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统计法应该计算纯时间: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 柳比歇夫写道,“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 11 小时 30 分。
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 1937 年 7 月,我一个月工作了 316 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 7 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 25% 到 30%。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学会利用碎片时间
书中把碎片时间称作「时间下脚料」:
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 “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还是在克里米亚,他已经注意到边走路边打毛衣的希腊女人。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
学会集中注意力
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 3 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 3 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
这个方法其实和 Scrum 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度:
制定长远目标,对应 Scrum 的 Milestone 的概念。
制定年度、月度目标,对应 Scrum 的每一个 Sprint。
每天的工作计划和时间统计,对应 Scrum 的每日站会。
定期的时间统计总结,对应 Scrum 的燃尽图和回顾会议。
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达成,对应 Scrum 的评审会议。
时间统计法以及它的一些指导思想,其实就类似一个人生的 Scrum 规则。
Scrum 强调组织的透明、检验和适应。时间统计法强调对自己的透明、检验和适应:
对自己的透明,是指用时间统计法,了解自己的时间花费到底在哪里。
对自己检验,是指看自己长远目标的完成进度是否理想。
对自己的适应,是指定期总结自己的时间花费,看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类的自省与人的自我回顾
现代的高级语言,类和对象都会有「自省」的能力。自省是说,这个对象在运行时,能够了解自己。比如 Java 语言,可以通过反射,了解自己的类名、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C++ 语言可以通过 RTTI 达到同样的效果。而我们熟悉的 Objective-C 的 Runtime 也非常强大,不但可以了解自己,还可以动态修改类的成员函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