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1)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 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3)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乐阳子妻》)

2. 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三)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于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五)而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有时可不译。

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十则)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时可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4.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5.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而翁知我。(《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六)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

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七)者

1.代词

(1)指人、事、物、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的原因」等。

例:京中有善口技者。(的人)(《口技》) / 可爱者甚蕃。(的花)(《爱莲说》)

(2)在数词后表示几种人、几件事或几样东西。可译为「个」、「样」、「项」。

例: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可译为「……的时候」。

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2.助词

用在判断句或陈述句的主语后,表示停顿,不译。

例:吴广者,阳夏人也。(「者」与「也」配合,表判断,不译)(《陈涉世家》)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者」用在陈述句的主语后,表停顿。)(《愚公移山》)


(八)也

1.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2.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3.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等。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4.句末语气词,与“和”等词对应,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若为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

例: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九)焉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

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十)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

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而因以及乎其迹。(《墨池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言文常见的25个虚词用法汇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