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非常好学,而且善学。他说:哪怕是三人同行,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做得好的那个人,我可以跟他学;做得不好的那个人,我可以以他为鉴,发现自己类似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判断善恶,应从内心和行为两方面来看,而且以内心为主。内心怀着仁德,行为上遵礼而行,这就是善;内心怀着私欲,甚至是害人之心,行为上违背礼法,这就是恶。这是讲了最好和最不好的情况,还有许多善恶夹杂的中间状态,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说到学习,一般人跟比自己高的人学比较容易。比如,跟自己的师长,因为觉得他行我不行。这里既然谈到三人同行,应该是指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说还不如自己的人。要从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学到东西,就比较难,因为觉得彼此彼此。可是孔子的好学是“学无常师”,他不仅会跟古圣贤,以及同时代的各类高人去学,还会随时随地跟自己同行的人去学。

如果既能够跟师长学,又能跟同行学;既能学人家的优点,又能借别人的缺点来改善自己,这样的学习就没有死角,没有他不能学、不能提升的地方,他的进步一定是很快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并不复杂,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很多人的习惯是:见到别人好,会觉得不以为然,甚至会嫉妒、挑毛病;见到别人不好,更是指责、批评,如果伤害到自己,还会怨恨、报复。不仅没学到东西,而且也没有为善,这就是与圣贤的差距。

《德育古鉴》里记载了一个典型的故事,原文大家可以去查,这里用白话讲一讲。说从前有个人叫祝期生,他总喜欢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还喜欢引诱他人做坏事。

他遇到相貌丑陋的人,就讥笑讽刺;遇见相貌俊美的,就嘲弄调侃;遇到愚笨的人,就诓骗欺辱;遇到聪明能干的,就评头论足;遇见贫穷低贱的,就鄙视轻蔑;遇到富有的人,便讥讪毁谤;他好揭发当官者的隐私;好宣扬文人雅士的私密;看见有人生活奢侈,反倒称其为豪爽;看见有人阴狠毒辣,反而赞扬他厉害;看到人家在谈论佛理,就讥讽他们是斋公斋婆;遇到人家谈论儒学,便嗤之为假道学、伪君子;

听人家讲了一句好话,便说:那个人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可未必如此;看见人家做了一个善事,就说:这件好事既然他做了,那件好事他为何不做?总之,处处颠倒是非、胡乱议论。结果到了晚年,他忽然得了舌黄病,需要用针刺舌,让血流出一升多才会缓解症状,一年之内要发作六七次,真是苦不堪言。最后竟然舌枯而死,由此留下一个“滥言舌枯”的典故。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其实我们都应该理智地想一想,到底怎样才是对自己好?是像孔子那样“见善而从,见不善而改”比较好呢?还是像祝期生那样,见到善者便好毁谤,见到不善者也不内省,比较好呢?答案是显然的!祝期生伶牙俐齿,处处批评非议,还自以为高明,其实是最笨的。因为那不仅对人家没好处,对自己也没好处。

有人说:对不善的人,就应该批评他、修理他。那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如果自己也有,还是先修理自己再修理别人,比较合理吧。如果说人家自私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很自私,那又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呢?正人先正己,正己然后正人,这是一定的次第!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