。

但隔着时代去看,有的人却感到不解——

这三观有问题。

因为好人没好报,坏人飞黄腾达,最后两家人还要和解,电影大团圆……

是吗?

这种说法的荒谬在于——

让好人受难,这好像全是编剧的错;

好像编剧不这样写,好人就可以真的不受难了一样。

有的人认为以牙还牙,有仇报仇才叫三观正。

但Sir看《地久天长》最大的感触是——

中国人的苦难往往就在于,这份苦难是不可清算的。

就像耀军和丽云无法找仇家算账。

是因为友情,绑架了复仇的正当性。

你看电影中。

小人物被伤害,被碾压的时刻,同样也被这样那样的正确绑架着。

丽云被架上车,像押赴刑场一样送到医院堕胎,耀军满腔愤怒。

也只能一拳砸在宣传板上。

谁让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呢?

丽云因为配合计生工作,还被单位表彰为先进个人。但这份荣誉,也没能保住她的铁饭碗。

当领导宣布下岗名单念到她时,她委屈不甘。

也只能把头扭过一遍,无言地走出礼堂。

她又能说什么呢?

毕竟“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哪有那么多的通情达理,识大体,顾大局。

只不过是被迫的沉默,隐忍,泪水往肚子里咽罢了。

所以Sir不认为《地久天长》的结局是一种和解。

苦难就像没法根除的癌细胞。

你死了,它也就死了。

中国人解决苦难的生存哲学就是——

忍着,受着,活着。

苦难不会消除,只是至死方休。

电影中一句话:

时间似乎停止了,剩下的每一天都只是变老。(大意)

这就叫地久天长。

坦白说,《地久天长》稍低于Sir的期望值——

说它是史诗,又略为气短;说它是杰作,又破绽不少。

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部具有高贵品格的电影。

《地久天长》没有回避我们走过的梦魇,更没有企图粉饰和洗白它。

它只是想探清一个问题——

无数中国人所经历的时代剧恸究竟是怎样零落消散的?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

茉莉来到耀军丽云家拜年。

大家一时间尴尬无话,窗外却燃起了烟花。

每一响烟花,在这个失独的家庭里,都不啻于一次酷刑。

幸福与他们早已绝缘。

新年好不再是祝福,只是一句恶毒的诅咒。

悲剧仍然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庞大。

只是它沉默了。

人们又自顾自地欢庆另一个时代去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天荒的国产良心,不该这么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