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班台莱耶夫的《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表》(附《文件》),[苏]班台莱耶夫 著,王汶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08一版一印。页数219,定价0.44元。

作者班台莱耶夫1908年出生在俄国彼得堡,13岁起流浪街头,偷骗盗抢都参与过。后来被送进苏维埃政府办的少年教养院和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命名的社会劳教学校。在那里他被教育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而这段经历和《表》中小主人公彼奇卡十分相像,甚至可以讲作者自己就是那个小流浪儿的原型。

《表》讲述了彼奇卡失去双亲,流浪街头,生活所迫,经常偷窃。偶然的机会骗到了醉汉的一块金表,他就想据为己有、卖了换钱。为此他将这块表东掖西藏,百般抵赖。到最后,受少年教养院的教育有了改变,他终于主动将它交给了娜塔莎,也就是醉汉的女儿。----有点儿像中国《寻找回来的世界》。

这篇小说最早是鲁迅先生翻译介绍给中国的孩子们的。

《文件》则说的是少年红军战士为传递一份机密文件,机智勇敢地和白匪作斗争,最后终于成功逃出魔掌,并及时将机密文件报告给首长。他接受任务时的情景,和《把信送给加西亚》很像。

这本旧书是从孔夫子旧书网淘来的,没花几块钱,看着很有趣。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两个故事早都有连环画了。

《表》是连环画大家华三川先生的作品,经典。人物造型比原书中的插图强多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秘密文件》画的也不错,我小时候就有一本,当时对其中一个桥段印象极深刻:红军小战士为了不让秘密文件落到敌人手里,就放进嘴里想吃下去。但文件封口的火漆却一时半刻无法吞咽,就拼命咬紧牙关不开口。还是不小心张口的时候,那份火漆和文件混合物已补他嚼成红通通的一块,敌人还以为他把舌头咬下来了,他连忙又把那个“舌头”拣起来吞下肚。

图片发自App

读读老书,品品故事,胜过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完班台莱耶夫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