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网、护照、iPhone,这些东西竟然改变了世界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畅销书《卧底经济学》的作者——大名鼎鼎的蒂姆·哈福德。今天,我们介绍一本刚出版不久的新书——《塑造世界经济的五十项伟大发明》,作者:  【英】蒂姆·哈福德 。

图片发自App

这仍然是一本典型的哈福德式的经济学著作,它所涉及的“伟大发明”都和你想象得不一样。既烧脑,又反常识。比如以下四例:

一:铁丝网改变美国西进运动

带刺铁丝网对美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国运”级别的。1862年,美国鼓励开发中西部地区,规定只要去中西部,就能免费获得160英亩地。条件很简单——住满五年,并在土地上种庄稼。奇怪的是,老百姓的反应非常冷淡。因为在当时,西部都是公共牧场,牛群不受约束,经常破坏庄稼。说是自己的土地,但根本没法掌控。怎么办?带刺铁丝网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上面有刺,人和动物会尽量远离。这样,私人财产能真正得到保护。人们纷纷涌入西部,大片草原被开垦成土地。

思考:只有能控制的东西,才真正属于你自己。这个道理不仅对个人有用,对当下烧钱抢市场的公司来说,尤其值得反思——除了圈上的市场,确保市场属于自己的“铁丝网”在哪里呢?如果把用户比作市场,用户黏性、技术数据、声望……都是企业的铁丝网,但它们都需要时间积累。如果坚持不到铁丝网成熟,一切土地都只是泡影。

二:发电机和护照实现美国经济腾飞

发电机、电的普及,有个细节非常有意思:1880年代,爱迪生就为企业用电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但此后几十年,美国企业还是用蒸汽动力。电的好处那么多,为啥工厂就是不用?这要回到当时的社会系统中:①如果改用电,工厂的生产架构得全部重新设计。对企业来说太费劲。②如果选择用电,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人,完成更复杂的工作。当时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技术工人,怎么办?你肯定想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竟然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发明——护照。一战前,出入各国不要护照。之后为了限制外国人进入,才开始使用护照。这带来的后果是:外国工人进入美国变得困难,美国工人工资上升。用人在“精”不在“多”,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工厂开始重视工人培训,这才有了大量的技术工人,满足了电气化的需要。恰恰是从这时开始,美国经济飞速增长。

思考: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的,只有系统足够成熟,技术才能获得重用。这有点像咱们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做大事,得有点儿系统思维。

三、有限责任公司和管理咨询,提升市场活力

有限责任公司: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是我们常说的“东印度公司”。它在1600年,由英国王室亲自成立。当时有个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而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有限责任的好处,是限制了风险。企业家与公司分立,公司是单独的实体。它激发了人们投资的热情,更多的人愿意在市场冒险。管理咨询:19世纪末,铁路把全国连在一起,美国成为统一的大市场,小公司纷纷联合。但当时没人知道如何管理大规模的公司,怎么办?这就促成了新行业的诞生——管理咨询。现在,管理咨询成为一个重要行业。其中有个现象非常有趣:公司请咨询公司,原本是为了解决临时的小问题,但咨询公司会设法找到其他问题,继续帮忙。直到最后,你变得离不开它。这个套路非常典型——先登录,做好一两件事获得认可;再找机会扩张,占领所有相关业务。

思考:有限责任公司和咨询公司,原本只是人们做事的方法,或者是临时的想法,但只要产生,就有做大做强的冲动。这个过程大概是:①为了解决临时问题,产生一个想法;②想法产生后,将它实体化(成立公司、请咨询公司);③一个实体化的东西,有了生存和发展、做大做强的想法。所以说,如果你是领导者,要对助理保持警惕;如果你是一名助理,也不妨运用咨询公司的套路让自己变强。不管你喜欢与否,规律就是如此。

四、iPhone重新定义创新

iPhone的诞生,需要12个关键技术。有意思的是,这12项技术,都不是专门为iPhone发明的,在iPhone被创造前,它们就存在很久了。比如:最早的触摸屏,由英国政府赞助研究;最早的互联网,是美军的项目;智能语音助手Siri,由美军赞助大学研究……但是,乔布斯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成就了影响世界的iPhone。

思考: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从已有的技术中“长”出来的。所谓创新,绝对不是天才式的灵光一现,也不是抛开一切另起炉灶。创新即组合,创新即混搭。将手中资源重新组合,就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铁丝网、护照、iPhone,这些东西竟然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