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隔阂的一代又一代

小时候就惊叹外婆的兄弟姐妹多,总共有八个,实属大家庭,散落在乡里乡外的各个角落,外公有四个兄弟姐妹,奶奶也是四个兄弟姐妹,爷爷人丁单薄,只有他自己和同母异父的妹妹。这么多的七大姨八大姑,爸爸妈妈小时候走亲访客的记忆很多,妈妈喜欢去阿姨家、爸爸喜欢去舅舅家,耳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而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外婆一起串门到她的各个兄弟姐妹家,即使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姨婆、舅爷家的老宅。虽然那时很穷,但感情很真挚,平时走动的勤快而热络。

小时候与拜年有关的记忆就是去各个姨婆家、舅爷家,那时候只有骑自行车,不管下雨刮风都按计划地来、去。人多热闹,表叔、表姨的一众人,很多都不认识,强行的被介绍、喊人,一一表示,吃饭是满堂堂一、两桌,每年的一聚,不管亲疏远近,遇见了都是扯高了嗓门地寒暄,好不热闹,于是各家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当然亲戚多了好办事,只是要有“亲”的基础。于外婆兄弟姐妹的拜年仪式在我十一岁那年停了,由于我那隆重的十岁生日而闹了些矛盾,也主要是爸妈有这么多的姨娘、舅舅,也太耗心力与财力,而嫁出去的女儿也容易和外婆这房的亲戚停止走动。

于是拜年一下子就免去了一半的心力,以及热闹,也因此变得不那么赶场子般走客了。等再大一些时候,也就不跟着父母去他们的长辈家拜年了,外婆家还是会去的,那些热闹远不及曾经,当然也适应不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深切“慰问”。再到父辈这一代时,爸爸有六个兄弟姐妹,妈妈有四个兄弟姐妹,小时候仍是一个大家庭的闹腾,过年的请客吃饭是要挨家挨户地排好序的,不可错过、不容错过。只是后来大姑一家过于小器,因为一些些钱的事情,而断了来往,大舅、三舅为了外婆去世的事心有矛盾,再无往来,二舅入赘属于他人家了,极少去,所以这一大家子看似人多,实质也并无多少亲热可言,过年的请客吃饭也随之淡然了,家常便饭,也不再管人是否聚齐,即使某家不请客,也没有多少赘言,吃完饭也是各自快速散去,少了闲情逸致絮叨絮叨的心情。

和叔叔们还是比较亲近些,毕竟住的太近,逢年过节都要聚一聚、聊聊天,走动频繁,和其他的亲戚们真的很疏远了,不论是表姨叔、堂姨叔,几乎不再往来,即使舅舅们也淡漠许多。在大街上遇见了这些远房亲戚,也未必还认识多少。还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堂弟一家的叔叔姑姑们很亲近,还参加过他们的婚礼,背了很多糖果回来,闹新房的乐趣,记忆犹新。只是他们搬家后,再无往来,现在即使碰见也是显得生疏了,这种疏离就再无熟络的可能,两个平行世界的陌生。认识一些人、丢失一些人,也许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平衡之法。

然后到了我们这一辈,各家都是一个孩子,无论是表亲、还是堂亲,都不再那么热情和有热度,各自只是以自己直线家庭为中心,我们这些平辈,平时几乎不联系,过年也只是泛泛而谈。父辈倒是经常念叨我们小辈保持联系,往后是彼此的后盾,但这些话听过起来情真意切,只是现实并不践行。彼此生活并不重叠,也懒于相聚和维系,主要靠上一辈的情分在,我也曾有过设想,好好地联络感情。但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坐享其成已然成为习惯,我们这一辈混的都不怎么样,每个人都还像小孩子般习惯索取,而很少能慷慨解囊,也许真的是隔层肚皮隔座山的遥远。也一直都有些感触,如果有困难,找家里的兄弟姐妹真是白瞎,这些如孩子般的他们,既无心也无力,也是平时的沟通太少太少了,越发冷漠和麻木。

现在奶奶还在,父辈们也借以此的聚拢在一起,而当奶奶离开、父辈老去时,我想我们这一辈也会越走越散,而无法再寻得彼此的身影。其实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太多家族鼎力等等资源,越来越独立与便捷,更多的责任在于夫妻二人的小世界,也或许是一个人的战役,于是我们各自拼命奔跑,努力成长,自己首先成为一棵树。这种代际的冷漠,也正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牵牵绊绊裹足太多了,而现在的流动性又是如此之大,往往是远亲不如近邻,距离不会产生美,只有距离。父辈大家庭时的他们都守候一方水土之上,家里家外地相互帮忙,今天你一餐明天我一顿,喝酒吃饭共事升华了感情,那时的人们需要人力的壮大来解决农活、帮衬家族。人情的变化随着实际情形而更迭。

如今的一切都太过于便捷了,只要有钱,大部分事都可以解决,而不能解决的只有没钱的问题。我们兄弟姐妹散落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却忘了如何情感的联络。最小的堂弟和我在一座城市,但是我们零沟通,缘由是他工作忙,实质也是彼此相安无事、无需联络,这座城并不会拉近我们的距离,也并不会以此为话题,甚至不觉得我们是在同一座城市里工作、生活。希望有一天我们在这座城能扎根而相互帮助。堂妹嫁在了老家的城里,所谓的拆迁户,她也是平辈中最能说会道的人,但是并不在理,除了所有出礼的时刻,并不会想到娘家人。我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她变得小器而自私了,但这就是很正常的人性,计较不来,所以不相往来。

另一个堂弟、表哥,也都过的紧紧巴巴,而不成熟、不担当,和他们更是无半点沟通的欲望。几年前借了一些钱给表哥,然后就是遥遥无期,没有招呼、没有还期,所以彼此相谈无趣,眼见的嫌隙吧!其他的同辈堂亲更是疏远而连打招呼都尴尬,也是挺遗憾如此疏远的家庭人际交往,无能为力而顺势而为吧。我想很多的家庭都有如此的问题,越来越疏远的亲戚走动,呈直线传递趋势,而不再是树状的开枝散叶。只因是独生子女,少了同胞血脉的相连,于是父母成了最直接的根系,其他的并没有多少的温度与心力去维系旁系。

再下一代也会有他们的人际与互动方式,不必着急、不必担忧。无论是有亲戚、朋友,总会有人伴随而行,我们顺应大环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个性化,也越来越不拘泥于狭小的环境,也有了更多的人事自主权。无论怎样的选择都是一种自由的生活,人情没有冷漠,冷漠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心性。无论怎样,都需要各自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放任自流,如此而为,只会越来越淡漠,逝去各式亲戚关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抱有期待与憧憬,忘了如何与人相处的简易时光,然后切段所有的复杂亲朋之情。

我们怀恋小时候的纯情,将来也会怀恋此刻的感情,父辈的存在才是热闹的关键,我不知道这份情谊什么时候嘎然而止?爷辈的老人几乎不会再遇见,很多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唯一还剩下的只有高龄的奶奶,这也是挡在父辈与死亡前面的最后一道防线,然后一代一代地拍打着、传承着,隔阂不可避免,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留一份记忆于脑海中,不泯灭地存在过,我想这就是生命的烙印,于记忆、于时空中。

愿我们温柔以待身边人、远方心,然后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照耀各自的精彩与生命。家族脉络的故事从未被切断过,有关它的故事一直不绝于耳,在江湖流传,你我皆兄弟,都得到过来自大家庭的祝福,小确幸!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来越隔阂的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