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清晨,花香拂过,花瓣迎着晨风轻轻展开。凝脂形的心形花瓣上,闪烁着点点晃动的露水。这时已不再是苏轼笔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时令,而是轻愁细泪的暮秋了。“虽是早已无花可摘,但如果有,我还是愿意在黄昏中将她摘下。虽无那冰凉露珠的滋润,可看见残花映着夕阳,试问,此般不是更有意义了吗?”写这段话的纸片一直夹在发黄的书里。

     朝花夕拾,虽然没有晨曦里的那份丰满,可落花却有种古老、素雅的美,就像浣纱的西子。花开是生命的开始,花落却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延续。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一生所创作的散文虽然为数不多,但是篇篇精彩纷呈,意味深长,在中国文坛上脱颖而出,久盛不衰,其灼灼的光华照耀着每一个用心阅读它的华夏儿女的赤子之心。《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集结,也是他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组成的。

       先是百草园,其间充满了童趣。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都能萌发起的孩子们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百草园的另一景观是冬天,作者集中笔力只写雪天捕鸟,虽然着墨不多,但却相当传神,是一幅充满了儿童乐趣的动画,从这里看到了孩子们欢蹦乱跳的情景,听到了快乐的欢语笑声。

       三味书屋是作者小时的私塾,鲁迅十分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生活,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其次是拜先生,每天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书慢慢加多,对课也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谐趣。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

       清晨的花朵带着露珠采下,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傍晚才去采摘,虽失去了怒放时的绚丽与芳菲,却在夕阳映衬下,别有一番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在空气中弥漫着,使人浮想联翩。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花夕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