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于矫饰和伪装,做生活的局外人

看完《局外人》,我思考良久,对于默尔索这个人物,我内心是非常羡慕和推崇的,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而心中充满荒诞感。他有着自由的精神,行动不受世俗道德观念的束缚,她是一个感情生活的局外人、旁观者。

《局外人》阅读笔记

《葡萄牙的高山》向我们解读了“我们是直立行走的猿猴,而非堕落凡间的天使”。我们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我们无法改变大自然的规律,而大自然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悲欢离合而有所动容,我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动物,这就是我们,我们只有自己,仅此而已。所以,何不抛开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做自己。不要让感情的羁绊以摧古拉朽之势摧毁一切,不要因为父母的年龄一天天在增大你就变得胆小、恐惧,你要趁现在和父母共聚天伦;也不要因为爱情变得卑微,用理解的心境去交往去爱,无所谓改变,失去可能就是新的开始。人,总会因为心里那点感情作祟,变得不可理喻,失去自我。为何不像默尔索一样,做一个感情生活、工作生活中的局外人,与亲人、与恋人、与朋友的相处中,追求一种本真,一种用真心去温暖去理解的心境呢?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由。自由不是简单地外在行动上的自由,更是内在灵魂上的自由。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的优柔寡断、无所适从,也不是无论你干什么都可以不用承担后果的无所顾忌。自由是你内心清楚确定,你要干什么,什么对你才是重要的;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默尔索没有在繁杂的日常习俗、道德观念之中迷失自己,真正地做到了自由。

默尔索作为加缪笔下最经典的人物形象,本身平淡无奇,但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一般人有着根本的差异。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默尔索的内心意识和个人视角贯穿始终。面对着一系列无法回避的人生问题,默尔索不愿迎合主流,因而成为社会的破坏者和反叛者。默尔索的拒绝,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跟随内心的声音,无意于矫饰和伪装,也不在乎旁人的观感与评价。

默尔索的特立独行这些异于常人的地方使他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对待亲情(默尔索对待母亲的态度)的淡漠,面对母亲的死讯,默尔索没有震惊、悲痛和泪水,而是按部就班地处理后事;面对葬礼上不得不应付的繁文缛节,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厌烦和敷衍;对待爱情和婚姻的随意,在他的世界里,男女在一起,快乐已经足够,爱情无须强求,婚姻更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待友情的顺其自然,他从不主动去结识陌生人,面对他人发出的邀请、提出的要求都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和得失的考量,默尔索并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待事业没有丝毫的进取心;对待自由最大限度地给予保持,这种自由赋予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且这样的魅力不因身陷囹圄而有丝毫的减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默尔索独立思考的精神,清晰透彻的逻辑思维,都使他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最后,默尔索的特立独行集中而深刻地体现在他面对生死和审判的时刻。

为什么说我推崇默尔索呢,是因为他对待亲情、爱情、友情、自由的态度:

  • 将自己的母亲送到养老院是为了母亲的生活更加稳定可靠,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 面对母亲的死讯,默尔索没有震惊、悲痛和泪水,而是按部就班地处理后事,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理解严重异于常人,他先于众人意识到了人生的荒诞与虚无,因此一般人眼中意义重大的事物,对他而言毫无价值;
  • 他不顾忌女友感受,也不担心女友去留的行事风格,是因为看到了生活的无意义,所以生活中的伪饰更加没有必要;
  • 他的胸无大志,是因为他及早地看清了生活的真相,没有在毫无意义的道路上浪费生命。

默尔索就是一个为“真”而甘愿接受死亡的人,简单、纯粹、真实、随遇而安,只为自己而活,他所遵循的是内心的律法,而不是被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规则。对于生活和未来,他既不预设希望,也不思虑困厄。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包括关乎生死的法律审判,他只是努力看得明白透彻,然后淡然地接受外界施加于他的一切。因此,他的特立独行也显示了弥足珍贵的意义。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能量来源于周围和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仿的人群,而默尔索的能量来源于他自身。大多数人担心自己与周围人太过于与众不同,以至于缺乏安全感或者产生羞耻心;而默尔索我行我素,与周围人产生的巨大差异,对他内心的宁静不构成任何的干扰、威胁和破坏。 默尔索之所以被称作局外人,原因在于“他看待世界的眼光和一般人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一般人活在“局内”,即社会规范和习俗之内……默尔索活在“局外”,对于他来说,既然人和世界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就是无法解释的、荒诞的和没有意义的,那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习俗之类就更加没有意义……

** • end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意于矫饰和伪装,做生活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