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 你有没有你的《万历十五年》

大家还记不记得《人民的名义》比较火的的时候,当时高小琴为了接近省政法委书记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我对这本书比较熟悉的时候也和电视剧中的时间差不多,只是好好的看,还是最近一段时间,下面就简单介绍介绍这本书。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通过对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等多个人物的叙述,来揭露出整个明朝整个体制的痛点。

说实话,《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真的很不错。

为什么说,这本书真的不错呢?因为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一些观点,就有一种,原来是因为这样,明朝才一点点的走向衰亡。真是非常推荐,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读一读。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他有他的辉煌之处,同样他也有着绝大的弊端。

造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亡,就和朱元璋这位从农民翻身做皇帝,建立的一系列的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重文轻武思想在作祟。

重文轻武,培育了强大的文官集团。当然朱元璋和一些建立王朝的皇帝一样,为了促使自己的皇子皇孙能够代代共享荣华富贵,他除掉了一系列的功臣,当然特别是武将。在他的思想当中,就对武将充满着敌视的心情,所以建造的王朝,文官逐渐占据了上风,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端,也为王朝的灭亡留下了祸根。

文官的强大,说实话有点过分了,导致武将在自己的管区内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利,还得听从上级文官的调遣。假如说,这些文官能有王阳明的本领也就罢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是对军事毫无了解,且不懂的军队打仗的运行规律。这样打的仗能赢么?

加上重文轻武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部队地给养,军饷等都不配套。比如,民众50人对等包50人当兵之人的说法,又比如军需粮响等都是地区提供,并分散提供的方式,是更加的乱来了,这种情况怎么能让军队有一个切实的保障呢?既然保障不了,那就不能希望能打什么胜仗。这也是为何后期,明朝军队越来越差的原因,这也是戚继光为何培养自己军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最后文官强大的没有与之制衡的团体,这也是为何最后说,明朝败在党争之上。在朱元璋皇帝废除丞相后,建立内阁,紧随着内阁权利不断地扩大,加上文官团体自身的理想主义者的自我追求,不断地强化,促使皇帝的权力其实并不是太大,而且也并没有促使自己的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得以实施。为什么明朝的宦官当道,就是因为皇帝在文官哪里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任,想要的唯命是从,想要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他才自己培养自己的力量团体与文官团体进行抗衡,随着宦官力量的强大,就造成了祸国殃民的大乱。

道德上升到法律之上。

在明朝,虽然也有之配套的法律,但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道德要比你略胜一筹。比如,在乡村中间,采用乡绅和乡贤来管理着广大的农村,而并不是采用强大的、公正的法律手段来支持社会的秩序。

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学说,程朱理学为何如此盛行。他通过对广大的民众道德规范,来维护社会的整体秩序。虽然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还是有失公允的。并不能让民众得到真正的公平,更不能使民众对法律心存敬畏,最重要的是,它极大限度的限制了人身的自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可言。

就是这种所谓的道德,是文官集团追求的崇高的目标。从而使自己更加的逆来顺受,更加的唯命是从,更加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所谓的崇高理想,而背离社会,背离民众。

后期士人集团的党派之争,特别是东林党,慢慢的把明朝拖向了无底的深渊。

明朝是我了解比较多的一个王朝,也是我比较喜欢的王朝。《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喜欢的一个缩影,那你有没有你喜欢的《万历十五年》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 你有没有你的《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