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等钱多到没意义了,别的意义就出来了

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去;

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见识即智慧和知识,也可以说,见到过足够多的情景,识别出足够的时间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精英注重效率,普通人注意公平

精英的成功是基于努力程度和见识水平

有效的反馈, “好的失败”,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 对事不对人。你错了,下次改正过来就是,没有必要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 错误的代价很小。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先搞个小范围的内部测试,不行马上改,甚至直接砍了也没有多大损失。上正式舞台表演之前,每个星期在艺校内部给同学表演几次,演的再差也没人笑话你,因为大家都很差。

时间少点浪费

第一、不要搞多任务、同时干几件事,要每次只干一件事。

老老实实集中精力每次只把一件事干好,就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是做完一个项目再做下一个。……关键词:做完。

第二、做什么事都要追求做完,完成一半没价值。

我们平时做事不也是如此吗?如果你是为了享受做事过程而做事,你是玩游戏。如果你是为了固定工资而做事,你是混时间。对这些人来说这个项目还没做完又去做别的完全没问题,反正我都在做。只做了一半的事,没有价值。为了创造价值而做事的人关注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结果,是把事做完。

第三、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认知升级」 具体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是你对已经进入的领域、已经接触到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

第二是你拓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接触到了全新的东西

1.专注一件事——节省注意力成本。

2.做对一件事——保证注意力质量。

3.做完一件事——得到注意力结果。

所以光算出来一个数并不足以说服听众,你得非常有想象力,才能把这个数说明白。

脑也不擅长处理数据。但是大脑擅长处理的是故事、是形象。因此如果想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得顺着大脑的天性来

除了敢于把自己突出出来,你还得敢于向人提要求,尤其是向那些地位比你高的人提要求。

这些敢于突出表现自己,敢于提要求,敢于打破规则的人,并不怎么在乎同辈的人怎么看他们,他们只在乎高层。

人,总是倾向于谦虚低调,不愿意张扬,认为这么做是一种美德。但是事实上你让别人帮助你一下,你这又能损失什么?也许会留个不好的印象,而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在我看来,后来有权势的人之所以一开始就敢于跟人提要求,打破规则,是因为他们有主人翁精神——

他们不是来适应世界的,而是来让世界围着自己转的。

他们并不是故意打破规则来树立形象,做给别人看,或者蔑视规则——

他们只不过是认为跟自己要做的大事相比,这些小规则不值得遵守。

成功的本质就是愿意付出代价

——而在这里我们看到, 别人不喜欢你,也许就是在你获得权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由此得到为了脱颖而出,想要获得权势的人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受同辈人欢迎的手段:

o 表现自我,甚至自吹

奉承上级

o 提出破格的要求

搞特例,

违反一般规定而不被人喜欢,就是这么做的代价。

无视规则和他人感受,其实只是这场游戏的一张入场券而已,买不买这张门票,就看这几个要素:你赌技如何,你愿意押多少赌注,是不是愿赌服输。

那么反过来,不愿意玩这个游戏,选择做个“好人”的朋友,也没什么遗憾,更不等于你就是个成不了大人物的“庸人”,毕竟社会还没破败到不玩这个赌局就活不下去的地步,选择不玩赌局,做个被朋友喜欢家人尊重的快乐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哪怕你已经有了top0.001的才能,社会的价值取向总是多元的。

过聪明人和庸人的区别是:庸人只是打破规则,却不知道为何打破;聪明人非但打破规则,还因地制宜的创造规则。

博雅教育其实就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培养主人翁意识,也就是培养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遵守规则的人。

活在对未来的掌控和惊喜中。

顾拜旦的话背后逻辑可能存在这样的意思:你先赢,赢了再说“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时候,赢了才有机会思考到比赢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换句话说,找没找到自己的 passion所在,比你是从哪个大学毕业的还重要。

演讲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有热情——一种比你做的这件事本身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别人才能相信你是真的在干,才能支持你愿意跟你一起干。

稻盛和夫把人分为:自燃型,他燃型和阻燃型。

自燃型人不用别人驱动,就满怀激情的做事了;他燃型的人别人鼓励下,也能充满激情;最怕的是后一种,对生活-充满悲观和负面的想法,拒绝被任何人忽悠,愤世嫉俗,最终一事无成。在生活中要远离第三类人,努力做第一类人,实在无法自我驱动,也要主动寻找自燃型的人,让他来驱动你。

有passion的人的专注力通常也是很可怕的。 passion并不只是单纯的要passion,它是能够调动你的情绪和欲望,并把它集中在一个很窄的地方,此时你的战斗力是无敌的

所谓passion就是你的核心自我认同感,就是你对生命以及事情意义的发掘。 passion可以传染,一种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找到自己的passion,比从哪个大学毕业要重要的多。

罗克奇的两种价值观:

①终级性价值观( terminalvalues)指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②工具性价值观( instrumentalvalues),指的是道德或能力,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而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人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选择,并且探索,也就是有危机有投入。他们会有强烈的终极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他们的passion,所以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是社会性发展重要的一环。

小到家长,中到公司管理者,大到政府,权威都不是你的身份自动带来的。想要获得权威,必须: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到;

2)政策稳定有可预见性;

3)公平。

关键不是结果,而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很多时候,在一些论文中学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或结论,而是他们设计实验的思

人本身就是个生物系统,其成长就是个慢长的系统工程。

一战成名、一炮而红、一夜暴富的故事,如果不是此前有厚积换来的博发,此后必要付出事故的代价,传奇是故事里的事,成长成才是现实里的事。

人应该学什么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什么才有足够的生存技能?家长学校公司政府各自应该提供什么帮助他们成长?整个国家应该如何认识、学习、使用知识体系的提升自我?

进化心理学有个“生命史”理论,研究个体怎么分配有限的资源。

简单地说,每个动物一辈子其实就干两件事:

积累和花费。

所谓积累,就是补充营养,锻炼身体,充实自己——相当于人类攒钱;所谓花费,就是通过性关系把自己的基因传播出去,争取有多个后代——相当于人类花钱。

生命史理论说,动物们的积累和花费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像大象这样的动物,食物充足而且没有天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好几十年,所以它的策略就是“慢策略”:花很多时间积累,生育很少。

而绝大多数动物没有这么幸运, 一般都是很早就性成熟,然后马上就大量生育,然后可能很快就被捕杀,寿命很短也就死了。这就是“快策略”。

生命史理论认为,在同一种族之内,也有快策略和慢策略的区别。人就是这样。

在稳定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青春期来的晚,结婚生子也晚,寿命更长。而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家里经常有人来了又走,比如妈妈经常给他换“后爸”的话,这种家庭出生的女孩青春期就来得早,会很早生育。

而那些采取快策略的人又会吸引同样采取快策略的人,他们很随便就生孩子,生了孩子也未必结婚,就算结婚了也很容易离婚。

现在让美国黑人无法脱贫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单亲妈妈太多!如果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家庭,有个单亲妈妈和若干个不同父亲的兄弟姐妹,生活很不稳定, 今天运气好得到一块糖,你会把它留到明天吗?

对这样的人来说,现在不享受以后就没有机会享受了。他的糖可能会被抢走,他甚至可能活不到明天。

1.教育小孩一定要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 偶然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不寻常的东西也不要一次吃完,要分几次慢慢吃。高兴了不要连着几天光玩不学习,不高兴了也不要连着好几天不让玩。

2.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

表面上人人有自由意志,其实身上都不知道背着什么基因和环境的枷锁——有的人能战胜这些枷锁,他们就是英雄。

不能单单归因于基因和环境,再上升一个层次,还是马斯洛的金字塔原理。对于控制现有自我欲望以达到长远期许这一过程,更多是由理性而不是感性控制的,环境可能会使人产生及时行乐的习惯,但一旦未来期许上升到对个人而言足够重要的程度,那么,这一过程的完成就更多依赖于理性和学识。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都不能成为对人生不负责任地理由~当然,在小的生活享受上,何必压抑,这才是理性

人生而自由,却无望不带枷锁。原来枷锁不仅是法律,还可能是基因遗传和外遗传。

恰好说明要想让自己的未来更好,必须在当下给自己尽量创造更稳定的环境,努力战胜自身的基因弱点,并且对已经过时的经验和曾经的伤痛摒弃淡化,以未来指导现在,奋勇前进。

一个系统如果是比较稳定的,那么领导人能起的作用就很小。 美国早就是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早就定型了,这时候总统和CEO就没有多少大事可干。 只有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或者是一个创业公司,这种急剧变化的系统,才是英明领导的用武之地

们把前面说的那五条中的“总统”换成“家长”,把“经济”换成“孩子”:

1. 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总统,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至于说家长管孩子选择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对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几乎不起作用。

2. 家长可以拼命给孩子选一个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好学区好学校——这种做法也许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容易显现出来。3. 家长的真正作用是在孩子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给一个好的建议,而很多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

4. 家长的管教方法未必能左右孩子将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也许能在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小方向上起到作用。

5. 好家长就算熟读各种育儿书也未必能让孩子更有出息,但是一个坏家长如果虐待孩子,则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用因果关系理解世界是一种最偷懒最不靠谱的行为,其实老祖宗早就掰扯明白了:一命二运三风水,世间的一切从更大的尺度看都是偶然,偶然的事情我们没办法左右,只能在更小的尺度内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个人的小尺度上,要让命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我,幸运的是尺度越小,个人的努力越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即便大趋势不景气时,也对微小的个体产生不了绝对性的影响。

只有心理学家能理解他们。心理学家分析,对这些不顾一切登顶的人来说, “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 “目标”已经成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

我为什么? ——因为山就在那里。

我是谁? ——登山者。

有了登顶这个目标,我生活中一切事物才有了方向,我才能好好活下去。

心理学家说,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他们惧怕“不确定性”。

当生活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你一切都可以按照这个目标展开,可以指定详细的计划,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你可以忽略一切与这个目标无关的东西,外界再怎么动荡都与你无关。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呢?你的感觉会特别好,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每天很有干劲。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机行事,随其自然,没有机会就不要硬做,机会来了就放手大干。世界非常复杂,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可能围着你转。

人生当然可以有一个大的努力方向,但是不应该给自己设定特别具体的硬性目标。你的人生哲学必须考虑不确定性,随时应对机会和风险:

1. 不要只问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条件。不顾条件凭空设定目标,就是妄想。

2. 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别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想如果失败,这个损失你能不能承受。

什么叫好的目标呢?我想了这么一个判断标准:

你到底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赋,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然差异性,具备不确定性。人的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差异性和独特性越明显。以目标为导向管理,能把人训练的一模一样,凡事“应该做”,倒也能把事情做完。运用“天赋”,使人从事擅长的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凡事“我想做”,能把事情做好

关于目标的制定与坚持,我想谈谈3点感受:第一,在可控的范围内需要目标,超出可控范围,就没必要制定目标了。比如说一个学生,大学4年,当然要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至于4年毕业之后要找什么工作,这个随机性太强,就没必要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第二,不要把实现目标的道路,与目标本身混为一谈。比如说考大学,它只是让我们实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智慧的途径,它不是目标本身。所以,考上大学了,高兴,没考上大学,也不要寻死觅活的,它只是我们实现我们人生目标的道路之一而已。第三,旧目标与新机会之间的选择。其实这也很简单,我们只要从经济的角度做一个对比性分析就行了,当发现新的机会比旧的目标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或人生价值的时候,那必须要随机应变。

们应该制定自己每天能够进步并且获得即时反馈的目标,比如今天多跑100米,多背10个单词认识个新朋友等,而不要制定三年后升到什么职位,挣多少钱这种目标,因为前者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进步性目标,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很少,而后者则充满了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内外因素都很重要,等时机成熟了自己变得值钱了也许大的目标实现自然水到渠成或者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而不是巨大的心里落差。

在更高级的层面上, 往往不是人去选择事业,而是人被事业所选择。

你可能很长时间无所事事,有一天突然遇到个什么事情,就好像有个使命在召唤你,你觉得这个事儿非干不可,你就算找到了。

常理来想,我们应该先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技能,再看看世界上有什么位置,然后匹配一下选择个什么职业。

但实际上,考察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更多的是被事业所召唤。

为了干成这件事儿,需要什么技能就去学什么技能,需要改善性格就改善自己的性格,需要克服弱点就克服自己的弱点,千方百计非得做这件事不可。

不要问“我想干什么”,要问“哪里需要我”。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是高度可塑的——世界发展到什么地步,需要什么事业,这我们左右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愿意克服弱点改变自己,有这么一个修行的态度,才配得上去干大事。

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o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o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o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o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

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决定阅读速度的不是书的媒介和眼睛, 而是你自己以前读过多少书。

在英文世界, “企业家”( entrepreneuer)和“企业主”( businessowner)其实是两个含义很不一样的词。只要你家里有个什么买卖,哪怕是个纯粹为了养家糊口的小卖部,你就是一个“企业主”,但你未必是“企业家”。 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公司的大小。 哪怕你由于什么特权,垄断了某种稀缺资源,根本不需要搞任何创新就能获得很好的利润,那你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主,但还不是企业家。

真正的企业家就好像艺术家一样,永远都不会退休。他们永远都有想法!有了想法,什么招聘员工、找投资人、品牌营销这些都是细节, 想法才是企业家创业的核心。他们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尝试,失败了就再尝试别的想法,就这么一直干下去。他们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往往低估风险,过度自信,非干不可。

企业家的任务不是问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替消费者决定他们应该要什么!

雇员适应世界,企业主占世界的便宜,企业家改变世界。

任何阶段都没有标准答案

企业家思维与雇员思维,也就是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全局思维与局部思维,长线思维和短线思维,改造思维与承受思维

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

存储强度( storage strength),

提取强度( retrieval strength)。

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大脑自动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不算。

那些剩下来的,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

下次再见到它,它在你大脑里的存储强度会增强,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见它了,它的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 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 那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 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提取强度是越用越高。 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因为这个记忆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所以存储强度也增加了。

如此说来,考试就是最好的复习。 我看有的人背单词其实是念单词,拿本单词书在那从头到尾反复念——这种效率很低, 因为你没有提取动作!复习的时候你应该先考自己这个单词什么意思,实在想不起来了再去看答案。

而最重要的是这个: 提取的时候越困难,这个提取动作对两个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

看书看得太快,知识就没有彻底长在大脑之中——

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用这本书的话说,就是存储强度不够高。

从这个角度讲, 慢慢学才是好办法。

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

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

然而如果是想要记住什么东西的话,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记忆

学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原来用的过程是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尤其是后者不断增强的过程,终于找到理论上的解释了

们说的很多精神反应,背后可能都是生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化学。

人类或者说生物,最底层的逻辑无非两个,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繁衍,甚至可以说生存也是为了繁衍,本质上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工具,帮助它们繁衍而已。

那问题就来了,基因给我们的编程也是遵照这套逻辑,那种群体感受几乎是不可逆的一种感染,几乎百分百潜意识会被调动起来,不管是兴奋还是恐惧,都无法置身事外,可能下意识的基因认为这样的群体环境是最有利生存和繁衍的吧,毕竟不管人类还是动物,都会出现这样为群体献身的情况,生育能力越强越是集体性的动物越会这样,基因才不在意个体存亡,他在意的是整个群体,为了整个种群的繁衍,是能被牺牲掉一部分的,为了让这一部分从容的去牺牲,就设定了极其强大的奖励机制,那种虚幻的崇高感带来的快感比精神类毒品都强。所以一直对人类的存在感觉莫名其妙,明明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是不算高端的灵长类,明明猫科动物其实真心比人类牛多了,偏偏就人类进化出能够认知自己认知的大脑,这也许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吧。所以古代先贤特别强调独处,包括群而不党的理论,已经就意识到这些问题了吧。

书中提到现在一种普遍的“致富”模式,就是设法把过去只有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务普及给大众。 比如说过去你是一个只在高级餐馆做菜的厨师,现在如果你能上电视给大众表演怎么做菜,你就能更好地把技能变现。而在这种模式的背后,资金的重要性其实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趋势是在才能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中,资本得到的份额在减少,而才能得到的份额在增加。

我们能做的是:父母好好学习,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我们的机会在于:心里学、医学、哲学、社会学甚至神学等在研究人的精神底层逻辑的不同,揭开这层厚厚的幕布(注意不是面纱),之后人类社会的结构的重新整合。

“读书人”应该怎么读书

从读书的角度看,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书是为了掌握什么技能,通过什么考试,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

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

这两种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别,但是假以时日之后他们的"智慧"水平将会有天壤之别。 只有后一种人,才配被称为"读书人"。

用去别人家偷东西的思维的读一本书,万老师讲的这句话真的是精髓。因为是偷所以我们会花更多的心思。因为是偷,我们会想这个家庭里什么东西最值钱。

尼采将道德分成两种:弱者道德指富有同情心、仁慈、谦卑,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要限制强者的能力,把特立独行的人看做是危险人物,要求强者考虑弱者的感受。另一种是强者道德: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没有什么最佳速度,只有在读书的时候在不断问自己问题并不断用书中和自己的语言回答,才能得到点什么。最后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未来行动的参考也很重要。

忆的存储强度是不会随着时间减弱的,减弱的是提取强度——你活得时间长,知道的东西多,有些链接肯定就会慢慢变弱了。

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记得?因为他太年轻遇到的事儿少——所以这好像是“贵人多忘事”的原理。

一般中年人比较担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所谓“中年危机”,一个是所谓“空巢综合症”。而作者引用研究指出, 这两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存在。

延缓大脑衰老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接受教育、读书、多与人交往、下棋。

年龄不应该用出生年份来计算,而应该按照还有多长时间死亡来算。 如果你觉得自己明年死亡的可能性低于1%,你就可以认为自己仍然是年轻人。只有当你认为明年死亡的可能性高于4%,你才可以认为自己是个老人。也就是说中年人的定义是死亡可能性在1%到4%之间。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有人的衰老都在变慢。 2000年的58岁,相当于1970年的51岁。根据这个理论, 2000年的美国男子在73岁以前,女子在78岁之前都不能算老人,都只能算中年人。

解决攀登自然科学巅峰,解决高难度问题还是要趁早,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则需要经验和积累。4、我得到什么?不以年龄作为借口,放弃学习、提升和尝试的机会。

科学和应用技术是两码事。 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填补人类智力空白,贡献一个新知识——简单点说就是要发表一篇论文宣布我发现一个什么东西。

至于说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那是副产品。 真抓实干以用户为核心讲性能讲成本讲可靠追求可行性的,那是技术研发。

绝大多数科学家——或者叫“科研工作者”更合适一些——一辈子就追求这么点学术兴趣。

你让他给公众做个报告当一回“人生导师”,他其实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大部分科学工作者的技能仅限于发现学术兴趣和开展技术性调研。

他们能确保争取到科研经费,他们能确保自己使用的数学模型是严格的, 除此之外,他们未必有什么真正的“智识”。

谁有智识呢? 如果你经常阅读科学新闻,有时间参详参详他们的论文,更重要的是多读书,能把所有这些知识综合起来融会贯通——也许你的科研水平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你的“智识”却可能比他们更强

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在培根那等同于真理,科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很多人已经模糊科学与真理的概念,认为科学就是真理,你可以听到很多人说:你这不科学啊!可我认为科学是由很多概念与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这知识体系去解释现象,这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个结论应该可以重复再现(可证伪),用知识体系逼近真理。

基础科研,技术研发,工程制造,商业运作,要有清楚概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方向。概念错位了,麻烦就来了。

从科学现状谈起,由于智识不强,很大比例的科研工作就是为了填补智力空白和申请科研经费,能否产生价值全靠缘分。类比到我们普通人身上,如果智识不强,很大比例的工作就是为了填补劳动力的空白和养家糊口。这样看来,似乎能够产生价值的机会更是渺茫,因为终其一生都没走在追求价值的正道上。万老师,我这个类比用得合不合适?

平高低与经验长短无关。

所谓“刻意”练习,是你做的这件事必须是你不太会做,但是努力一下又恰好能做到的事。你必须得经历一番挣扎,好不容易才做对,这样才能进步。

从实行了“共同核心”,我们的教学都成了填鸭式,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点,这能叫学习吗?

这种教学的最大问题不是知识太难 ——而是知识给的太容易。

学生还没问,老师就已经给了。学生坐在教室里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一个疑问、挑战、挣扎、反馈的过程。

学习过程就好像看电影,能记住一点情节就不错了,很难真正掌握。

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脱离舒适区,只在压力状态下做事。

成长来自打击,技艺来自斗争。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我们要的就是这样“有成效的失败”。

不但学习新技能应该这样,平时工作也应该这样。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说, 想要达到心流状态,需要这个工作的难度和你的技能正好配得上。 技能低工作难,你就会焦虑;技能高工作简单,你就会无聊。心流是工作难度稍微比你的技能高一点点,你历经一番忘我的挣扎把它完成。这样你不但做事做得有意思、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而且还能不断提高水平。

“知识复利” ——可不是你只要工作就有复利。是你必须通过这个工作提高水平了,才能产生复利。以前人们讲“单任务”、 “多任务”都是从工作效率角度讲,关注的是输出多少 ——而如果你关注的是产生多少复利,就不但要单任务,而且还得像鲍勃医生这样全力投入。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有信心,要保持压力,要专注。 有了这三点,具体的工作方法就非常简单了。

脑力和体力本来就是消耗同一个意志力资源

精力是一种节律性的东西,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像钟摆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和高低谷。高手从来不把精力电池用到没电,而是理解和配合这些节律,主动进行休息和补充。现在人们说累一般都是指自己的精力不够,所以高手们要学会提高自己的精力,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有四个方式,一是提升身体能量,吃,睡,运动。二是提升情绪精力,和积极思考、快乐的人呆在一起,找到一个欣赏你的圈子,有一项让你放松和快乐的爱好。三是养成精力习惯,规律化地生活,自动化地执行,剩下许多决策精力。四是提升精神动力,也就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价值观和超越眼前、怦然心动的目标。为战略性休息内容提供参考。

低质量的长时间持续也许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意志力较少,但时间久了 是意志力的持续消耗,更会在这种 较随意 “轻松”的氛围中消磨宝贵的意志力。可以说是消磨斗志与激情。相比之下,间断但高效并且可持续的方法的优势便显而易见了。真正的挑战是在一段时间的全神贯注。这是需要培养练习的。期待明天科学的休息方法。

成长=(压力+休息) ×专注度知识复利=( 1+(压力+休息) ×专注度) ^n

冥想的关键精神,就是“活在当下” ——要求你完完全全,百分之一百地面对当前的事情。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采访了一位冥想教练,他们就发现这个教练干什么都是完全投入。他看一个普通的房间,就好像是在看最壮丽的大峡谷一样;他打开个笔记本电脑,就好像是一个四岁小孩第一次见到电脑一样。

1.知识 = 体验 x敏感度2.喜欢 = 熟悉 + 意外3.成长 = 压力 + 休息4.好目标 = 难度x 具体5.创造力 = 大胆尝试新想法×智能6.最好的失败,就是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偷偷跌倒。 7.最高效率的记忆,是先忘掉。 8.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停止或妥协。 9.如果有人不顾重点,在细节问题上纠缠不清,请你跟他说一句成语:你过度拟合了。 10.“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

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因为你多次这么做,触发器和行为之间就有了一个强烈的连接,以后你一遇到触发器就会自然这么做,根本不用费力说服自己。你可以把时间和行为连接起来,每天一到点就做同样的事。运动员的流程,是把行为和状态连接起来,做了这个流程,身心自动调整到比赛状态。

所以有些人的思路跟一般人不一样。我看这些人不是不讲究,而是特别讲究。他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定制”。做决定要消耗意志力,那我就把决定都留给关键的事情,小事全都走流程。

高手,无非是掌握了更多更精妙套路的人,更是对自己能够主动施加影响和掌控的人,就像“象与骑象人”,没有皮鞭和抽打,只有因势利导和借力打力。所谓高手,就是把自身属性最大化的人,就是固定稳定输出高水平的人,就是对前两项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保障机制的人。

“仪式感”是工具,我们需要“仪式感”帮助进阶。更高级的“仪式感”应该是不着痕迹地无缝切换。毕竟,并不是随时随地拥有先做仪式自我激发的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