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的《秦汉史》,他在这书中运用文化史观,认为秦汉王朝的兴衰在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思想冲突。
对于钱穆先生,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是20世纪中国的学术泰斗,被学界誉为“一代宗师”。历史学家顾颉刚称赞钱穆是国史界第一人,同样为史学大家的严耕望先生将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家”,称钱穆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纯儒”。举个例子,当年钱穆在北大讲授历史的时候,破了一项记录,什么记录呢?过去北大讲中国通史课程,都是几个人合作,每人只讲一个朝代或几个朝代,而钱穆则是一个人把整个中国通史全讲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讲每个朝代都参考那个时代的人的意见,然后做出评论。另外,钱穆虽然讲的是历史,但是却能对当下人们关心的国家前途问题做出解答,据说就连大学里的教授、系主任也常站在教室外偷听钱穆怎么讲课。
钱穆研究历史,坚持的是一种以学术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史观。什么是文化史观呢?就是他认为,影响历史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运作背后都存在一个思想观念,这个思想观念超出政治势力之上,不仅不受政治的制约,而且还常常负有指导政治的责任。进一步说,思想、学术和政治三者有这样的关系:学术思想领导政治,政府由学术界组成,政治改革必定存在学术背景。钱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就说,中国历史的传统理想,就是由政治领导社会,由学术领导政治,而学术往往从社会下层兴起,并不受政府的控制。因此,这样一上一下循环推动,使得中国历史稳步向前发展。
《秦汉史》是钱穆文化史观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书名叫《秦汉史》,但内容是从秦朝统一讲到王莽的新政,整个东汉的历史并没有涉及,所以只能算是“半部”秦汉史。这本书原本是钱穆1931年在北大史学系讲课的讲义,当时课程讲了一年,讲义并没有编完。再后来,钱穆把讲义弄丢了,等到20年后他在别人手里重新看到这部讲义时,基本已成天地间唯一的孤本了,钱穆先生感慨万千,不胜唏嘘,作为纪念就出版了。
钱穆先生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只是一本上课用的讲义,是为了讲课方便而写,读者读了后,会对秦汉史有个大概了解,然后必须还要去读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只有这样才算懂了秦汉。若想偷懒,以为读了这本《秦汉史》就懂了秦汉,那可是大错特错。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就是书中的主要内容。我们会从三个方面来了解钱穆对于秦汉历史的观点:首先,我们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秦朝从强大到灭亡的过程;接着,我们要分析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汉武帝和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两位帝王的结局却迥然不同;第三,进入汉代之后,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那么当时的儒生是如何利用学术来影响政治的。
第一部分
好了,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秦从强大到灭亡的过程。
首先,是由于自身文化落后的现实,才刺激秦的开放,引进人才,不断强大。春秋时期,秦位于中国最西边,相当于今天的陕西东南部。秦最初只是周王室的一个附庸小国,因为先祖给周王室养马有功,所以被封在一个叫秦邑的地方。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资源都没什么优势,文化也很落后。怎么落后呢?举个例子,商鞅变法前,秦存在这样的习俗:父子、兄弟、婆婆、媳妇等一大家子睡同一个屋子,当然,这可能是沿袭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做法,但是这显然既不合乎礼制,也对健康有害。所以商鞅变法就专门规定禁止大家族聚居,而且规定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要分家立业,单门独户过日子,否则要加收一倍的人口税。
秦国在文化上的落后,导致中原和东方各国都对秦充满着鄙视,每逢参加中原国际会议,秦也常常遭到轻视和侮辱,把它们看作“夷狄”,也就是没文化的边远民族。比如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习的,蔺相如出使秦,直接批评秦自从穆公以来就没有什么纪律和信用,在渑池之会,还强迫秦国君主“击缶”,也就是敲打小瓦盆来侮辱他。可见当时东方各国在文化上是怎样轻视秦国。
正是落后刺激了秦的开放,秦大力引进东方人才,学习东方先进经验,逐步强盛起来,甚至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其次,秦的强大,离不开对东方文化的模仿。秦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就得发展和强大,而这离不开人才。而它自己本身缺乏人才,只能引进,引进的都是什么人呢?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来自东方各国的游士,所谓游士,也就是到处流动游走的知识分子。钱穆认为,这些来到秦国的游士,大多热心于功名利禄,加上对故土文化不满,比如自己的思想主张得不到采纳,于是就寻找别的出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秦国因为落后,没有什么历史文化的包袱,反而更容易试验各种新的主张、新的改革。
相反在东方各国,变法就比较难,比如魏国丞相李悝,他的改革主张实行得并不彻底。又如吴起,在楚悼王当政时实行改革,楚国由此强盛,可是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秦的落后,反而给这些来自东方的不受重用的人才得到了伸展志向的舞台。在这些人才中,比较有名的有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
这些来自东方的人才,自然也就把东方的文化和发展经验带到了秦,比如商鞅,本来是卫人,他的变法思想主要来自李悝,李悝曾经在魏国实行变法而使魏国强大起来,商鞅变法很多举措就是模仿魏国的李悝变法。换句话说,秦的变法很多是东方魏国的先进经验,像废除贵族世袭,实行县制,还有废井田、开阡陌,鼓励人民自由开垦,自由耕种等等。这些措施其实在晋国、楚国早就推行过了。
再次,秦始终未完成思想上的统一,并未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秦与原来东方各国文化之间存在鄙视和嫉妒心理,为秦的灭亡埋下文化上的隐患。
秦引进东方人才、学习东方的文化,目的只有一个,尽快使国家富强起来。比如商鞅变法,目的很明确,就像钱穆先生说的,就是为了破除旧封建贵族制度的束缚,着力于新军国的建设,建设一个军事强国。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以法治国,讲究法治。钱先生认为,秦的富强,主要是因为法治,而法治的成绩主要是秦国中来自三晋的人士的功劳。
战国时代,虽然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但是就文化而言,在当时的华北地区,主要分为两种文化:一是齐鲁文化,二是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受儒家和墨家影响最大,孔子墨子都是鲁国人,受这两家影响,齐鲁的学风,多数是崇尚文化,重视历史,而且不仅仅追求国家经济上的富强,而且更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希望整个社会的改进,重视文化、重视教育。三晋文化主要受到法家以及兵家、纵横家影响,比如像这几家的代表人物李克、吴起、商鞅、申不害、张仪等多数是三晋地区的人。三晋文化更重视现实,更崇尚权力,追求的就是富国强兵,所以重视军事、经济。
秦引进东方文化,但是没有好好消化,仅仅看作是一个客体,并没有实现文化的融合,更没有实现文化思想的真正统一,这也是造成秦灭亡的重要因素。东方人才的引进,东方文化的相应带入,这样就使得秦境内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秦的本土文化,一种就是东方文化这种外来文化。两种文化并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想上和利益上的冲突。比如秦丞相吕不韦曾经大规模引进东方学术思想,他养了三千食客,并下令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最后就汇集而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吕氏春秋》。可是,书里经常会出现轻视甚至鄙视秦国的字眼,说秦是“众者暴寡,以兵相残”,是“民无走,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这直接讽刺秦政是以武力逞强于一时,根本不得人心。
东方门客对秦轻视傲慢,而秦对东方文化则始终有摆脱不掉的嫉妒心理。比如,韩非被杀。我们一般历史记载是韩非是被李斯进谗言而杀害的,钱先生则认为,这也不得不认为是政见上的不同,韩非为韩国着想,保存韩国不被秦国所灭,李斯则是为了秦国着想,可以说李斯是为秦国而杀韩非。秦朝廷杀韩非主要是因为韩非最后肯定不会为秦服务,可是秦要统一天下,韩非就会成为隐患,不如杀了他,以绝后患。
秦始皇杀韩非与开始喜欢韩非的学说,其实是同一种心理。喜欢韩非主张中央集权,有肃杀之气,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并将此作为国家指导思想,非常符合秦始皇的心意。之后杀他,则是因为既然这个人不能为我所用,而且可能将来会成为祸害,所以就不惜杀了他。这是什么心理呢?就是把东方文化以及学者才能看作是一个工具而已,用得着就拿在手里,没用了,如果可能对我有害,那就毁灭而不可惜。
秦统一天下后,学者人才都汇集到一国,相互间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有人就赞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好,批评秦的制度建设,这种意见大多出自齐国的学者口中。李斯认为这些人是以古非今,扰乱舆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提出了“焚书”的建议。焚书当然不是焚烧所有的书,而是私人收藏的《诗》《书》等典籍,避免搞“私学”,以古非今,用历史反对现实。后来又发生“坑儒”事件,就是处死私下诽谤秦始皇的方士和儒生460多人。秦始皇的本意当然是统一舆论,维护皇帝权威,可惜手段粗暴,遭到后来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批评。同时为了统一思想,秦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就是说,人民必须把当代法令文件当成教材,那么对于法令文件有什么不明白的,那就问政府官吏,向他们请教。这样做的实质就是把法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把法令当作统治者的意志。
另外,秦统一后,建宫殿、修长城,实行种种暴政,法律严苛,把原来东方各国当成战败的奴隶,动不动就鞭打刑罚。劳役兵役太重,使得民力枯竭,人民不堪重负,终于举起反叛的旗帜,推翻了秦的统治。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一个重点: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秦从强大到灭亡的过程。秦因为文化落后而遭到东方各国的鄙视,受此刺激,国家开放引进人才。在秦成名的多是来自三晋地区的人才,讲究实际,崇尚权力,追求功利,秦的强大,多是学习东方先进经验进行变法的结果。
但是,秦统一天下后,境内并存各种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因为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思想问题引发了焚书坑儒事件,让秦饱受骂名。东方各国始终对秦文化表现出鄙视态度,秦则始终对东方文化和人才存在着摆脱不掉的嫉妒心理,把他们视为客体,始终未能真正的融合吸收,只是作为一种可用可扔的工具。对于归入秦统一版图的东方各国人民,看成是战败的俘虏和奴隶,实行暴政,最终被推翻。可以说,秦由强盛到灭亡,文化元素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第二部分
秦朝灭亡后,接下来的是汉朝,到了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我们常常说“秦皇汉武”,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会发现两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一个结束战国250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帝国;一个北击匈奴,南吞百越,开创汉武盛世。可是,两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汉代却成果辉煌。汉武帝为什么能开创盛世?钱穆先生认为汉武帝一切举动,都在于一种“稽古之遥情”,考察古代、学习古代的高远的情怀。用今天话说就是,向古代致敬,向古代夏商周三代致敬,也就是他成功地运用了学术思想来为统治服务,成功地确立了一套指导思想。
那么,汉武帝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汉武帝之前的指导思想是怎样的。
从汉初到文景两帝时,指导思想是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对于老百姓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这和经过秦末战乱,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的条件十分相符。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走向强盛,仓库中的粮食储备已经堆积如山,连串铜钱的绳子都朽烂了,黄老之学不再合适。钱先生认为,黄老学说,适合于社会衰落时期,这时就像身体生病,需要吃药来调理,但是到了盛世,身体康复,就得吃菜吃肉来滋补加强营养了,这时再靠吃药就不行了。这个时候社会就需要礼乐教化,这就是汉武时期儒生们喜欢高谈三代先王美德的原因,因为这正是盛世所需要的东西。
所以汉武帝的指导思想就是“法先王”。这里我插播一下,关于法先王和法后王的问题。法是方法的法,王是国王,先后就是先后顺序的先后。这是古代两种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叫作建设国家的路线。“法先王”这一派以儒家为代表,主张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和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以古代的圣人尧、舜、文、武为榜样,以夏商周三代为理想的时代。而另一派“法后王”,是以荀子、韩非、李斯为代表,他们主张学习当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和制度,因时制宜。值得说的是,李斯正是拥护“法后王”的观点,认为当时那些喜欢谈论上古三代的儒生是愚儒,记录先王思想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则应该焚毁,于是就有了“焚书”的建议。
汉武帝时期,一方面要改变汉初无为而治这种过时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要确立与秦不同的国家指导思想,秦既然是“法后王”,那我大汉朝就“法先王”, 把尧舜禹和夏商周三代作为榜样,复兴古学,从头开始,讲究礼乐教化。
汉武帝是如何确立统一的指导思想的呢?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首先,建立中朝,形成了自己的亲信集团和秘书班子。所谓中朝,也叫内朝,就是由一些高级侍从,比如侍中、给事中,组成宫内决策班子。而外朝,就是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汉武帝建立中朝,那就削弱了相权,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外朝沦为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形成了内朝与外朝对立。武帝外朝立了博士官,尊重经术,多是研究经学专家,而内朝用的多是些文学人才。这是汉武帝能够乾纲独断、独揽大权的重要原因。内朝重视文学,那时的文学体裁主要是辞赋,而辞赋一大特点就是夸张,正好符合汉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为鼓吹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开疆拓土大肆服务,而外朝就用相对严肃的研究,从经学典籍中寻找学术上的依据。
其次,广泛吸纳人才,培养中央的思想学术力量。汉武帝是怎么做的呢?这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学术形势。一是地方学术,一是朝廷学术。
我们先看地方上的学术情况。钱穆先生认为,地方学术也就是王国的学术比较兴盛,主要是各国诸侯王重视文学人才。比如楚元王对穆生、白生、申公等人才非常敬重,曹参在汉惠帝时是齐国丞相,召集长老学者数百人。最明显的就是吴王刘濞招纳四方游士,齐国人邹阳,吴国人严忌、枚乘等都去了吴王那里做官,都因为文辞辩论而著名。即使后来七国之乱,吴王落败,王国的宾客文学之风仍然兴盛。而朝廷学术,从刘邦到文帝景帝,其学术本色一直保持的是质朴本色。王国的学术以河间和淮南最为著名,他们很受人们的欢迎,学习效仿者众多,结果河间献王和淮南王的声誉竟然超过了朝廷,这就引起了武帝的嫉妒。后来河间献王和淮南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获罪,他们手下的那些人才都被收编到了中央。地方人才收纳中央,改变了朝廷的学术风格,更为适合汉武帝的要求。
最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不同于秦的国家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的真正统一。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过去我们教科书上讲的,强调的是汉武帝实行思想专制,人们只能学习儒家学说,其他学说一律禁止。其实,独尊儒术是事实,但是禁绝其他学说则不然。只是儒家学说是官方认定的学说,研究好了可以做官,至于其他学说,民间学习私下研究,各随其便,只是不能拿来作为当官的敲门砖而已。另外,独尊儒术,看重的并非只是儒家学说,而是儒生所一直研究的这些学问,代表的是古代先王的智慧。
其实除了统一思想之外,还另有原因,那就是汉武帝要改变秦朝“法后王”的指导思想,从而走“法先王”的路线。而先王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诗经》《尚书》等经学典籍和“六艺”中,六艺是六种技能,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计算。于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这个博士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博士这样的学位,那时的博士是一种官职。其实就是把五经确立为官方学问,这就是荀子所说的“法先王”,说白了,尊儒的背后是复古,成功地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汉武帝与秦始皇所作所为如出一辙,结局却迥然不同,汉武帝开创盛世,背后的指导思想就是法先王。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了汉初遵守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保守思想,同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将研究儒学和做官联系起来,成功地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第三部分
我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的地位越来越高,精通儒家经典,就打开了升官、参与朝政的大门。于是儒生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大到不仅影响三公的任免,甚至影响到了皇帝的废立。这里所谓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中央的最高职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讲述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汉代儒生是如何影响政治的?主要是谈论灾异,即议论异常的自然灾害或自然现象来影响政治,甚至让皇帝主动让位;其次是谈论礼仪规范来影响政治。
首先,儒生通过谈论异常气象来影响政治。你可能会问,天气和政治有什么关系呢?古人相信,天上的神仙管着人间的事情,可是神仙不会说话,也没有一个形象,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存在呢?他们想,天上的日月星辰是我们能看见的,它们的变动应该就是神仙们的意思吧,于是天文现象就当作神仙对人间的表示,天有灾祸,那就是上天对人的警示。
董仲舒精通《春秋》,融合了阴阳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天人感应”里的“人”不是指一般人,而是特指天子,也就是皇帝。董仲舒认为,人君接受天命,进行统治,君主做了不好的事情,上天就要警告,如果不改正,上天就会使他丧命亡国;君主做了好事,上天就会降下吉祥征兆,国家就会太平。董仲舒提出这种从天文学来推测人事变化的学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君主,防止君主失德。上天发出警告,那就得给上天一个交待,找出责任人。
当时普遍认为,三公职责之一是调和阴阳,而灾异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阴阳失调,是三公的失职,要么降低薪水、要么辞职甚至自杀来谢罪。结果在当时,常常因为异常气象导致朝廷人事的变化。比如元帝时,春天下霜,夏天寒冷,太阳发青而无光,于是丞相于定国就把自己的侯印上交,自动辞职。薛宣做丞相后,正好发生陨星和日食,这在当时可是被看作典型的灾异,成帝就给他一个册书,说:“多次出现灾异,秋天收成也不好,这都是因为你做了宰相的原因。快些把印绶解了吧,快辞职吧!”
灾异说的继续发展,就是不仅使三公免职,还可使天子退位。如果灾异频繁出现,那是上天严重警告,这时,天子应该做的事就是退位、让贤。钱先生认为,这是不得了的见识,因为占主流的思想是帝王“一姓万世”,代代相传,而“择贤禅让”思想明显是跟这个思想唱反调。又很多人讥讽汉儒,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高深的思想见识,其实这种通过谈论灾异推论到让天子“择贤禅让”的思想是汉儒的高明之处,他们是通过“天”的名义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仅通过说明灾异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时儒生还用“五德学说”来论证汉代的气运。所谓五德学说,就是把传统的五行学说融入到了朝代更替的历史规律中,认为每一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的“德性”,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属相一样,朝代的更替都遵循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汉武帝后期,由于前期的四方征伐,劳民伤财,加上增加苛捐杂税,人民怨声载道。这时,儒生们论证认为汉代气数已尽,已经结束,该有新受命的天子起来了。 比如,据《汉书》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8年,泰山下一块一丈五尺长的大石头突然自己站了起来,上林苑中一棵本来卧在地上的枯死的柳树也自己站了起来,于是,有一位《春秋》学家推演认为,石头和柳树象征下层平民,而泰山可是帝王受命封禅的地方,可见将有新天子从匹夫中崛起,汉帝应该立即寻找贤人,把帝位让给他。
再比如说,王莽上台就响应了有段时间流行的“汉代国运不能延续,刘家应该退位”的说法。从西汉中期开始,儒者认为没有什么万世一统的王朝,天命轮流转,有德者才能获得。这个说法最早来自董仲舒。后来,有人说得更为严重,说汉德已衰,皇帝应该避位让贤。王莽政权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王莽的威望越来越高,开始有人把王莽看成是新圣人的象征,于是出现各种歌功颂德,各地还时不时出现祥瑞,预兆圣人在世。巧的是,这些祥瑞正是出现在王莽重新为大司马的时候。终于,王莽戴上了王冠,定国号为“新”。
其次,儒生通过谈论礼制来影响政治。如果说议论灾异受命,是为了警示,与之相似的谈论礼制,提倡礼乐,则是为了对上天表示感谢。礼乐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汉武帝时期的礼乐讲究排场,极为铺张。昭帝、宣帝时期重视礼乐是为了安抚百姓,礼乐的目的在于约束人们的不当行为。而到了元帝和成帝时期,礼乐制度改革,儒生依据古代经典,开始讲究道义,注重民间习俗的改革。着眼于民间,与汉武帝时期针对上天有所不同,儒生通过强调礼乐的不同作用而影响政治。
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本期为你分享的内容。
第一,介绍了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秦从强大到灭亡的过程。秦因为偏居西部,文化远远落后于东方国家,东方人才被大量引入,商鞅借助东方国家的经验实行变法使秦迅速强大。秦强盛的过程,伴随着东方文化西移的过程,吕不韦通过组织编写《吕氏春秋》大规模引进东方文化。但是,秦境内两种文化并存,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如东方宾客在文化上对秦的轻视傲慢,秦对东方文化则是有着始终摆脱不掉的嫉妒等。
第二,汉武帝与秦始皇所作所为如出一辙,结局却迥然不同,汉武帝开创盛世,背后的指导思想就是法先王。汉武帝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变了汉初遵守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保守思想,同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将研究儒学和做官联系起来,成功地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第三,汉代儒生主要通过谈论灾异和礼制来影响政治。汉儒喜欢谈论灾异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君失德,如果灾异频繁,那是上天严重警告,天子应该退位让贤。王莽能够上台,并不是仅仅靠着王莽一个人所谓的虚伪奸诈和外戚的势力,另一方面也与功德、符命、禅让之说的推动有关。汉儒通过谈论礼制来答谢上天、安抚社会、约束百姓。儒生通过这些学说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我们补充一点,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本《秦汉史》呢?
钱穆先生的文化史观,确实为我们看待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观点,低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尤其是学术思想的作用。这与钱穆高度重视历史精神、民族精神,希望学术思想能领导政治的观点有关,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感,这与钱先生所生活的时代,处于民族危亡时期,也是有密切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