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干货:高效沟通的秘诀,掌握这套方法就够了

各位朋友大家好,这次要跟大家分享来自张良计的一篇文章《超实用干货:高效沟通的秘诀,掌握这套方法就够了》

最近和朋友聊天,他新开了一家公司,有个业务想和我合作。我们聊了2个小时,这个过程却让我学到许多。它让我想到,在平时与人进行工作沟通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重要挑战:那就是如何向一个不了解的人解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或者换个说法:如何在20分钟之内让对方明白你思索了三天三夜的问题?

这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我的感受是,想要解决它,需要从下面三个角度入手:

分别是:这是一件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和对方有什么关系?对方如果有兴趣,他该采取什么行动?而由这三个问题,可以引申出一套高效沟通的方法。

第一. 打磨概念

我们在描述任何一个事情,如果不能用三两句话就让对方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这个沟通就是失败的。所以这里需要打磨“概念”。所谓“概念”,就是高度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它摒弃了多余的形容和描述,用最干练的语言讲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比如,我的朋友和我沟通一个社群读书会的项目,他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是一个利用微信社群进行二级分销的书籍类电商返利项目。

单这一句话,就能让我明白两个关键点:第一,项目的商业模式:是电商书籍销售;第二,项目的运营形式:即微信社群,二级分销;然而,我碰到很多人描述类似的事情,他们都是怎么说的呢?

我们最近新做了一个项目,拿了一大笔投资。这个项目已经找了很多大V合作,效果很好。你可以邀请你的粉丝加入进来,大家每个月完成书籍阅读之后能够获得现金返利,你可以拿一笔2%的小返利等等,上面这段话看似非常详细,滔滔不绝,但我却完全听不下去。原因出在哪里?讲话没有层次感。连“项目是什么”都没有阐释清楚,就开始大谈特谈项目的好处,怎么去运作,我能获得什么优惠。

大家如果仔细看上面这一大段话,实际上它包含了众多内容层次。当听众对第一个概念层都没有理解清楚时,你再去讲如何操作,能带来什么好处,这些都是无意义的。

那么如何去改正呢?很简单,按照:“这是一个什么”的句式来打磨你的概念。

如果这一句话都没有打磨精炼,后面的一切都不要谈。

比如还是刚才的例子,通过前面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该项目的特点:

1. 我自己购书可以获得优惠折扣;

2. 我的粉丝完成读书,他们可以获得返利,我也可以;

3. 我的粉丝再拉人进来,我还可以获得多一层返利;

这三点合并提炼一下,这个项目的本质就呼之欲出:书籍类返利电商。然而,除此之外这个电商相比其他的电商有什么特点呢?它需要我拉人进来,但我只能获得一层下家的人头返利,所以这是一个二级分销的模型。

于是这个项目的概念就很清楚了。回到前面我朋友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个利用微信社群进行二级分销的书籍类电商返利项目。这句话就是一个精炼的概念阐释。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当我们沟通一个对方不熟悉的概念时,需要运用修辞手法类比来让对方的概念认知快速进入状况。

还是以这个书籍电商项目为例,当我们面对的听众是一个不熟悉电商概念的人时,比如,如果对方是一名学校老师,你可能就需要用“班级读书会”的例子来做类比,这时,考验的就是你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组织能力了。总之,打磨概念,就是让听众从描述中抽离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同时能够和自己熟悉的事物形成感知的过程。这是开启高效沟通的第一步。

第二. 建立关联

学会了阐释概念,接下来需要将它和对方建立关联性。否则,你的概念再怎么清晰精炼,对方也不会感兴趣。这就是建立关联的重要性:一旦对方认为你懂他,心里产生了这个预期,接下来的沟通将会无比顺畅。

广告中有个经典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你如何让一个消费者对一张写满文字的A4纸产生阅读兴趣?答案是,开头的第一句话写上:这写的全都是你.

这给到我们的启示是,沟通的时候千万不要站在自己的主视角去看待问题,而是从对方的视角出发,将我们要阐释的概念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去做呢?想清楚两点即可:

1.对方的身份或职业是什么?

2.对方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总之,在沟通之前先了解清楚对方的职业身份,这有助于我们采取对方能听懂的语言来开启对话。做到这一点,接下来就要和对方的利益诉求建立关联。如果你一句话就能戳到对方的利益诉求点,那么后面的沟通就尽在掌握了。

我的那位朋友就是这么做的。他第一句话解释了项目概念,紧接着第二句话是这么说的:它比你现在做的项目利润率高5个百分点,并且还有4种其他的利润分成方式。

就这一句话,马上提起了我的兴趣。为什么呢?它不仅精准点明了我的诉求痛点,而且还和我已经在做的项目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核心利益点+差异化阐释,只要在沟通中满足了这两个标准,就能迅速引起对方的注意。

第三. 采取行动

这是高效沟通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工作中所有的沟通都应该以结果为导向,即沟通完成后一定要发生行为改变,否则这个沟通就是无效的。这里的行为改变可以是意识认知的改变,例如纠正了一个想法,或产生了新的思路;也可以是行动上的改变,例如改进了繁琐的工作流程。总之,无论沟通的内容是什么,最终一定都要落实到行动上,这样才算完成了沟通闭环。

那么如何去做呢?记住两点:1. 行动的指引性;2. 计划的时效性;

还是以我的这位朋友为例。在介绍完这个书籍电商项目之后,他见我产生了兴趣,马上给我列了一张“行动清单”:

1.注册一个个人账号;

2.开通一个微信读书群,然后邀请至少50个人加入;

3.每周在群里分享一篇读书心得;

4.不定期安利群成员拉更多人加入读书会;

你看,不到40个字,就让我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

这就是行动的指引性。即,每一句话都包含了一个核心动词,同时带有明确的数字指标要求。动词+数字就能构建出最好的行动指引。

另外,他还进一步为我解释了未来3个月内的可预期变化。

这让我不仅对现在的情况一清二楚,未来的可预期变化也能了然于胸。我心里有了一个底,就能充分评估这个项目的可执行性。这就是计划实效性的作用,将未来的行动变化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逐一讲解。这能让对方感到你是做了务实规划的,而不是胡乱吹牛。

写到这里,关于高效沟通的方法也就分享完毕。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1.用“这是一个什么”的句式,来练习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打磨概念

2. 从对方的身份职业和利益诉求出发,转换沟通语言。利用核心利益点+差异化阐释,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建立关联

3. 在沟通的最后要落实行动督促,做到行动有指引,计划有时效,采取行动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职场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实用干货:高效沟通的秘诀,掌握这套方法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