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笔记】写作的五个手法。

怎样提高写作能力?今天听了一节课,笔记记录如下。

1. 设置悬念:悬念不仅存在于侦探小说,也不仅限于文艺作品,任何一个吸引人的作品,都需要有一些悬念,包括科技论文。

有一篇诺贝尔奖的论文,一共A4的纸一页半不到,却提出了悬念,又解开了谜团,这就是沃森和克里特关于遗传物质DNA结构的那篇佳作。

论文一开始设了一个谜,让人马上就想知道谜底。然后它给读者排除了一些可能性,最后揭晓答案。为了结论有说服力,他们又给出了补充的证据。

论文也像侦探小说一样设置谜团、破解谜团。

怎么在作品中设置悬念呢?比较常用的是期望式悬念。它建立在对读者不保密的基础上。

科学论文,方法和结果大家都会有所了解和预期。一般的小说、非虚构作品、回忆录等等,都属于一类。

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作者需要在结果可预期的前提下人为制造紧张的情节,增加对立面。

比如在《天龙八部》中,有大量的情节是关于萧峰调查自己身世的,金庸给他安排了一个看不见,却又无时不在的对立面。有了这个对立面就容易制造悬念了。

在论文写作中,经常要做比较,那就是安排对立面,勾起读者兴趣想知道到底哪种方法、方案、观点更好。

更吸引人的是突发式悬念,它主要依靠对读者保密,通过使人大吃一惊的情节,让人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来达到效果。

当然情节的发展虽然在意料之外,却必须在情理之中。

我过去在中学时,比较喜欢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她的小说既合乎逻辑,又惊险离奇。

不光是写小说,制造悬念的技巧也可以用于作报告或者发布消息,乔布斯就是这方面的行家。

2. 有张有弛:悬念让阅读具有张力,但高明的写作也要懂得把握节奏,有张有弛。

有的人为了制造悬念,或者戏剧化的效果,让读者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这时,读者会感到疲惫,可能随手把书扔到一旁了。

好的叙事策略是有张有弛,悬念的设置与平和的叙事要交替出现。

有些时候,可以把读者胃口吊起来,有些时候要适当地缓解情绪,同时又让读者为进一步紧张做精力上的准备。

在这方面,《水浒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不光是小说,平常写文章、作报告也用得上这个技巧。

一般来讲,人很难集中精力超过五分钟,让读者和听众精神集中了五分钟之后,一定要让大家放松一下。

3. 管中窥豹:第三个技巧,管中窥豹。这是指通过一个细节把全景讲清楚。

好莱坞有很多大片,投入了很多钱,但是票房表现平平,而且大家的评价很低。比如《特洛伊》《珍珠港》等等。

在此之前,还有差点把二十世纪福克斯搞垮了的《埃及艳后》。这些制片人的初衷很好,想把宏大的历史场景记录下来。但是由于场面太大,很难把控,更难以添加细节。

相反,《拯救大兵瑞恩》和《兵临城下》。前者通过一个瑞恩这个大兵反映了战争的惨烈,而后者通过苏德双方两个狙击手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斗智斗勇,全景展现了那场被誉为二战转折点的战役。

这都是通过一个点、一个侧面,甚至一件小事来展示全景。

在这方面给我很多启示的是余华的小说《活着》和电影《阿甘正传》,他们通过两个小人物,描绘了两个大时代。

4 .点睛之笔:一篇好的作品,还常常需要点睛之笔,比如说警句。

今天人们常说“金句”这两个字,它和警句都有含义深刻的意味,但是警句更有警示和激励的意味,要激发读者思考。

很多时候大家读完一篇作品,里面的细节全忘光了,但是里面的警句都记住了。

要想写出这样的点睛之笔的,需要做好两点:

第一是善于总结作品的内容,最好能用一句带有“标语性质”的话把自己要说的内容总结出来。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做标题党。

第二是要考虑读者心理和知识背景,说什么话能让他们有所触动,最好是替他找到一句话,把他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透彻的思路一下子点清楚。

比如他说“垃圾资产总有一天会变成名符其实的垃圾”,回答了大家在投资时是否捡便宜货的疑问。

有了点睛之笔,一篇作品的意境常常就被提升了。

5. 反讽手法:在任何时候,写东西都不能抱有怨气,不能吵架,哪怕自己再不高兴。一生气,不论自己多有道理,都已经输了。

但是,人不可能永远不生气,如果真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意,用反讽的写法是一个解决办法。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点我们不展开讲了,我在文稿中给你留了卡夫卡的短文《海神波塞冬》。那篇短文没有直接骂任何人,但是它把社会上所有的浮于俗事的人都给骂了,推荐你可以读读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品课笔记】写作的五个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