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篇】从零出发,享受阅读课的洗礼

8月28、29日接连两天,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30每天至少七个小时的线上阅读课培训,很多时候还会超时。共学习三个系列12节课。

这是四年级阅读课的培训,我是第二次参加了,相比2018年第一次培训,方向更加明确,课程目标更加清晰,课堂流程更加熟悉,故事内容也了解到更加清楚了。

毕竟我这是第二次学习了,一件事重复做,就会越来越顺手。这也是我今年选择四年级的原因。

我们的阅读课程是从四年级开始,共有四、五、六三个年级的课程。从2018年到2021年刚好三年,教完一轮了。当然我可以有多种选择。

思虑再三,我决定还是从头开始。人要学会把自己适时清零,清空自己,然后从零开始,重新出发。学会放下,重新选择。我也是自己一次重头开始的机会,再次挑战自己。

这次培训,我们采用模拟课堂的形式,我把自己转换角色,变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小学生,回答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积极做笔记,和老师一起遨游阅读课堂。

两天12本书的学习,满满的48页笔记,真是收获多多。也让我有了更多思考,有几个想法分享一下。

第一,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尤为重要。

我们上课有课件,有教案,但是因为教师个人的能力,各自的特色我们呈现出来的课堂尤为重要。

在几位讲师培训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一位教师解读文本能力强的话,在面对有文本的阅读课时思路更加清晰,能够迅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要素等来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和资料。

四年级的课都是绘本阅读,先是无字绘本,然后是图文并茂的绘本。当然这不同种类的绘本在授课处理上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7号梦工厂》里关于楼高的写作手法的梳理,关于书中纸、笔、帽子等道具的使用,边讲边提示,这个问题讲完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构架,对学生习作有一定帮助。

我们的课程已经过四轮的更新,与2018年第一轮培训时已有很大变化。这次明显感觉老师的梳理文本的能力更强了。特别是课堂的讨论让我享受阅读课的魅力,有趣,有料,有味。

第二,绘本阅读课越来越像语文课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这次阅读课的板书设计,更能够围绕主题,提炼出中心。比如《狐狸的窗户》一课,小狐狸用共情的方法,让猎人放下了猎枪,他也能轻松地回忆起自己逝去的女友和被大火烧死的妹妹、妈妈,最后完成了对他的救赎。把"共情"和"救赎"作为板书的一部分。

《走在路上》这是梅子涵老师的作品,是一个特别温情的故事,讲了14岁男孩小远因要去看电影,最初嫌弃奶奶做事缓慢,有些不耐烦,最后又理解了奶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插叙了小远2岁,奶奶58岁时的事情,这个插叙补充了小远小时候做事很慢,很多事也不懂的故事,从而唤醒了小远的内心,回忆起了小时候奶奶对他的体贴,照顾和爱。让我们觉得小远态度的转变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插叙的使用特别巧妙,学生如果学会使用就更好了。

《狐狸的窗户》一书中,闲笔的妙用,就是猎人在回忆自己的故事时完全可以直接到妹妹、妈妈,这样也没有问题。但是先让猎人回忆起女友。再回忆起妹妹、妈妈。可能是失去妈妈的伤痛在他心底里藏得更深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这个故事更有味道。

这几个学习点对于四年级学生确实有难度,但是在合适的时候,配合着适当的文本,让他们先了解还是非常好的。

第三,要学会随时切换角度

通常我们都是站在教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处理课堂中的疑难。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学着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比如上面提到的《狐狸的窗户》一书中闲笔的运用,关于救赎,我们只有站在作者的角度才能看到他们的使用的妙处。

当然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老师提一些小而碎的问题,使问题碎片化,这样宝贵的课堂时间却没有发挥它最大的用处。

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就是要摸清学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个体。当然教学目标也会发生变化,或者在目标的实现上也会程度不同。

教者,作者,学者,当然还有读者的角度也不可忽视。把这几个角度来回切换。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这次学习,也让我体会到清空自己,把自己清零。重新出发的意义。当然这集中的培训也让我经历了一次阅读的洗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719篇】从零出发,享受阅读课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