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都有真正的理性

成熟的人,用什么来做决策?

答案是理性。当然是理性。冲动之下做决策,感情用事作决策绝对是一个成熟的人着意避免的。

但什么是理性?我们以为的“理性”真的是“理性的”吗?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隐隐约约意识到,人们以为的理性,有时候真的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认识一位老伯,是各种有牌子没牌子的保健产品的忠实拥趸,他儿子说,只要那导购员笑容灿烂,言语热情,会套近乎,再多送点礼物,他能恨不得把人家店子都买下。在家人拼死阻止下,几年来,花出去十几万也还是少说的。

为什么老伯这么不理性?

因为他理性啊!

老伯说:我最好的哥哥(老乡)遭大病,两个儿子条件好,前后凑了两百多万给他治病,最后怎么样?受了几年活罪呀,最后还没留下来。我是这么想的,保养好身体就是最大的节约。我吃点保健品,用点保健品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把身体养好,自己舒服,孩子也没那么大压力。我真得了什么了不得的病,我是不想治,可老婆孩子能依我?到时候不把家掏空都没个完。你算算,怎么划算?我也是有退休工资的人,这些我还吃得起……

老伯的逻辑没毛病,但他感觉不到自己对保健品的认知局限和谬误。他的理性没有建立在一个客观的基础上。台子是歪的,柱子正不了。

如果觉得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可以再讲一个。

我一个朋友,参加了某社群,任务是一天一本书加输出800字。前日是第一天,她发信息给我:不知为何作如此安排?书不是得看懂了,理解了,用上了才算读过吗,走马观花有何用?言下之意,不太接受。

我说,为什么这样安排的原因,说出来对于现在的你也并不会有多大触动,必须等实践过了,有收获了,才能真正有感悟。

其实我们不也经常这样吗?总是用固有的逻辑来判断一件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事物。看起来这逻辑很理性,其实正是这理性让自己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与前文所说的老伯又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台子是歪的,柱子正不了。

昨天听梁宁的产品三十讲,也有一个有趣的例子:

一个原先做销售做得很优秀的女孩尝试做产品。

我们就让她试试。先让她拿着我们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沟通,做她的第一次用户研究。

我在之前讲到过,用户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条理的。

在这个女孩的沟通现场,大家乱糟糟地发言,有人讲自己的观察,有人讲自己的感受,有人讲自己的评判,有人讲自己的需要,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有人则直接开始讲故事。

这个女生越听越觉得乱,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设计想法。”

于是她施展销售的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大家认为我们设计得很好,很有道理。于是用户沟通会友好地结束。

女生用她超强的逻辑和理性掌控住了乱糟糟的局面。但梁宁说,这是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

为什么?因为她没有收集到全面的各个立场之下的用户意见。

在读《财富自由之路》第20篇时,李笑来谈到,要避免“以偏概全”“自以为是”的思维模式。但如何避免呢?李笑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出一个详尽具体的方法论,而是抛出了一个答案:拼命想。

谁想?当然是自己想,李笑来的意思是,这问题的解决,得靠自己。

不能怪他言有不尽,其实,答案真在想里。你只要想了,就能有答案,你要不去动脑筋,告诉你怎么做也白搭。建立一个真正理性的思维,全靠悟。

如果要我来说两句废话,我也只能说一句:真正的理性是不带立场的,至少要跳出自我的和固有的视角,学会辩证思维,以空杯之心收集各方信息,再得出结论,而不是将事物,放在你既有的逻辑中去验证,去运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你我都有真正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