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备课资料

一、说“士”

战国末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士。关于“士”的种类有: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叫“策士”;为国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晓阴阳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谋划策的叫“谋士”;能言善辩的叫“辩士”……士可称为“平民知识分子”,虽然不是官职,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本领进阶为官,甚至成为贵族。唐雎是哪种“士”在文中找出确凿的依据。

①唐雎是能言善辩的“辩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专诸、聂政、要离例证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谋的“策士”。 (力、据、节)

③勇赴国难、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于秦”“挺剑而起”)

④守土有责,捍卫尊严的“义士”。(“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二、说标点符号

一开篇,秦王即派使者传话安陵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劈头就以“寡人”自居,俨然以君主对臣子之礼对待与他平起平坐的安陵君。一个“其”字,毫无商量的余地,口气强硬,意思是“安陵君必须得听寡人的”。此处,编者非常精彩地给句子加上了“!” ,将秦王骄横霸道、盛气凌人的嘴脸更加凸显出来。

安陵是魏国分封的一个小邑, 其地不过五十, 人不满万数。故事发生的时候,秦国已经相继歼灭了韩国和魏国,企图用“易地”来使安陵臣服,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娓娓动听的仁者之言, 其中却包藏着鲸吞安陵的不测祸心。这个感叹号,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之中,给秦王志在必得、高高在上却又盛气凌人、包藏祸心的形象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秦王屈服了,他客气地请唐雎入座,并委婉地说事情没有到这样的地步,这个时候,话语中的两个感叹号就暴露了他内心的恐惧,至此,秦王骄横跋扈又色厉内荏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

三、说语气词

物说话的语气往往从语气词中表现出来,秦王的话语中有“也”、“与”“乎”“尔”这些语气词,仔细琢磨,这些语气词,展现了秦王的命令、质疑、暴怒、轻蔑,最后害怕屈服的过程,秦王这个不可一世、骄横跋扈又外强中干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唐雎面对秦王不卑不亢的平静、处变不惊的坚定,也可以从他话语的语气词中感受到。“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轻寡人与?”秦王见到唐雎,劈头就是这两句质问。一个“也”字,一个“与”字,使秦王不可一世的模样表现出来。这质问的骄横与前面派使者对安陵君说话的口气是一脉相承的。“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乎”发出的疑问语气,并不是询问唐雎,是对唐雎和安陵国的恐吓。“以头抢地尔”,“尔”是罢了的意思,此刻的秦王,依然陶醉在强大的自我中,语气中的轻蔑跃然纸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雎不辱使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