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知识

“快餐知识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只会让我们的学习变的更加的焦虑”。

最近在和身边的人沟通,发现很多朋友普遍于喜欢“快餐知识“,一篇5000字的文章,放在多数人的面前,是不愿意去阅读的。

而能做的就是”快速的翻完“,看完主题,副标题,就把它给合上了,觉得自己就懂了作者的意境。

前些天,和一个朋友打电话,发生了一件事情,令我非常的难忘,而这种条件反射是我在书中所看到的。

那个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医美运营的结构吗?我等两天从电商行业转型去医美,有个面试,你知道什么叫做医美行业的吗?

我本打算回答他,但是那本书中说,如果你对一个事物了解的不够深刻,甚至于没有7成以上的把握,就不要随意的去说出去,一方面会漏出的水平,其次会误导他,然后我说:“我不知道”。

没想到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他说:“我知道”,医美运营就是和电商一样,只不过是以社区的模型在做,好比新氧,悦美,小红书,只需要运营好KOL,让他们产出大量的UGC,就可以保证平台的活跃。

我问他, 你从哪里学的?他说,我前天听了一个大咖的课程,就是这么说的。

然后我挂完电话,默默的开始反思,我们什么时候变的为了某件事情急于求成,而愿意快速的去寻求解决方案,并且在没有亲自实践的情况下,给自己附加上一个“我懂”的标签。

01“可能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好。

不得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互联网信息的爆发,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碎片化的时间都被抢占了,不是被各大APP灌输着刺激感兴趣的视频,就是被信息流APP贩卖着焦虑。 要么是到处给自己在普及“不懂的东西”,时刻让你刷新自己的认知。 感觉前20年都白过了,大学都白上了一样,甚至于某个时刻,我们都可以严重陷入到自我怀疑中。

告诉你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那些没有创过业的,在很多知识付费平台,可以看到,基本都可以和你讲如何创业的方法论,那些没有做过你专业的,都可以通过自己个人品牌的影响力,讲你专业的东西,有趣么。 是的,我们无时无刻感觉都在被收割了智商税一样,我也是这样感同身受,然后自己不懂,还被贴上“你认知太低”的标签。

课程开发背后的套路: L先生是我的一个朋友,在知名互联网教育行业做课程研发,他的KPI很简单,每月爆款课程挖掘,并且结合市场规律,开发爆款,做周期销售。 如果你上知乎,搜索“课程开发的方法论”,瞬间就可以找到很多建议,比如排在第一条的,你只需要掌握7个方面的心法就够了。

1.一切以学员价值为依旧2.目标高于内容3.内容重于教学方法 4.学员体验,高于讲师传授5.教学方法为内容服务6.找到水流的方向(学员想听什么)7.让学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就这样,一堂课所有的心法拿捏的松弛有度,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 他们善于抓住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独立思考,没有方法论,工作很多年,没有体系的人,遇到问题只赶紧寻求解决方案,而解决后不去琢磨下次如何避免的人。 告诉你这一套就能解决,吃了这个,你就可以从运营小白,一路晋升到COO。 吃了这个你就能PR小白,直接到大牛了,一句话理解为,“你有病,我有药”,能快速治疗你的需求,这就够了。 就这样,无时无刻给我们上着“催熟剂”,结果用某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听了很多课,依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却把自己整废了。

催熟着你可能什么都懂,但容易实践跟不上:

最近新媒体写作很火,有个朋友问我,如何才能够开始写作,我要不要报一个培训班?

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当自己不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相关的培训,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思考,我该如何通过自身行动去解决问题。

我给他的回答他,你先别去听课,你听了课程会让你更加的迷茫。 比如课程会和你讲:“结构化,段落化,首尾呼应至,带动读者情绪感,引用金句等”,最后14天速成,结果,你还是不会。 唯一不同的是,“脑袋清晰了,懂得理论东西多了”,但最终还是得实践。 《毛泽东选集》的第五卷291页,有一句这样话:“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也就是说,任何理论要不断的接受实践,因为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最后他还是去听课了,结果上次我们聊天,他说:“我确实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想的更多了,让自己反而更加焦虑了,无从下笔了。

为什么?写作老师说,合适的地方要用金句,写作老师说,一篇文章写够4000字才算标准,写作老师说,这个方法论写出来的才算完美,就这样,更困惑了。 我其实在开始的时候,给他的答案很简单,你不要去听课。 我实践过来的方法,在开始不会写文章的时候,自己去“知乎”,要么是“头条”先联系写问答,别人问什么,你先会回答。

从简单的回答,到结构式有条理的列出一二三,等这个学会之后,再去根据一二三举例子就够了,等你写的熟能生巧的时候,发现自己写不出来的时候,那就去阅读,输入。 这样自己的脑和行动才能合一,最后很多东西,都是在写的期间遇到了,一旦遇到,让自己去查资料,而不是想着“催熟”的通过某种手段解决。

其实这种场景有很多,结果学了后,还是一些理论,只是给你梳理了下大脑而已,但是会给自己形成的虚假映射是:“我会了,我很厉害了”。 有些东西,适当寻求外部因素解决没有错,千万不要把“适当”而换成了“完全依靠”,这样你就给自己的大脑打了“催熟药”。

02来看看我们吃的“快餐”知识。

其实,我并不抵制快餐行为,他就像中午吃便当一样,因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有限,只能挤时间出来,快速吃饱肚子,吃知识快餐,快速解决某个问题。 我们先来研究下什么是“快餐文化”吧: 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一种现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

快餐文化是我们生活中节奏加快的产物,是我们对名利过多追逐的产物,是我们只求其名不求其实的表现。 快餐文化只能填报肚子,但没有太多的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坏了大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总能在朋友圈看到,8大模型6个方法论,学会就可以解决社群运营的难题。 类似标题的文章,甚至于还有“普通人带货,只需要学会这4个方面”,然而你点开,确实告诉你了4个方面,6个理论,8个模型。 但是只是“告诉你”,而不用具体的“论证”说明,也不会告诉你应用什么人群,什么场景的状态下,什么时间下。

我们不收藏吧,觉得像个干货,我们收藏了吧,可能下次清理内存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文章,我只打开了一次而已“。就好比“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吃别人嚼碎的东西了: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吃这些东西,比如迷茫的时候,焦虑的时候,就给自己吃点“知识的解药”,网站搜索一下,如何治疗焦虑,如何治疗失眠。 然而答案告诉你,“你要早睡,不要多想,调整心态,坚持运动”,结果也早睡了,也运动了,而最终还是没有解决“焦虑”的问题。

比如我说一个很多人遇到:疫情影响失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网上就会告诉我们,自己的简历不够优秀,不要眼高手低等各种答案,然后我们就会相信,并觉得说的有道理。 可是你最后上班了,发现并不是因为“简历的问题,眼高手低的问题”,也许是因为“业务度的不匹配”,那个时间段企业人才需求不是很大等情况。

你看,我们总是在按照别人理解消化后总结内容,甚至于“思考”的东西,来对照自己当下的情况,最后更焦虑了。 或者是别人总结的方法论,经验,你看了后就认为那是精华了,自己能直接消化吗?

显然是不能的,为什么? 因为别人总结的场景不同,人群的不同,时间不同 我们任何时候的成长,都是一个“先接纳”,在思考,去理解,去消化,最后吸收的过程。 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是别人给你的精华,你是全盘接受,还是思考验证,消化后再选择性去接受呢?

我想大部分人都像喂食一样,全盘吞下吧,甚至都把老师讲的体系搞的倒背如流,想想,在工作中自己“用到了几分呢”。 这就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吃“快餐知识”的情景,不限于“刷短视频的时候”,刷信息流的时候,听知识付费音频的时候。

03“独立思考”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你总是觉得别人直接掰开揉碎送到自己嘴巴里的东西,吃的时候又快又舒服,久而久之,被喂食习惯了,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 而且,我们大脑真的像电脑的CPU,存多了用不到的乱七八糟事情,和一些无关于的杂项,运行速度就会变慢。 甚至于某个时刻,别人告诉你的事情,下一秒你就忘了,还在想刚才他给我说了什么?独立思考为什么这么难?

通常的情况是有4种常见的误区: 1.自我为中心。 因为个人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感知信息的时候,就会犯自我中心的错误,选择性地关注那些我们关注的信息,而自动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心理学上也叫做”选择性知觉”。

我们只会习惯的感知那些自己所希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甚至于用过去的经验去判断现在的情况,这些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典型情况。 解决的方法,尽可能在前期思考一下,“别人怎么看”,“听听别人怎么说”“他什么这么说”,然后再去做某件重大事情的综合评估,而不是用自己直接的主观思维去定论。

2.盲从信息

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媒体自媒体往往为了吸引眼球,把信息尽可能的低幼化,情绪化,直觉化,以便我们容易接受,导致我们对接受到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一味的吸取,导致我们无法独立思考。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三招搞定你的客户”“先做人,后做事”,“人品比能力更重要”,“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传统企业不转型必死”。 你看到没,这些都是带动我们情绪的东西,扭曲你主观判断的信息,离开平台,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是了?,很多实体不转型,依然过的很好,这样的案例很多。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凡事多问为什么”,“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个结论,其背后的逻辑和论据所在才是更本质的东西,不要只看观点。

3.眼见为实真的么?

我们都知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还有看不见的隐藏条件。 比如环保人士反对政府过度使用石油,理由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且污染环境,所以应该停止使用石油”,你觉得怎么样?

表面上看起来说的很对,但是这段话隐藏了一个假设——环保比发展更重要。这当然很多人就不同意了。

在工作上也是,面对隐藏条件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想要隐含假设”,经过评估,再去选择。 比如这个事情假设失败了,可能要赔一大笔钱,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理智的思考,赔了钱,我能得到什么了。

4.简单归因 顾名思义,就是把原因简单化处理,比如成功人士有早起的习惯,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很多人就认为早起是成功的要素。 你也每天早起,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我们总是试图用很简单的方式去解释一个复杂的现象或事物看到穷人就觉得他懒,看到剩女就觉得她挑剔,这也会妨碍我们去独立思考。 看到一个结论,要先想想,这个结论是不是对自己有利,这个结论就能用在我工作的场景中吗?

越是对自己有利的结论,往往越是能够支撑自己结论,越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注意,因为它可能更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

做到独立思考不容易,希望你避免上面几种情况,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老人早就告诉我们: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而知识无限,不要什么都去学,这样会把自己搞死的。 凡事多学会思考一个“为什么”,自己在实践中找出的答案,反而才更利于当下的场景。

04

“U型思维“解决快餐知识问题。

不得不说,时代发展太快,公司要求我们加速成长,来解决公司遇到的难题。 我们太多时候,只是在问题的现象层面解决问题,就直接奔向了答案,认为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其实从问题到答案之间,还缺少了一个发现问题本质的过程。

解决了增长,又要解决留存。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疫情期间,很多的线下实体公司开始逐渐转移到了线上,而社群运营,私域流量搭建,成了很多企业第一选择的命脉。

品牌开始通过各大APP搜罗社群运营的大牛。 结果顺利入职后,很多社群运营的大牛按照原来的方法论去帮你做”私域流量的建设和运营“,甚至于用户分分层,结果很是管用,也带来了一批用户。 但是你发现,用户来了,没有多久新用户全部都走光了,这个时候老板又让你做留存,你想破了脑袋,到底怎么做用户才不走。 然后你又做各个策略,补贴,活动,优惠券,结果数据好了两天,又掉下去了,到底怎么才能让用户不走而持续的在平台?

上面的思考模式就是典型的“直线型”思维,因为除了增长不好这个现象,所以就解决增长的问题,增长解决后,留存不行,赶紧解决留存。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产品又出了问题,你是不是又要停下留存想产品呢? 你处理任何事情的现象只停留在表层,才是最痛苦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到“U型思维”。

现象思维解:由问题—现象—解决现象—这是表层现象级别的解决。 U型思维模式解:从问题—本质—解决问题—本质解—巅峰值持续上升。 结合上面增长案例你再思考下,如果你去了,老板直接什么都不说给你定10万增长KPI。 结果你一看历史数据这么差,产品这么差,那么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告诉他,完不成,具体原因在哪里。第二,暴力完成,留存为零,损失一大笔。

所以有的时候,当下KPI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抛出上面KPI,我们该如何运用U型思维去解决增长和留存的问题呢? 分析增长难的问题,发现产品问题,社群架构,商品角度等多方面问题,然后根据实际的场景,找到真正落地的计划和行动,先解决最底层,本质的问题。

本质问题待已解决,然后再去做现象层面拉新增长活动,留存的问题,会不会很好解决,并且解决后,增长曲线会不会是持平的状态。

学不透的运营体系。 一个朋友是做用户运营的,他做了3年,还是一个基础的用户运营,你说他不学习吧,天天到处听课,你说他学习吧,可是3年了没有明显的提升。 打开他的手机微信收藏,全是“用户运营”,你只需要掌握这3个套路“,从小白到运营大牛,你只需要这一门课程,不懂运营,那是因为你”不会梳理框架“。

你看,他始终在解决”现象层面“的问题。这边捡起一个石头,那边拾起一个石头,看到有人分享,又捡起一个石头,最后备忘录一大堆石头,但是始终“形不成组合拳”,也解决不了他用户运营转大运营的问题。

那么如何运用U型思维去解决系统的问题呢?答案就是:“从问题本质解决问题”。 我要做大运营,这是我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背后,大运营包含了哪些小的运营? 比如: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APP运营,商品运营,社群运营,然后列出来之后,寻找最U解。 最U解就是“打通它们彼此”关系的那个最小单元,一旦掌握最小单元,其他的基本就很容易上手,从掌握最小单元—上手—打通,是不是解决本质的问题呢? 当本质问题解决,然后在根据“需要”去给自己“补给(ji)”。 比如“社群运营从0-1”我缺少,“数据运营1-100我缺失”,当把这些全部补给(ji)了之后,是不是就得到了综合的提升。 综合能力得到了平衡,那么自己从用户运营到大运营是不是就解决了大部分,其他的就看软能力了,比如团队管理,组织等等,这样会不会得到巅峰值的持续上升。

最后总结:

快餐知识的时代,并不是我们什么都要通吃,当然通吃的知识也不一定适合我们。

希望你能够找到自己瓶颈或者“某个困难”时期的最U解。

就好比今天的这篇文章,也是我读书后,吸收,打碎,分享出来的笔记。

当然也不一定适合读者的思考方式,如果你能够吸收20%,然后在结合自己经验,思维模型总结成为你的笔记,在加以运用,才是厉害的。

不要让自己吃那些碎片化的快餐知识了,你应该思考结合“自身阶段”,需要补充VC,B1,还是维生素B2。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