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的“不知道”

带着深深的期待,走进了“魔法学习,生命动力训练营”。

段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带给我从容淡定,仙风道骨的感觉,对学员没有太大期许的,在她那里你的任何一种状态都会是安全、被尊重的,她只是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得失的态度和我们大家分享。

我非常想在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机会里,解决困扰我的问题。比方说,关于孩子自立、关于孩子的学习的主动性。儿子今年已经12岁了,他还是会在我和老公都在家的时候蒙头睡觉,我很想让他把头露出了,以利于呼吸;,我还想看他勇敢无畏的样子;儿子的学习,也是让我头疼的一件事,我永远会在儿子要去写作业之前就焦虑万分了,于是,儿子在书桌前写作业,我那本书坐在旁边,或是干着家务,竖起耳朵,甚至是脱了鞋子,光着脚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儿子烦恼,也让我疲累不已。

训练营的互动,让我陷入了思考,认真地、有方向的思考之中。

老师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展开互评,在1-10分之间给自己的孩子、家长,打一个学习意愿的分数。我仔细想想儿子在生活中的学习能力,他能凭着想象在墙上作画,在桌布上作画,画的“大战僵尸”的卡通形象惟妙惟肖,我得承认,在这一点上,我无法企及;要上课了,课前我不会给刚换了的手机静音,是儿子帮助了我;儿子能够拼装很繁琐的拼装玩具,坐在那里,他乐在其中,专注而又耐心,一个个零散的小零件在他灵巧的手里,被拼出了有生命力的玩偶,关于儿子的学习能力,还有很多很多的佐证,也是为了鼓励儿子,我给儿子大了“8分”,老师肯定了,我给的分数,转而问儿子,“你给爸爸妈妈打多少分?”,儿子说“不知道”。

老师说:“学习要想有动力,得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学习。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学习是给谁学得吗?”话筒递到儿子嘴边,儿子习惯性地回答:“不知道。”

儿子坐在第一排,他在所有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的时候,他都选择了沉默。

作为一位母亲,我焦急、心痛、自责。

儿子性格温和、有爱心、碰到棘手的问题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有很多相处的很好的小伙伴们。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友好害羞。但是,儿子的学习动力去哪儿了?

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情景演示。老师邀请一名家长来到了台上,老师用一卷卷纸,从家长的头开始缠,边缠边说:“孩子,我是你的妈妈吗,我爱你,这个世界是有些丑陋的,不该看的你不要看,妈妈爱你。”孩子的眼睛被卷纸缠上了。“孩子,妈妈爱你,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不该说的话,你不要乱说。”孩子的嘴被缠上了。“孩子,妈妈爱你,这个世界是危险的,不该动的你不要乱动。”一圈一圈又一圈,孩子的胳膊和手被缠住了。“孩子,妈妈爱你,这个世界是多陷阱的,你不要乱跑。”孩子的腿和脚被缠住了。

现在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活着的“木乃伊”,或者是一个人形的茧。

老师继续在讲着这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孩子,妈妈爱你,你在妈妈的保护之下,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孩子,你现在已经该上大学了,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妈妈只能陪你到这里了。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

这个孩子,已经被缠绕了十几年,他已经被保护习惯了,孩子呆呆的站在那里,像一个活的木乃伊,或是一个人形的茧!

这时的母亲勃然大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呀!“”找朋友帮你呀!“”不要再问我了,我怎么会知道你们年轻人的事!“妈妈在说这些的时候,妈妈的手一直是指着孩子,甚至是推搡着孩子的。这时,我看到,扮演孩子的同学就要抽泣了!

分享感受时,这位家长说,刚开始妈妈的缠绕,让我感觉到无比安全,妈妈什么都为我想到了,做好了。但是等我长大了,妈妈让我去自己找朋友、找工作的时候,我无比迷茫。怎么做呀?怎么找呀?我什么都不会呀!

这也是我对儿子的教育,我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扫除了我认为的”障碍“,在他七八岁想为家里扫地,刷碗的时候,我说,你闪开,别捣乱了;在经常地饭点,我会询问儿子吃什么,儿子说出一个答案,立马会被我否定掉;在儿子专心致志地读他喜欢的书的时候,我不合时宜而又焦虑地询问作业写完了吗。儿子耗时许久,带着深深的喜爱和骄傲收集的拼装玩具被老公野蛮丢弃掉的时候,我的心都痛了,儿子的小心呀!

是我们剥夺了儿子表达意愿的权利,偶尔的表达,又被我们否定。久而久之,儿子连意愿都不愿意表达了。

儿子,我们会把你的权利,还给你!这个世界从来都都不是绝对的,有丑陋,但更多的是美好;有复杂,但里面有感情;有陷阱;但是极少的,因此,我们要学习智慧;人生会有困顿,但也会有帮助。

爸爸妈妈的目光就是你的康庄大道,在这爱的注视中,你会走得自在而不偏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儿子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