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的“华夏之礼”

大克鼎的“华夏之礼”

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3160108111 林依靖

七千多年以前,鼎是用来煮肉的陶器。大禹建立夏朝以后,以九尊青铜大鼎代表华夏九州,从此,鼎变成了象征权力的礼器。大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内有铭文209字,与大盂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大克鼎的主人名叫克,是一位膳夫,大克鼎壁内的铭文讲述了膳夫克祖先的功德,它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种产物,字迹工整有力,对中国后来的书法篆刻艺术很有影响。

大克鼎是西周青铜文明与礼乐文化的代表,鼎上的铭文体现出敬天法祖、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观念。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件文物所传递的信息和能量有助于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创造出现代文明的新高度。

大克鼎的铭文告诉我们铸造鼎的人叫克,在发现大克鼎的窖藏里,同时还发现了小克鼎,是七个一组的列鼎。列鼎在那个时候只有诸侯才能享用七个,而这位膳夫能够使用列鼎,可见他与周孝王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列鼎的制度已经形成,盛行造器作铭,大克鼎里面的铭文书法在清末受到了很大的推崇,是当时青铜铭文的一个典范。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极其重要的史料,除了第一段周王赞美他的祖父功绩外,第二段记载了周王对克的赏赐,这些为西周的土地制社会制度及官制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周代人们往往在祭祀中用鼎,里面陈放牛羊猪作为祭祀品,去祭天、祭地、祭社稷的时候,鼎就成为了国家重器,成为了王权、统治权的象征。

这样偌大的一个鼎,最终我发现它从头到尾都在讲的就是只有一个字—“礼”,生活中的礼既有讲究又有学问,虽然以鼎立国、以礼治国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鼎所承载的礼却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里,因为每个炎黄子孙都在用细微的言行守护着它,延续着它。

“华夏之礼”的文化一直在延续着从未消退。清朝末年,京城出了一个大新闻,清代著名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集齐了西周时期两个最大的青铜器,一件叫大盂鼎,另一件就是大克鼎。本以为沉睡了近三千年的大克鼎终于有了新家,但那个战争的年代,却让这个新家饱受磨难。以前流传过一句话叫“海内三宝,潘有其二”,“三宝”说的是清末年间挖掘出的三件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而潘家就有两件(大盂鼎、大克鼎)。大克鼎是潘祖荫购得的,大盂鼎是当时左宗棠为了感谢潘祖荫在朝廷上帮了他忙,将所购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先生。不幸的是,潘祖荫在购得大克鼎后一年去世。后来他的弟弟潘祖年把大克鼎大盂鼎和所有的文物秘密运回苏州。潘达于18岁嫁到潘家,三个月后,丈夫去世。潘祖年去世前交待潘达于看好那些文物,不可随便给人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潘达于守护了一生。潘达于在最战乱的时代里守了国宝一辈子,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在战争胜利之后却将这些国宝交予了国家。是位非常高尚、伟大的人。

我感到她走过了一条独特的心路,前五十年,她跟随她的祖父潘祖年的话绝不让国宝示人,把这些宝鼎藏藏掖掖,想尽办法保护它们,后五十年,她说人应该靠自己的双手活着,不要靠祖宗的财产,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是国家的,我们应该还给国家。潘达于捐鼎的时候,写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极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收藏家捐赠文物给国家是一种化私为公的高尚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捐赠文物给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家有九百九十几位,但是收藏家捐赠的数量占整个上海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的25%。没有收藏家的捐赠,就没有上海博物馆的今天。几千年前,克的故事告诉我们无礼不成方圆,今天潘达于老人又用自己的礼为大克鼎求得了一个圆满。守护大克鼎,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礼。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克鼎的“华夏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