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夏,当时在大兴安岭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工作的我我有幸参与黑龙江日报组织的“世纪初年走边关”采访报道活动。将一个月时间里,跟随黑龙江日报的记者老师,从我曾经守卫过的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边境线,逐个边防哨所、逐个边境村屯往前走,一直走到萝北边防某团。要不是单位迎考被紧急召回,我基本上只可以一直走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交界处,走遍黑龙江省境内3038公里中俄罗边境线的每一个重镇和哨卡。
那段时间,顺着黑龙江的流向,沿着边境线一路走来,在感受改革开放成果和边境地区沧桑巨变的同时,那些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屈辱与痛苦、欺凌与抗争也沿着时空的隧道照进现实,让人愤慨,让人警醒,更让人振作。
一条奔涌不息的黑龙江,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屈辱的过往,见证了太多外敌的疯狂入侵和中国军民的节节败退。行走在那个中俄边境线的日子里,回望那些屈辱的过往,我们一行数人情绪总是难以平静,心里不时隐隐作痛。
但也有例外的胜利和辉煌。比如16世纪后期发生在黑龙江两岸的雅克萨之战,就是中国近代史上难得一遇让国人扬眉吐气的胜仗。
让人无比痛心和遗憾的是,雅克萨这座曾经带给我们中华民族无限荣光的胜利之城,如今却在他国境内,名称也早已改为阿尔巴金诺,我们这些中国人只能站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兴安镇的某处高远眺和感怀。
其实,在那次采访活动之前,我曾在驻兴安镇边防二连实习过两个月时间,期间还去过雅克萨之战的战场之一、位于黑龙江我侧的古城岛,在那里实地想象和感受过300多年前的战斗场景。
远眺雅克萨城,思绪不得不回到过去,回到那段屈辱与抗争、失败与胜利相互交织的光辉岁月。
雅克萨城由当年的中国索伦部达斡尔族所筑。1650年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血洗城寨,661名达斡尔人被杀。随即,沙俄在此建筑城堡,以阿尔巴金为名,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据点。
1685年6月,第一次雅克萨之战爆发,清军携八旗勇士之威,一举收复雅克萨并摧毁俄国人修建的城堡。同年8月,清军撤离雅克萨城,沙俄再次侵占雅克萨,并在城里重筑炮台,再建军械库和防御工事,企图长久盘踞雅克萨城。
1686年7月,第二次雅克萨之战打响。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亲率大军进近抵雅克萨城下,先用重炮猛烈轰击敌营,继而在城外掘壕围困,使敌人势穷力竭,只好投降。至此,中国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彻底胜利。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包括雅克萨、尼布楚等地仍属中国。俄国人由此撤退,失地重新回归中国怀抱。
《尼布楚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难得一见的平等条约,有力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只可惜,两次雅克萨之战带给中国人的荣光和自豪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173年后,也就是1858年,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包括雅克萨、尼布楚、海兰泡在内的大片国土被沙俄割占,中国失去了尊严,失去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也失去了像海参崴这样极为宝贵的北方出海口。
如今,除了站在高处远眺雅克萨这座曾经的胜利之城,还可以登上漠河市兴安镇内的古城岛雅克萨古战场遗址,在那里感受当年的金戈铁马和壮志凌云。
大约15平方公里的古城岛位于漠河县兴安镇北4公里的黑龙江中,为黑龙江第二大岛,距中国岸边50米,距俄国岸边350米。岛屿对岸即为雅克萨古城,今为俄罗斯阿尔巴金诺。在雅克萨之战间,清军在古城岛上筑土城、建营盘,设置指挥部,成为清军收复雅克萨的桥头堡。
古城岛环岛乔灌丛生,枝枝相连,生态环境很好。1964年前,原漠河县额木尔公社曾驻于岛上,后为古城村。1985年发生冰凌灾害,村民迁至岸上,坐船上岛耕种土地。
站在古城岛上,看着波光粼粼的黑龙江江水,听着江水拍打岛礁的阵阵轰响,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古战场隆隆的枪炮声,那么久远,又那么清晰。
2012年11月6日晨草于黑龙江绥棱,2021年5月22日晨完善于山西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