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
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周折,才把起义军平定。因为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踏实。
一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和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三巡,宋太祖命令在旁边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杯,然后说;“我若是没有你们的帮助,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但是你们哪里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多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不满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宋太祖说;“皇帝这个位子,谁都想坐呀!”
石守信等人立刻明白了宋太祖的意思,慌忙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敢对陛下有二心?”
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我担心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有一天会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连连磕头,含着眼泪说;“我们都是粗人,没想到这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
宋太祖说;“我也是替你们着想,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买点儿田产房屋,给子孙留点儿家业,快快活活渡过晚年。我们从此以后彼此毫不猜疑,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人齐声说;“陛下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宋太祖立刻批准,收回他们的兵权,并赏给他们一大批财物,打发他们回各自的家乡养老去了。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
《范仲淹实行新政》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
后来,范仲淹又在西夏和北宋战争中立下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派他担任副宰相。
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他,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吏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做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待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下命令新政全部废止。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司马光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义,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司马光的博学来子多方面,一方面他好学强识,另一方面他的父亲也着意培养。好多当时的大臣和名士,都很赏识司马光。
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国家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还认为,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了,皇帝没有那么多时间阅读。于是,他曾经动手编写了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了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于是专门为司马光设立了一个编写机构,让他继续编写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稿件献给宋神宗。宋神宗虽然并不同意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两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资质”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门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北宋灭亡》
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朝逃亡的将领,兵分两路进攻北宋。在兵部侍郎李刚的拼死抵抗下,金兵死伤无数。
金兵退走以后,李刚一再提醒宋钦宗要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可是每次提出来,总受到一些投降派大臣的阻挠。后来,宋钦宗因为李刚打了一个打败仗,撤了李刚的职,把他贬谪到南方去了。
金朝君臣最怕李刚,现在李刚被罢了官,他们就没有顾虑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进攻东京。
这时候,太原城已经被宗翰的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都被王禀打退了。日子一久,城里断了粮,兵士把牛马,骡子杀了充饥;牛马吃完了,就煮弓弩上的皮革吃。老百姓天天吃野草和糠皮。最后,太原城被金兵攻破。王禀带着饥饿的兵士跟金兵巷战之后,自己跳到汾水里牺牲了。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南下。各路宋军将领听说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救援。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这时候,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十二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岸,不敢强度。到了夜里,他们虚张声势,派兵士打了一夜战鼓。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的鼓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丢了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得精光。宗翰没动一刀一枪,就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也攻下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两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把宋钦宗吓得胆战心惊。
1127年4月,宗翰,宗望和他们率领的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三千余人,满载着搜刮来的财物回到北方。从赵匡胤称帝开始的北宋王朝统治了一百六十七年,宣告灭亡。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赵构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作南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北方的蒙古族强大起来,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公推铁木真做全蒙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称他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蒙古族各部落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铁木真的祖先俺巴孩就是被金朝皇帝杀害的。铁木真九岁那年,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下毒杀死。
也速该一死,孛儿只斤部失掉首领,散伙了。原来归附也速该的泰亦赤部也脱离了他们,还带走了不少也速该的奴隶和牲畜。铁木真的家境从此一天不如一天。
年轻的铁木真为了恢复父亲的事业,想尽办法,渐渐地把他们部落失散的亲属和百姓聚拢起来。他在跟别的部落的战斗中打了胜仗,力量渐渐壮大起来。
铁木真经过几次战斗,陆续消灭了蒙古高原好几个部落,终于统一了全蒙古。他被蒙古各部首领推举为大汗,铁木真就是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建立起军事和政治制度,使用蒙古文字,蒙古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211年,成吉思汗决心大举进攻金朝。他登上高山对天祈祷,说;“金朝皇帝杀害我的祖先俺巴孩,请允许我报这个仇吧!”接着,他就选了三千名精锐骑兵南下。金将胡少虎带了三十万金兵抵抗,被蒙古军打得一败涂地。过了两年,蒙古兵又打进居庸关,围攻金朝的中京(今北京)。成吉思汗跟他的四个儿子兵分几路,在河北广大平原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
成吉思汗打败了金朝,兵力更强大了。1234年,金朝在蒙,宋两军的夹击下灭亡。
《文天祥殉国》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双眼炯炯有神。在孩提时,他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的画像,谥号中都有“忠”,几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份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军攻下崖山以后,张弘范召集将领举行庆功宴会,把南宋丞相文天祥请来。宴会上,张弘范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灭亡,丞相已经尽到最后一片忠心。只要您回心转意,归顺我们大元皇上,还能保住您丞相的地位!”
文天祥含着眼泪说;“国破家亡,我身为宋朝大臣,没有能够挽回局势,即使死了也有罪孽,怎么还能贪图活命呢?”
张弘范一再劝降,也没有结果,只好派人把文天祥押送到大都。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阴暗潮湿。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爱国爱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能够战胜一切恶劣列队环境。他在牢房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
文天祥进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发生了农民起义。起义领袖自称是宋朝皇室的后代,聚集几千人马,号召大家攻进大都,救出文丞相。
这一来可把元王朝吓坏了,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一天文天祥被人从牢房里押出来,带到宫里。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只作了个揖。元世祖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文天祥说;“我是大宋宰相,竭心尽力扶助朝廷,可惜奸臣卖国,叫我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不能恢复国土,反落得被俘受辱,死了以后也不会甘心!”说完,他咬牙切齿,不断地捶打自己的胸膛。
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你的忠心我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两朝的道理?如果我死了,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么样?”
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只求一死,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第二天,元世祖就下令处死了文天祥。
1283年1月,这位四十七岁的民族英雄牺牲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他表现出了一身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