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本论》第二卷里马克思描绘了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马克思把资本家的生产,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要生产生产资料,比如生产机械、原材料,卖给其他生产者。
第二类:从第一类生产者购买生产资料,生产出最终的日用消费品,卖给消费者。
马克思分析了两类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的情况。不过由于第二卷是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整理的手稿,读起来略费劲。但是有一点,很有意思。
马克思分析一个典型的工人的生活路径:
工人白天在第一类资本家那上班,要被生产生产资料的老板压榨,通过这种方式赚到活命的钱。但是工人下班以后呢,要生活,要购买消费品,要跑到第二类资本家那购买商品。而这意味着,把自己白天从第一类资本家手里赚到的钱,再给第二类资本家。
当工人把工作上赚到的钱,拿来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剩下结余没有多少。于是,工人做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个金钱搬运工,用自己的生命,在帮助两类资本家完成了钱的回流。
这个钱怎么回流呢?
第一类里的资本家,自己投资建厂生产设备,生产各类生产资料,然后把生产好的生产资料,卖给第二类资本家。于是,你可以认为,第一类里的资本家,其实是赚了第二类资本家的钱。
第二类资本家花钱买到生产资料,再进一步加工,生产出消费产品,卖给消费者,其中很多工人就是在第一类资本家那里从事生产的工作。而这样,又把钱给赚了回来。注意,这些钱其实是第一类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所以第二类资本家相当于从第一类资本家里把钱流回来了。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这就是两拨大佬在玩游戏,剩下的普通人在陪跑?
普通的工人在用什么陪跑?用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渐渐老去的躯体。在《资本论》描述的时代里,每一位工人都面临着每天近似15小时的工作时间,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
工人们就是资本家建造的生产机械下的玩偶。马克思正是因为目睹了工人阶级的命运,才会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想法。
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生产,其实就是两拨大佬在刷流量。而普通的工人,就是流量了。
2
什么叫刷流量?你看过电商网站上的销量么?比如一件小商品,有几十万件的销量,搜索结果根据销量排名,可以排到第一位。但是,真的会有那么多人购买么?
在电商行业,有一个词叫刷单。比如说,我卖台灯的,一架台灯99元。那我可以找一个人,给他99元,让他下单购买,然后我发一个假的快递,实际并不需要发货,这样网站会认为,这形成了真的交易,于是交易量,就会增加一个。
你可能会说,这样造假有什么用么?其实,真的有用,因为就是有很多人吃这一套。
比如,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选择一个饭店吃饭,你是选择吃饭人多的,还是选择人少的?大多数人会选择人多的,因为你会想,这么多人吃,一定还不错。即使你不看店里的人数,你打开了大众点评,你也会选择评价数多、星级高的。
既然有那么多人愿意以“数量”的方式评价好坏,那我只要找到足够多的人,刷单刷出足够多的交易量,不就可以制造出火爆的场面了?
刷单一直有悠远的历史。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曾经说过,创业做培训的时候,最开始招不到人,于是自己编了一个学生报名簿,家长一看,那么多人报名,于是马上掏钱。就这样,搞定了报名的家长。到后面,慢慢做出了口碑,才有了自发的传播。当你打开电商网站,看到销量巨大的商品,然后感到心安,认为自己买对了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支持刷单的行为。
说到底,刷流量,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3
很多人认为,好的产品不需要营销。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有时候即使是好东西,识货的人也不多。你可以想想,找出一个好产品和找出一个销量最高的产品,哪个更难?
与此同时,产品做得好的人,往往也不太爱花时间在营销上钻营,这是自然而来的鄙视链。反而是次品的生产者,会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在营销和传播上,因为没办法呀。产品干不过,还不在吆喝上多下功夫!
所以最后的结果会是,你随便一听,随便一看,所见所闻之处,其实更可能是由那些未必是最好的产品充斥在空间里,这些产品的质量未必是最好的,但是传播上肯定是很强的。轻的好传播,重的传不动。好的产品一定是要消耗大量脑力体力的,而这样,只能变得很“重”。
很少有人能抑制刷单的诱惑。假如你是一个自认为有原则,有选择的人,不刷单,那你要面临的考验就是,如果其他人都在刷,你的数据就显得很难看。你不管干什么行业,总是会有同行的,总有人给你安排同行的。比如我就会被大家安排在了“知识付费”行业。只要有一个定力不够的人开始刷,就一定会有人跟风,最后大家一起刷,就变成了囚徒困境。然后你发现,专业给人刷单的人,赚翻了。
经济的活动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
第一类资本家干活的工人,还要在下班后,把钱再交给第二类资本家,根本逃不掉。
刷单一时爽,制造火爆场,蓦然回首,却发现,有人靠专门刷单赚到翻。
4
如果是一个聪明的商人,总是可以从人群中,找到赚钱的机会的。而这种赚钱的本质,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已经剖析得很清楚了。当把人群看成一个整体,这其实就是流量了。
(当然,马克思也只是一种学说,人类历史上,仍然有不同的学派的不同理论帮助大家建立认知。请奥地利学派的小伙伴不要来教育我,我也在读你们祖师爷米塞斯的作品。)
我们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什么产品,你都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从哪些方面,长得像流量?
比如,当一个人爱学习,充满求知欲的时候,会不会被人当成流量?
我们以学英语为例。相信大家都在朋友圈里看到过阅读类的、单词类、外刊类的打卡产品。也相信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人建立起了英语学习的习惯,以及加强了“我爱学习”的自我认知。虽然,这里面也夹杂了不少幻觉。
但是我希望我的读者们在使用这些产品的时候,不要光想着,这个产品怎么让我学好英语。如果你再想想,你有没有可能在哪些方面,被当成流量,可能会更好玩。我列几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
1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到这个产品的?
2你在用这个产品的时候,在什么环节,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波动?
3当你使用产品遇到困难的时候,产品会不会察觉并有所反应?
4当你的学习顺风顺水的时候,产品会反向调节你的行为么?
5产品会不会制作出好看的海报,诱导你分享到朋友圈?
6产品会不会或明或暗地给你植入一些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7你有没有带动你周围的人使用这款产品,并且你是否从该行为中获益?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正在经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从工人阶级到资本家的变化,因为你换了认知角度。
5
其实,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打卡类学习产品,好像是自己的学习伴侣,帮助自己进步。
但是对于操盘这个项目的人而言,这更像是设了一个局,建立了一套系统,或者,更直白的说,是一个持续赚钱的现金流项目。
对于知识付费而言,英语类产品就是极好的现金流项目。因为中国人老是感觉自己英语不好,需要提升,所以总是经不住诱惑,要花钱解忧愁。同时,很多人平时也不会花时间学习,于是总会周期性地抽风,想重新开始学英语。
这股间歇性、如抽搐般的泥石流求知欲,就变成了商业社会中,非常稳健,非常健康的现金流。
对于操盘者而言,当我的英语学习产品,每天有20万人打开,其中有10万人把海报发到朋友圈,每天再能吸引1万人关注公众号,再转化3000名新付费学员的时候,这就是一台印钞机。
这套赚钱的系统,就像在黄金地段的超市,进门的货架,会得到最多的客户浏览。那些把海报发到朋友圈的人,就像货架一样,你的朋友圈就是充满了人流的大街小巷。每天你开始上新,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在往货架上阵列商品。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求知欲望,竟然变成了别人的现金流。你在努力打卡的时候,其实是在给操盘者打钱。这是不是有点像前面说的,你忙着刷单给自己营造繁荣,然后专业刷单的人,发现自己赚翻了。
回到第一节里,你觉得资本家要关心每一名工人的成长么?我觉得资本家更关心每一名工人的产量。当然如果工人成长能增加产量,资本家也会关心。
同样的,当你开始用工具学习的时候,你觉得操盘手,会关心你能否真正学好英语么?我认为,他更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终身在这款产品上学习,更关键是,付费。
产品的初心会决定产品的形态,只不过,初心如果藏得太深了,你需要经历很多套路才能看到。
所以我的观点是,你如果就像行尸走肉般打卡,你的英语不会有什么进步,当然你可能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很有成就感,只要你不实战检验,这种感觉,永远都会在。
在成长、进步、求知这些与个人体验密切相关的领域,有一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那就是,先靠自己,再参考他人。靠自己要求我们内心不要偷懒耍滑,参考他人确保我们能掌握环境动态。
如果你单纯想依赖一个外在的工具达到某些效果,却忽略了内在的投入,那么你不太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哪怕你感觉仍然棒棒哒。因为操盘者并不关心你所关心的问题。如果你英语学得好,对于他们而言,只能算是意外收获。
现在你理解了,什么是“你的求知欲,我的现金流”了吧。
讨论题,当你特别爱读书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可以被当作流量?请在评论区回答。如果你能答得好,可以去应聘知识付费行业的产品经理。
扩展阅读
为什么老板总是鼓励你加班?为什么社会告诉你一定要买房?——《资本论》第1卷揭露的秘密
《资本论》中发人深省的金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