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官渡之战中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即使是一个从未看过《三国志》的人,我想多数也听说过官渡之战,这场战役之所以如此著名,我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局与预想的差距太大,在具体的阐述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官渡时期两大集团的战略图:

汉末军阀割据图


官渡之战局势图

应该说,在官渡之战前,袁绍、曹操两大集团从各方面数据上看,其实袁绍还是占尽优势的,“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而且当时可以说,曹操的诸多武将是很不看好的当前形势的,认为“不可敌”,但是看看曹操的话,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化分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不得不佩服曹操看人的本领,事实也验证了曹操的判断。后来袁绍不听沮授、田丰之劝说,而许攸也怒叛袁绍、投奔曹操,并献计奇袭乌巢,火烧军粮,袁绍虽然军多,但是失去了补给,自然节节败退,最终为曹操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

以上就是极其简单的概述了一下官渡之战的过程,不难发现,官渡之战中,有两个关键的要素,其一是军粮,这也是从表面上看能够总结出的最直接的袁绍兵败的原因;其二就是用人,看看袁绍和曹操两个领导者对于手下谋士的态度,其实也在历史的画景中勾勒出了成败的必然。

01 关键的军粮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用来形容东汉末年的民生情况一点也不为过,既然如此,可想而知百姓自己的粮食问题都难以为继,可见军粮更是十分可贵。

官渡一战,拼的是什么,从表面上看就是粮草,其实曹操有多少粮草呢?我想稍微知道三国历史的人都记得《三国演义》里许攸质问曹操军粮多少那一段,虽然《三国演义》中演义的成分太多,但是实际上,当时曹操和袁绍对峙,确实是粮草已经极度匮乏了。

但是关键在于,尽管曹军也很饿,可是凭借许攸的计策,一举就烧毁了袁绍全部的军粮,这势必造成了士气的极大差别,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袁绍大军不是被打死,是被饿死了。

军粮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曹操对于运输的重视,官渡之战这个阶段,曹操命徐晃、史涣、曹仁、曹洪等人率领机动兵力进行袭击,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稳定自己的后方,保障我方军队的粮草运输,打击敌人的粮草线,同时也起到了拖延敌人主力,减少敌人军队形成“合围之势”的可能的作用。

而至于袁绍,其实他也很重视军粮的运输,我见过一些中学生在网上评论淳于琼,说他太傻,事实却不是如此,史书记载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淳于琼出任右校尉,与袁绍、曹操同列”。

他与袁绍、曹操是同列的,由此可见并非等闲之辈。之所以没有看管好这军中补给的命脉,我想很大程度上是袁绍的战略错误。

因此古人作战,确保军粮的安全是一件关键的大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没有力气,军队怎么打仗。

进一步分析,曹操除了重视粮草的安全,还在距离上动了手脚,这个距离指的是粮草线的距离,曹操后撤到官渡的智慧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他在官渡“画地为守”,这军粮的补给线,整个就少了好多里,节省了财力、人力、物力。

袁绍呢?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军队数量空前的大,按照史书的说法,十万大军,即使一天每个人吃半斤,也是五万斤的数目。由此可见,其中要耗费多少精力进行运输,同时又要保证安全。

因此尽管我们看到了许攸等人的倒戈、淳于琼的失误这些似乎十分偶然的因素,但是实际上,整个战争的成败,还是存在必然性的。

02 用人一着,满盘皆输

翻看所有的史书,在古代战争中,“人”的作用,或者应该说“个人”的作用其实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暂且撇开曹操和袁绍两人自己的才能不说,单看他们用人之道,差别实在太大。

谋士、谋臣往往在有些关键的时候能比武将起到更大作用,因为武将是执行者,而谋士则是决策者,他们运筹帷幄之中,观察着局势,但是也是最容易让领导者猜疑甚至妒忌的。所以对待谋士的计策如何审视,就成为了古代领导者的关键本领。

《曹瞒传》曰: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来,卿来,吾事济矣!”

这是曹操听说许攸倒戈投靠曹操以后曹操的态度,可以说甚至有些夸张了,这样的夸张并不过分,也由此换来了许攸的锦囊妙计:奇袭乌巢,这不能不说是曹操用人的一大特点:以礼贤士。

而且曹操手下的能人远远不止许攸一个。据《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记载,官渡一战前夕,荀彧深刻分析得出了“度、谋、武、德”四胜之说,使得曹操更加确定了必胜的决心。

除此以外,郭嘉、荀攸、贾诩等等,曹操手下拥有无计其数的能人谋士,这实在是得胜的一大关键。

而袁绍手下呢,其实厉害的谋士数量真的不亚于曹操,沮授、田丰、审配、逢纪等等,他们的才能不在荀彧、荀攸之辈之下。

那么问题就在袁绍身上了,有学者提出过“茹颍”、“河北”集团之说,指的是袁绍谋士集团内部的分裂,而我想,在曹操集团中其实多少也存在这样的一些内部的矛盾,只是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但是曹操是懂得避开这些矛盾的,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打赢就行,采纳建议只是根据是否有效而已,但是袁绍这人,前面提到了,曹操认为他“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是不无道理的,袁绍没有办法去调和这其中的矛盾。

而且还因为其个人狭隘的心胸,助长了谋士间的矛盾,所以当沮授提出派遣蒋奇协助淳于琼、田丰进行战略分析时,袁绍根本听不进去,他最后的失败,是偶然中的必然。

再回眸一下曹操在官渡之战前的一系列举措:进军黎阳,命臧霸率精兵入青州,委以东方事。命于禁率步兵2000驻守黄河渡口延津,命东郡太守刘延镇守渡口白马津,命魏种为河内太守,命钟繇镇抚关中,招抚刘表,并让李通监视,留荀彧、任峻等人留守许都,筹措钱粮……

这些行动,可以说,彰显了曹操用人的艺术,几乎是人尽其用,丝毫不忽视任何一个谋士或武将的作用,这也是曹操雄才大略的一面。

总结一下,曹操用人:任人唯贤、礼贤下士、因人而宜、人尽其用。

而袁绍则是一个字:“疑”,这也是最终失败的关键所在。

03 历史偶然中的必然

回眸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两大阵营,之所以曹操最终以少胜多,关键在于把握了粮草用人之道

历史事件中难免有不少偶然的因素,然而这些偶然之中依然可以找寻得到必然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最终成就为万世褒奖的英雄还是为后人唾弃的昏主之关键所在。

棋错一步,满盘皆输,历史的残酷与真实告诫着后世之人,必当以史为镜,才可以知兴替。

这就是历史,常常意料之外,但其实是情理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官渡之战中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