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坚定的乌托邦大法官莫尔——哲学笔记043

托马斯·莫尔(St.Thomas More,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名法官,由于莫尔幼年丧母,严厉的父亲将他抚养带大。13岁时,莫尔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Morton)的家中作少年侍卫。14岁,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学习了希腊文,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然而两年后,莫尔被父亲逼迫离开了牛津大学,进入新法学院(NewInn)改学法学,后又在林肯法学院(LinconsInn)攻读英国法。1496年,18岁的莫尔被获准进入林肯法律协会,1501年成为外席律师。之后莫尔先后担任过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他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一、生平轶事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上台后,莫尔深受宠信,开始平步青云,1518年被任命为王室申诉法庭庭长,枢密顾问官。1521年任副财务大臣,并被封为爵士。1523年经大法官托马斯·沃尔西提名,莫尔被选为下议院议长,1525年受命为兰开斯特公爵领地大臣,1529年又取代沃尔西成为英国大法官,这是英国仅次于英王的第一号要人。莫尔声望日重,国王对他极为推重,不拘礼节地约他一同进餐,还和他一起研讨数学和天文学,可是莫尔对此并不感到荣幸。有一次人家祝贺他受到国王的宠爱,他回答:“假使我莫尔的人头真会让他得到一座任何一个无足轻重法国城池,这颗头准得落地。”莫尔深知亨利八世的为人是反复无常和冷酷无情的。1530年英格兰的贵族和高级教士联名写信给教皇,要他宣布亨利八世与安妮的婚姻无效,莫尔未在信上签名,他认为凯瑟琳应是国王真正的妻子。他反对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尽管他也曾对天主教的腐败现象加以抨击,但他主张天主教内部改良,主张用全教会代表会议来限制教皇权力。他认为欧洲应由一个统一的教会来维系,以减少战祸。莫尔于1532年毅然辞去大法官职务。亨利八世对于莫尔的不为己用和辜负信任,深感恼怒。1533年,亨利八世重新结婚,莫尔拒绝参加加冕典礼。次年,议院通过《至尊法案》,宣布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全国臣民都要宣誓承认,莫尔拒绝宣誓因而被关进伦敦塔。在狱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三次拒绝宣誓,在狱中莫尔曾与朋友诺福克说,“我已经再三思索考虑了,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然而,即使是最低级的奴隶,如果他肯付出代价,也能享有自由。”最后,莫尔被判定为叛国罪,亨利八世将肢解刑从轻改为斩刑。当莫尔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声说:“求天主保佑我的亲朋,免邀此种恩宠。”这句诙谐语是对亨利八世专制暴虐的嘲讽。1535年7月6日他走上断头台,临刑前还幽默地对司狱长说:“请帮我上去,至于下来,我自己安排好了。”第二天,莫尔的头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

二、哲语名言

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落到最坏的人手中,而其余的人都穷困不堪。

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

一个没有精神创造的生活是毫无价值,不值得生活的。

乌托邦人特别不肯放过精神的快乐,以其为一切快乐中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

精神之乐来自德行的实践以及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

三、主要思想

莫尔认为,在没有私有制的“公有”经济体里,人是谦逊淳朴的,每天的劳动不是为个人的私利,而是为社会的福利而劳动,但却把经济标准看做人自我实现的基础。莫尔对一切旧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作了无情的批判,并认为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政治制度应当是高度民主法治的制度,而合理的政治原则不是为了执政者本身,而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乌托邦的民主制反映在一切方面,是普遍的民主,而这种民主制度显示的是不受暴政压迫的自由人民和掌握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针对宗教信仰,莫尔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他赋予符合全社会尤其下层人民群众利益的伦理道德以极高的地位,把完美伦理道德的生活看作是“符合天性的生活”,认为人们之所以倾向于这种生活是由“理性”指示的。遵照“理性”指示的伦理道德或美德,就是一种能惠及全社会民族的宗教信仰。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刘文艺,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中的人学思想,前沿,2016.6  。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志坚定的乌托邦大法官莫尔——哲学笔记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