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开草
01
“有听过,鸟笼效应么?”
“没有。”
在我表示并不知道那四个字代表着什么的时候,他开始用极简短的一句话向我介绍了“鸟笼效应”:“如果有人送给你一个鸟笼,时间久了你就会有养鸟的冲动。”
查阅资料后,我才知道“鸟笼效应”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它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就是“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在前段时间,他因为想试试这个效应所言不虚,于是便亲身实践,给从来都不主动喝咖啡的一个朋友送去了一个手冲壶。之所以用到“不主动”这个形容,是因为他每次冲咖啡都会给朋友来上一杯。而那个朋友对咖啡的喜好程度是“一般,并不强烈”。我把关于程度的这六个字描述理解为无所谓、可有可无。
“今天是送出去的第28天,他居然开始尝试着自己冲咖啡,太意外了。”他那位倔强着能不喝咖啡就不喝的朋友,终于开始尝试着自己冲起了咖啡,买了咖啡豆也买了滤杯。这在他看来,是很值得喜悦的事情,因为自己的礼物让朋友有所改变。
对此,我说出了自己脑海里不自觉就会产生的疑问:“那你有表明过自己的意图,你其实是想测试那个‘效应’的吗?”在我看来,朋友的“会使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不辜负”,不辜负送的物,不辜负送的人,也不辜负送礼背后的寓意。在无形之中,人是会被情谊带来的压力所绑架所挟持的。
他随即回道,“我有鼓励他自己冲冲看,但没有跟他说起鸟笼效应这个事情。我也怕送的行为太过于刻意,给接收礼物的朋友太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就来自于考虑到朋友间的情谊:不收,不好;收了如果不用,既不好交代,又难免尴尬,自然就不敢收,那倒不如干脆就不收,还省了一堆麻烦事。
02
对“鸟笼效应”的解释,百科是这么说的:
“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
而它的理论背景来自于发现这个理论的人: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詹姆斯发现“鸟笼效应”的故事是这样的:
他跟好友卡尔森打赌,“不久后,我一定会让你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对此不以为然,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于是,詹姆斯在卡尔森生日的时候送上了自己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
之后只要客人来访,每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询问起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就这么奏效了。
对比百科的解释和“鸟笼效应”的源头:詹姆斯和卡尔森的故事,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儿区别?
百科中购买空鸟笼的行为,是个人为之;而在詹姆斯的故事中,购买空鸟笼的行为,则是他人的送礼。而他选择送朋友手冲壶则是效仿了詹姆斯的故事,只是其中的剧情是如何转变的我们不得而知。
无疑,现在我们普遍谈到的“鸟笼效应”,它的前提“先拥有一件物品”,物品拥有的方式被延伸了:物品,不只局限于别人的送礼,还包括了自己的购买行为。
在这里,我其实无意去对既定的“鸟笼效应”再进行新一轮的验证,而且仅靠身边发生的这一个个例实在没什么说服力。在我看来,那位朋友自己冲起了咖啡的这个行为是否验证了“鸟笼效应”,也实在并不好说。
要知道,个例迎合既定的理论无非是加重理论的可靠性。潜意识就会让你不自觉地往那上边去靠,这会让你多了一种安全的保障,继而陷入“果然如此”的强化肯定中,自己在对自己进行劝服。个例也可以是例外,而我,是把鸟笼效应看成概率性事件的。
03
他说起的这件事情,之所以会让我感兴趣,就在于我突然觉得送礼可以存在着多样的思维。如果考虑将送礼跟送习惯交织在一起,就会很有意思。
“送人礼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不是可以等同于送习惯?”我这样问他。
将“鸟笼效应”进行实践的他认可了我的这个反问:“是这个意思。想让一个人产生某种喜欢,就要提供给他做这件事情所需要的东西。”而他,就是把自己所喜欢的咖啡送给了朋友。
他的职业是培训师,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乐趣的来源是喜欢成就别人。
这种选择跟他的性格也有所关联,他会很容易地被一些灰暗的事情所触动,偶尔会想的很负面。他不希望自己经历过的,被别人再痛苦地经历一次。所以他当起了培训师,选择去成就别人。
我顺着上面的问题,紧接着又问了下去:“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好习惯是可以种草的?”
他给我举了一个相当具体的例子:“如果你想鼓励一个好朋友去练字,那么你就可以考虑送他一个很精致的kaweco的钢笔,这个就很不错。”
听完他的话,我更觉得他和他所说的“成就别人”已经融为了一体。而成就别人所带来的快乐,应该不亚于成就自己,都一样地会感到欣慰,一样地会有成就感。
但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成就自己就已经很是困难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有一句话突然就在我的眼前出现:如果你不能拯救自己,那就去拯救别人吧。
04
回到送礼的这件事儿,如果你是个送礼者,想起送礼你会想到什么?
首先可以想到的是,送礼者对于礼物的考量其实离不开“身份/角色匹配”这一点。就像,你不会考虑送孩子一根拐杖,因为不相宜且还用不上。你也不会送老爷子一张蹦蹦床,他即使想玩恐怕也是做不到,你这还有对老爷子进行“人身攻击”的嫌疑。
可以相信的是,送礼者对于礼物的考量,很多时候会停留在“投其所好”上。如果你要送礼给特定的一个对象,“投其所好”的这种思维不容易出错,而且正中对方下怀,还体现出了送礼者了解对方,懂得对方的一面。
当然,并不能排除会出错的可能性。
比如,当对方在自己“所好”的方面过于卓著,就容易导致送礼者因不够“专业”,所送的东西过于常见,甚至趋于平庸。
可能,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这样的反馈:
“啊,这个我已经有了。”
“其实这款不大好,我一般都会买另一款的。但没关系,还是谢谢你的好意!”
这时,你不禁就会想起送亲手做的东西。它的好处在对比中极易被凸显,虽然在时间和精力上不占优势,但在心意上却可以完胜。
除了相匹配和投其所好之外,正是他“成就别人”的这种思维,让我想到将送礼和送习惯相挂钩,而这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05
如果说“投其所好”,是强化被送者原有的喜好。那么,“送习惯”则在于培养被送者可能会有的喜好。
当我知道送礼其实可以送习惯的这个思维时,我难免就会为这样的“成就别人”、“为别人好”而自我感动。要知道,这不仅是一份礼了,还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了。
但在陶醉中,别那么轻易地就给忘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你虽是好意,但干不过对方不领情。就这一点,你就不占好。
可要小心,别在无形中将“我是为你好”变成他人的负担。这不讨好,而且还可能讨嫌。
06
其实,如果我是送礼者,我会很想来上这么一句:“礼是这么送的,我是这么想的。你又是怎么想的,我真就管不着了。”
既然难以顾全别人的想法,我先顾全了自己,也就没什么好愧对的,起码是不愧对自己。
如果我是被送者,我会很想来上这么一句:“无论如何,都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