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往事之消失的老物件(一):猫叹气

图片选自网络(长腰形猫叹气)

猫叹气,是过去一种民间日常生活用品,在芜湖这一地带颇为流行。

它的形状一般都是圆形或长腰形的,长提手,有盖,编织材料多见于细竹篾。在编织方法上有的采用留空编织,细小的洞眼便于内外空气流通以及看到里面所盛之物;也有的采用细细密密的编织, 不留一点缝隙,外面还刷上一层亮漆,真可谓暗不见光,密不透风。

相传猫叹气是由盛产毛竹的山区人最先使用的,它的设计灵感借鉴了带盖的陶瓷罐。在过去简朴的农家生活中,只有在农闲和接近年关的时候,才能搞点荤菜时鲜什么的,一般以腌制的野味、猪肉、鱼类居多。

那年月,年景匮乏,生存不易,腌制野味鱼肉,是为了度过漫长而萧条的寒冬时节,如果,再有其它生物也想来分一杯羹,那岂不是太可恶了。所以,人们想法设法阻止不劳而获的生物对人类食品的觊觎。猫叹气应运而生。

猫叹气的取名,是猫背了老鼠的黑锅。在充斥饥荒的动物圈中,猫和老鼠都喜欢偷食人类的食物,在偷食这个问题上,应该是猫和老鼠都有份。不过用猫来命名总比用人人喊打的老鼠命名,感觉上要好很多。 猫之所以被人类收养驯化,与其说与它的超萌态和特立独行的神秘感有关,不如说在与人类相处中,它始终具有超乎人类的气质,改变了人类训猫的臆想,反过来征服了人类。老鼠则在不择手段地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同时,还传播着疾病。所以,在猫和老鼠的生死较量中,猫获得了多数人类的支持与鼓励;也就是说,猫获得了人类更多理解,哪怕它可恶地窃取了人类的食物。从上面观点来看,用猫来命名猫叹气,是人类对猫喜爱的一种表现。

其实,很惭愧,我家从没有猫叹气这一物品, 看到并了解它是从邻居家开始的。有一年,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到邻居家找小伙伴去玩,邻居阿姨从橱柜上面,拿下一个圆圆的竹篮,打开盖子拿出几样糖食递给我们吃。我发现,这个竹篮和我们家里的不一样,就问阿姨:“这是什么篮子?”

“这叫猫叹气。有了它,老鼠和猫都没办法偷吃里面的东西,只能看着它叹气。”阿姨解说很到位。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我家没有猫叹气。因为,我家四个男孩,对吃食需求很大,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基本没有多余的食品可储存。所以,猫叹气在我们家即使有,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在后来,猫叹气逐步演变成为收纳一些零食的专用器具,而且还是生活条件好坏的一种象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心里感叹,要是我家也有一个猫叹气该多好啊。

现在物质条件极大地丰富,像猫叹气这样的生活用品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从生活中下了岗。但是,它所处的年代,给了我们无限的追忆,它在承载的岁月印迹中,盛着多少孩童们的喜悦与期盼,它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淡忘,更不会格式化地抹去。


图片来自网络(圆形猫叹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芜湖往事之消失的老物件(一):猫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