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读书与嗜好的读书

最近,总有一点困惑在心中,关于读书。

都知道读书这件事是极好的,最近也在好多地方看到马未都先生谈读书,看到鲁迅先生谈读书,看到王小波先生谈读书。

马未都先生说要读些杂书,也就是非专业的、非所从事的工作的书。我非常同意。这些杂乱的知识慢慢在大脑中积累,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形成自己的体系,形成自己看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读书就很杂,政治、历史、哲学、散文、小说、名人传记都看过一些。大学的一个暑假,我居然把父亲书柜里的《镜花缘》、《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看了一遍。那些半文言的书我原先压根就没想过要去碰他们,但像看小说一样和它们接触了之后,发现也挺有意思。不过现在具体的情节我已经忘完了。——这就是不做读书笔记的坏处了吧。

我原来说过,自己很容易陷入读书的舒适区,被高明小说家的情节吸引,甚至有些诸如《哈利波特》、《倚天屠龙记》等看过至少两遍的小说依然让我手不释卷的看到凌晨一两点。但是,看工具书就不太一样,像读课本一样,太费脑子。

比如早就买的《精进》、《金钱有术》,一看到晦涩难懂的地方就放下了。这是我的一个缺点。

还有一点,同时期看的书太多,kindle里存了上千本书。我看完的有54本,另外还有几十本都有进度,但都不满,大多停留在30%-40%。比如《苦难辉煌》、《万万没想到》、《把时间当做朋友》、《人类简史》。看到了吧,这些关于思考的书我总是半途而废。但前天网上刚把《人民的名义》一股脑的看到凌晨1点才看完。因为它让我睡不着。

自从去年买了kindle,我看书有个习惯,先看页数,然后估算多长时间能看完。但看小说的进度远远比看思维书快,所以我看完了7000多页的《齐天传》、《寻秦记》、将近5000页的马王爷的《古董局中局》、好几千页的《鹿鼎记》(因为这本书是在金庸全集里面,整个全集好几万页),还有好多仅仅几百页的“短”小说。黄易先生走的那天我说我没有看过《大唐双龙传》,是真心没看过。因为我知道它很厚,我要看完估计得多少个夜不能寐的眼发痒手发酸。

而《人类简史》之类的书呢?短的几百页,长的最多两千页,我却感觉压力很大,总是看着看着,就不自觉的计算起我得多长时间才能把它过完——完任务的心理压力太大,根本就不能好好的沉进书里。

鲁迅先生就把读书分为嗜好的读书和职业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知道读那些感兴趣的书对自己现阶段帮助不太大,最多算作精神愉悦,与看电影、打游戏没有本质的区别。

而职业的读书能让人获益匪浅,能让我增加收入,提高认识,但它们并没有在舒适区,所以我总是刻意的避开他们。

接下来我还是要走出舒适区,去刻意练习,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好。以后读书时间应该穿插着来,职业的读书累了,就去找嗜好的读书,比如《大师们的写作课》与《水浒传》,两者相结合,应该会更好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的读书与嗜好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