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复盘

曾有幸听到过,这样的一个词——自我觉察力,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她了。

关于自我觉察力的概念和其作用,我就不再此作论述,因为,我觉得用现在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词——复盘,就足够说明一切的。今天,我也尝试着对自己的8月(7月18——8月19)进行一次复盘。

7月18,我报名了全国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这样的专业性教育写作,是对自我的一个激励吧,因为我好久好久没有动手写了——自从我进入婚姻一直到现在,很少动笔静下心来学习记录成长。但,内心是不安的,是渴望的,我也曾试图反抗过,试图找回曾经的我——曾一个月不停止的写和评,那时候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丰满。可能也就因为这个内心的渴望吧,我看到“一起写吧”挑战300天就响应内心的召唤,挑战自己,记录自己的点滴。当然,我还有一个长期的愿景,特别想验证一下张祖庆老师在微信公众号上说的真假。

7月26—28日,很幸运有机会参加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黄老师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工作坊的三天培训。其中,更幸运地是,能够上台近距离的交流学习。现在回想,关于培训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天下午;回想最多的金句是“不完全的教学理解一定会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记得最深的词就是聊课、深度学习、认知冲突。所有的培训,都是当时的心潮澎湃,后来的九霄云外。但这一次,可能真的有点不太一样——讲座结束后,有机会单独和黄爱华黄老师询问自己的困惑,得到的答案很简单但却意味深长——教材研读——不完全的教材理解一定会体现在课堂上。

7月30日,收到了新网师的荣誉证书“榜样学员”。客观地说,做梦都想得到,但真的得到了,内心却没有那么激动了。可能是,分数是额外的奖励,也可能是内心的惭愧、愧疚。但真正感觉应该给王校和贞元学校的老师们颁发奖状和赠送鲜花——因为他们无私地分享自己的所用。在社会上,想得到这样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培训,付出的代价是我承受不起的。(河南的成长学院、张齐华备课100讲……这些,内心都十分的渴望,却只能望而止步。当然,知识时代付费和各种运行是需要金钱支撑的,这样的培训我是支持的并没有批判的意识,只是客观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念。)

8月1号,我结合自己的需要和下半年的实践,选择了教育经典解读为自己的根基助魂;选择了“创业写作绘本”,准备开展自己班级的特色绘本育人,使自己的绘本教学走向专业化。后来,再三犹豫,徘徊,还是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8月6号,花了1元钱,听了2020年圆了南京师范大学梦之后的一个梦。8月9号,似乎发现了新的大陆,准备今年年底向梦奔跑。

8月9号,开启#晚安,小蜗牛,试图记录每天的所做所思,记录点滴,试图训练自我的觉察力。当然,更多的还是模仿。

8月12号,每天进入一轮书籍的一篇过。8月14,因受不了这样的高强度改成两天一轮。8月18—8月20,张齐华的社会化公益讲座,没有回放的,开始,每天4个小时并整理自己的笔记、书写感悟。

一个月过去了,但却影响着下一个的开始。因为参加“一起写吧”挑战300天,每天晚上都会在孩子入睡后在电脑前打字,记录自己的学习思考。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躺在床上都是在将近凌晨,而且真的是腰酸背痛腿抽筋的那种。但没关系,做自己的喜欢的、热爱的,经历再多苦也是甜。但,我也是一名父亲,还励志当一个好父亲,我每天晚上的熬夜伤害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身体,还有宝宝的睡眠质量、房间微亮灯光的刺激。因为,我感觉自己晚上适合书写,所以时间不能调动,那只能调地方,每天晚上在客厅进行打字并在书写一段落后站起来活动筋骨、喝喝水。

关于自己的数学专业学习,我首先应该梳理自己的数学专业发展历程,并从中试图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当然,这里的路径,最好的就是找到导师,拜师学艺。但就像《教学勇气》里所说的,导师难遇,导师难求。如果真的能有、能遇到,那是您的人生幸运。徘徊地等待,是不理智的做法,其专业成长还是得靠自己。我想,坚持教材的研读,这是根本,至于教学方式,只能找到或探索适合自己的,形成自己的风格。

还有一个专业性,也是必须得尽快提升的——班主任专业性。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去需要的专业性一点都不比小学数学教师少。尤其是最近因为疫情防控的事宜,越发觉得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后面会有文章表达我这一观点:近期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今年后半年,我的工作重心不在上述的工作之中,而在我的年底之梦。因此,我必须调整自己的时间,试着进行项目化学习——集中力量办大事。每天必做两件事:学科一轮和练字;每天次做:一本书一专业。

小结:很喜欢自己的复盘,这样的自我觉察。但是,如果以后能够用日记记录每天的所做就会更容易复盘,也更能找到过去的自己而不再是一天天的重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8月份的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