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完成学业,拜别恩师荀子,告诉老师,他要去秦国谋求发展。荀子问为什么是秦国?李斯动情地说——
“建功立业需要的是时机。现在各国争雄正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时机。而西部边陲的秦国,野心勃勃,实力最为强劲。正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展身手。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是卑贱而穷困,当遭受众人的讥笑。读书人也不能抛却名利而无所作为”。
于是辞别恩师,踏上西去大秦帝国之路
来到秦国,李斯首先拜在相国吕不韦门下,被封为郎官。因为秦王年幼,需要郎官陪伴,因此有了与秦王嬴政见面的机会。
李斯曾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专门研究经邦治国之略。因此,其所谈论无不中秦王之意。
有一次,他抓住进谏的机会,为秦王分析了天下形势:“凡成大事者,必把握时机。昔日秦穆公时代虽也强大,而且雄心勃勃,却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只因时机并未成熟。而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日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秦国趁机起势,强大起来。大王贤明,灭六国如同扫除灶台上的灰尘那般容易。现在就是完成帝业,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的话深深打动了秦王。被提拔为长史
李斯备受鼓舞,又立即为秦王献计道:
“可派能言善辩之人,各持金帛去诸侯国收买、贿赂当权之人,离间六国君臣。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使其最终为我所用”。秦王马上照办,结果收到奇效。
于是李斯又提了官,拜为客卿。
这期间,李斯为秦王制定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战略方针。消息传到韩国,君臣惊恐。苦思之下,定下一计:欲让水利专家郑国去游说秦王开发“郑国渠”。想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阻止秦国攻打韩国。
郑国的游说打动了秦王,于是下令开挖水渠。但不久,韩国派“奸细”郑国消弱秦国的计谋传到了秦国,秦国群臣于是对来自于秦国之外的所谓“客卿”非议四起,产生了极度不信任感。秦王嬴政迫于压力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但李斯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冷静下来,以史为鉴、旁征博引写了一篇著名的
《谏逐客书》:群臣议论逐客非常错误——穆公从西方的戎清请来了由鱼;从东方的楚国请来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请来丕豹、公孙支。靠这五人兼并了20国,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来自魏国的商鞅,实行商鞅变法,打败楚、卫,扩地千里。秦国由此强大起来;
秦惠王任用来自魏国的张仪,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
秦昭王得到魏国的范睢,削弱贵戚力量加强王权,蚕食了诸侯,助秦成就帝业
这四代君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有秦国今天的富裕和强大。相反,如果都驱逐客卿,那今天的秦国将是怎样一副模样呢?
李斯接着分析道:秦国的珍珠、宝玉、美女、骏马哪一样不是来自东方诸国。如果不是秦国的东西就不要,那秦国还有多少好东西呢?为什么好东西可利用而人才却不能被重用呢?驱逐客卿,实为加强六国实力,削弱秦国力量。所谓“籍寇兵而赍盗仇”也。
最后李斯又深切而动情地写道:“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身;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秦王看罢《谏逐客书》,幡然醒悟,立即撤销逐客令,同时给李斯升官——
任命李斯为廷尉,位列九卿。总管全国司法审判。
至公元前221年,李斯、王翦等人辅佐秦王,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李斯被任命为丞相,终于位极人臣。
此时此刻,李斯感慨万千。想当年,自己只是楚国郡中小吏,几番风雨拼搏下来,终于登上人生顶峰。此足以告慰先人,告慰平生了!
秦王朝一统华夏,终使金瓯无缺。但却面临着复杂的局面。李斯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才干和卓越领导能力,采取了计划长远、影响深远的各项大政方针——
反对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保障中央权力的集中统一,保障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尊秦王为皇帝,制定礼仪制度,使人民接受礼仪教化,化育万民;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制度;完善制定各项法律。后来萧何就据此制定了完备的西汉各项法律制度。
经过李斯等人的努力,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终于建立了起来。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2000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李斯本人也因为政绩卓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说来不可思议的是,李斯能够做出西入秦国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偶然见到了两只老鼠的不同生存状态:
一次,他如厕。见到厕所中的老鼠,脏兮兮的。见到人或者狗进来,每次都吓得乱跑乱撞,其状甚惨;而当他进入粮仓,里面的仓鼠则饱食库粮,吃的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吓。那叫一个幸福。
于是李斯发出这样的感慨:能不能出人头地、有出息,就像厕所与仓鼠一样,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人无所谓能力大小,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遇和选择发展的环境。贫穷或富贵,其实只在一念之差。努力和选择相比,应该是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悟到了这一点之后,李斯毅然辞去小吏之职,踏上了求学之路。然后奔赴大秦帝国,最终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