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六讲

《孤独六讲》是蒋勋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蒋勋先生1947年生于西安,长于台湾,祖籍福建福州,是一位知识渊博涉猎广泛的作家、画家和诗人。蒋勋先生常怀赤子之心、曾多次到世界各地旅行创作,其作品立意深远、胸怀开放。

《孤独六讲》探讨受儒家文化深远影响的华人世界里,人们避无可避的情欲孤独、语言孤独、伦理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和思维孤独。思维孤独是这六类孤独的核心,是起源、也是出路。

我时常有许多不解,很长时间,我甚至因为自己与他人不同而觉得自己很变态,不正常。同期的同学同辈的朋友们都能很开心的生活,可我总有那么多的不满和随之而来的疑问和孤独。没错,我很孤独,在这里我能打出这样的一个词:孤独。但是哪怕是对我最依赖的母亲,我没有办法讲出来。我一直自认为是会读书并乐于用语言沟通以期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可二十九岁的我,至今屈指可数从嘴巴里说出来我很孤独这样的话语来。讲出孤独对我而言,如大多数人一样,很是羞耻。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词汇竟然拥有这么大的能量呢?这要从我们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说起。

我们生活在受儒家文化深远影响的华人世界里。儒家文化架构里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忠和孝。对国尽忠,对父母尽孝。这里的国家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大群体,父母指我们的小家庭小群体。儒家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群体,个人往往被群体牺牲。个人在群体面前没有自己的感情、需求,有的只是服从群体的需要。儒家讲究君臣父子,于是个人的思考也被剥夺,因为领袖是天,个人只需要服从,有句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然而,生而为人,我们首先要成为完整的自己,才有可能成为别人完整的父母爱人和子女。儒家文化的伟大和深远不容置喙,可君臣父子和忠孝道德,都应该以个人的完整为前提。人是生而孤独的,所有的信仰究其本身都是在跟自己对话,我们在自我的孤独和对话中完整自我。进而在群体中能够更有态度的生活。

儒家文化对男女身体的触碰有着超乎一般的防范和忌讳,导致两性情感的需求被阴暗化肮脏化,甚至连带着生殖和发育都称为禁域,直到改革开放许多年后的现在,儿童在好奇心驱使下询问母亲关于生命来源的问题: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从古至今被回避或被草率敷衍;少女初长时不是被祝福,而是被取消被谈论和惊慌失措;再到长大成人,我们谈婚论嫁之时,也要被家庭这个小群体中权利一方的父母的干预。这些我们生命中可能都曾经历的事,时刻提醒我:好奇并不好、两性问题是隐晦的。

儒家文化中,情感和欲望通常是被压制的,甚至情感和欲望这两个词汇都是被儒家认定为羞耻的、阴暗的,绝大多数成年人甚至从没有向父母和爱人表达过爱。在长久的生长生活过程中,我们慢慢学会在阴暗的角落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我们的个人正常情感得不到抒发,欲望也不能被正常表达,在个人的的情感和欲望里,我们是非常孤独的。而情欲孤独得不到正常的关注和疏导,导致了我们伦理的孤独,儒家伦理要求子女孝敬父母,所以陆游奉母命休掉心爱的妻子唐婉。他爱他的妻子却不得不作出休妻的行为,因为伦理上他应该听从母亲的话休妻,他的痛苦是来自伦理给他的压迫和孤独感。

提到革命孤独,有两层意思,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革命者舍生取义,不顾一切想拯救万民于水火,无奈后方队友不给力,革命者陷于一口老血想喷死自己的愤恨。这一层孤独是革命者深深的无奈。“人血馒头”的故事,我们时不时还能听到。第二层意思,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如荆轲刺秦王。

革命,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反抗,我们都知道的革命是政治革命,改变一些社会上的观念也是革命,甚至是比政治革命更加艰难的革命。那些即有的社会观念如念书不好的孩子往往被老师和同学们孤立、被亲生爸妈不喜,可是,学习不好难道就能下定义说这个孩子就是不好的吗?这些被贴标签“不好”的小孩也需要被理解被鼓舞,他们也有想被人肯定和关注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即发起自己的革命—暴力革命,这里的暴力可能是半夜飙车,用速度和激情武装自己。或者也可以说,他们飙的不是速度,是孤独,暴力孤独。

语言孤独有两层,第一层:无价值的信息太多,语言的功能被弱化。这种状况在目前的公共社交平台多如牛毛,各色自媒体平台正经不正经的推文报道多如满天繁星,单字词语堆砌在一起组成长串的毫无价值的段子,我们看见了,笑过恨过了,没有得到任何的养分,除了关上手机合上电脑的一刹,孤独蜂拥而至淹没你我。第二层:语言作为优美的互相沟通的工具,被错误利用成为互相攻击的武器。如情侣之间的争吵,大多不是因为某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他们预设了立场和结论,语言只是佐证他们预设结论的证据。

不需要怎样细致的观察就能发现,小朋友们通常都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好奇包,只是不知何时开始,他们将不再好奇的提问,不懂,但也不问。好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思维的开始。可是儒家文化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里,孩子们不需要思考和提问,因为一部分问题是大人羞于启齿回答的,另一部分问题,书本上都有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个强大的工厂系统,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单方输出,作为乖孩子的学生,只需要开足马力努力输入。教育使我们变成了背诵输出的工具,我们不需要思维,也失去了思维的能力。这也是当今大众在信息碎片的海洋里迷失自我的一个原因。我们被教导不要怀疑,听从已有的结论即可。可思维的最大敌人就是结论。结论应该是一个思维、辩论、正反合的过程产生的产物。在大量既定结论的社会环境里,独立的思维能力被扼杀,思维孤独便产生了。同时,也正因为丧失了思维能力,我们在面对情欲、伦理、沟通等问题时,不知所措不得其法,习惯听话照做的人们,会按照祖祖辈辈生存依靠的儒家文化继续他们的老路,哪怕孤独和痛苦。

可其实,痛苦在此时,甚至是有褒义层面意义的词。因为痛苦是还没有完全麻木的象征、是个人思考还在继续的体现。思考的人是一定孤独的,因为儒家社会里这样的人是少数,也因为思考本身是个只能自己独立完成的过程。可是思维与儒家文化碰撞带来的差异性会让我们格格不入,不被周遭肯定和陷入自我怀疑,自我的孤独在儒家文化里是不被倡导的。这时,也许我们可以读一读庄子等其他哲学,广泛学习以获取足够的知识滋养,扩宽知识面,找到可以让自我的孤独得以完整的途径。

儒家文化不同于其他高高在上的哲学,它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我们不知不觉被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的原因。当我们发现陷入到儒家文化群体思想的层层包裹中时,请将自己脱离出来,理清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我们需要在绝对的孤独和自我对话中自我完整。群体就像交响乐团,每一个人都像是其中的一个乐手,每一个乐手都发出自己最完美的声音,那个交响乐团才能演奏出最完美的曲子。

《孤独六讲》是在讲孤独,讨论孤独,目的是让我们正视孤独,找到可以思考和输出的窗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 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