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季 016|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将来都能成为工程师或者科学家等社会精英。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最直接的受益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才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教室存在意义。

李镇西老师在带一个“问题班级”的时候,他的做法非常可取。他的具体做法是,按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编成不同的教学组,采用鼓励性、激励性的因材施教法,让每一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学习技术上有所提高。这一点,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犯“以全盖偏”的错误,在班级里,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实施同一份教学设计,同一份作业设计,甚至对基础知识各有差异的孩子提出同一个要求——考高分。我要说的是高分只是少数孩子的专属,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多数孩子是普通人的事实,在普通人中,我们也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呢?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李镇西老师一般的做法,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面对小学40分钟课堂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这才是教育最真实的反应。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分层进行提出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让基础不同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幸福。比如,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孩子,我提出的问题是字词读音等基础问题,他们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回答正确;对于知识层次稍微好一些的学生,则提出句、段、篇等相关问题,来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则提出开放性问题,促进他们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在课堂上,给他们打开探究知识的一扇窗。这样,每个层次的孩子在课堂学习中,会感受到学习既有挑战性,又具有梯度性。因为每个人都有征服困难的本能欲望,如此,还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时,首先会将注意力转向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分层教学,可以调动孩子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达到了高效课堂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认为学生学多少具体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增强学习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要达到高效课堂,就需要历练自己把握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随时翻转课堂的能力,才能做到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教师也要时刻提高警惕,切忌让自己的教学陷入教知识的“死循环”中,时刻谨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当孩子们的思维活起来的时候,课堂也就活了。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有意义的课堂,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便生成了。孩子们的成绩也会慢慢整体推进,从而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与孩子们的长期教学相处中,孩子们学得会越来越轻松因为他们已经掌握的学习的方法,教师同样会教得游刃有余。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精英,而是让他们将来成为最好的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师应当记住,对难教儿童,不管他的学业已荒疏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把他引上一个公民应有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道路上去。我们的崇高使命就是,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选择一条生活道路,使他感到他的职业不单是能给他一份糊口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和自身的尊严感。”

是的,教育最终也是人学,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因此,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班级里,教师要关注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万不可“一刀切”,一个标准,如此不过是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而非活生生的“人”。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德行远比知识重要,那么,同样在教学中,我认为关注到每一个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公民教育,而专注于社会精英的培养,只能说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是不完全的教育。但是,当下依然很多学校在奉行“成绩至上”的标准的同时,忽略了“困难学生”的存在。

为了教室里的每一朵花开,请老师们也不妨学学李镇西老师,必要时,也进行分层递进式教学,激发所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向着他们新的学习目标迈进!

2022年9月1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196季 016|分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