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今天和你分享的书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话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很平常,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人生都要做的事情吗?当然或许你也正陷在,想做还没做,或者想做却做不到的泥潭里。不过这都没关系,今天这本书会教给你解决的方法。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19世纪以前,不要说做,人们甚至都不认同这个观点。

那个时候,人们普遍秉持的观点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特质是无法通过后天学习改变的。

直到19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经济大改革的潮流逼近,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变。

当时的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就曾说过:“我相信人是可以提升自我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人会越来越像上帝,并能掌控自己。”

可见,当时人格特质可以改变这个理念,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抬头。而当时“可变”派内部,又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是驱策者,另一派是自助者。

驱策者坚信人是可以完善的,但使人进步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比如时代的大环境,比如督促你的老师、父母。而自助者则认为改变的原动力是自己,你自己想改变,就可以改变,想自我完善,就可以开展自我完善。

后来,生物医学的发展,又将人们带入了生物精神病学的时代,人们开始对情绪、人格和一些心理疾病有了生物医学方面的认识。于是,很多人发出质疑,他们开始不相信“人格真的可以改变”这件事。

因为,从生物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疾病本质上都是生理疾病,所以只要治愈了内在的生理病因就等于治愈了外在的心理疾病。

但是这个说法仅仅在麻痹性痴呆症患者身上得到证实,而在精神分裂、狂躁症、痴呆症患者身上都没得到证实。

生物精神病学还认为,人的情绪心情是由大脑的化学物质控制的。

这个说法,现在来看也争议不大,它说明药物能消除常见的沮丧和焦虑情绪,情绪不过是大脑化学物质的反应。但是,是药三分毒,药物虽然征服了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心理疾病,却有明显的副作用,服药时间长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最后,生物精神病学还提出,人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我们的人格是固定不变的。

这就和我们前面说的“人可以提升完善自己”的观点截然相反了。而这种极端的看法恰恰代表了当时大多数生物医学人士的内心声音。

不过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实证研究推翻了。我们都知道,同卵双生子在基因上几乎完全相同,但是专家对对大量双胞胎进行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双胞胎长大后人格特质相同的概率只有50%左右。

换句话说,我们身上有一半的特质被基因控制,而另一半则不受基因控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提升。

而这个观点,也是本书的主旋律。

本书的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其实,马丁·塞利格曼早期享有盛名的工作主要是关于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的研究,之后塞利格曼觉得心理学不应该只关注人性的弱点,还应该关注人性的美好特质,因为很多积极乐观的美好品质,人都能通过后天学习获得。

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从关心痛苦转向关心幸福,从关注病人转向关注普通人。

本书中作者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特质属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部分,哪些是可以“人定胜天”的部分,从而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改变真正可以改变的地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01

那么,我们的特质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又有哪些是能改变的呢。

作者指出,人的特质中和基因有关,属于遗传方面的,基本无法改变。

比如减肥,很多人都对肥胖者有很大的误解,觉得他们这么胖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平时吃得多,动得少,所以体重怎么都降不下来。

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生物指标都会给他设定一个自然体重,而这个自然体重,并不全都符合我们的时下审美。假如你辛苦减肥之后,体重又很快反弹回来,那很有可能,是你的身体和你的基因希望你维持自然体重,不要瘦下去。

研究也表明:对90%的超重者来说,节食的效果都只是暂时的。因为节食会彻底改变人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一个人一旦节食,就会对食物产生更强烈的欲望,整天都想着吃东西。同时,他的身体会为了储蓄能量,刻意减少卡路里的消耗,甚至睡觉时所消耗的卡路里也会比平时减少10%。而且,节食会让人变得更加懒散,这也是为了储蓄能量。

如果你也在减肥,而且一直瘦不下来,那你就要观察一下自己的家人是不是普遍超重。如果你的家人也属于偏胖人群,那这就极有可能是基因问题,你不必为此感到自责。

说到这,你或许会问,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抵御肥胖了吗?对此作者的态度是:保持好的心态,做个健康快乐的胖子。比如少吃东西没用,但你可以少吃不健康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只在饿的时候才吃;同时保持运动,这些虽然不能让你变成一个瘦子,但是却能帮你抵抗肥胖带来的抑郁。只要体重问题没有影响到你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就别再纠结它了,接纳现实,你才能活得更加舒心、快乐、积极、阳光。

012.JPG

类似体重这种极难改变的问题,还有成瘾。比如,酒瘾,人对酒精的热爱,也是也有一定基因基础的,很难改变。

不过心理学家发现,结了婚、有工作、中年、受过良好教育这些特质,都有利于戒酒成功,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稳定对戒酒很有帮助。如果你真的很想戒酒,不如先稳定自己的社会关系。

此外,作者提到,一个人最无法改变的是性取向,因为早在母亲怀孕时,婴儿的性取向就已经确定了。

02

目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心理疾病,焦虑症和抑郁症,本质上,也跟基因有关。

很多人都喜欢把事情朝着最坏处想,因此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焦虑。

学生会因为第二天的考试焦虑得睡不着觉,上班族会因为绩效压力而坐立不安。

不过,作者塞利格曼认为这些焦虑是正常的,它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焦虑就像汽车上一闪一闪的“汽油不足”警示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切断电源,或许你可以专心开车,暂时好过一些,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车开到半路没油了。

因此,适度的焦虑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去看待它。

但如果你经常有不合常理的焦虑,比如你每天都担心出门会被车子撞死,所以一直待在家里不敢出门。

或者你焦虑的频率太高,已经严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了。那你就应该想办法缓解那些过度的焦虑了。

焦虑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虽然不像鸟会飞,鱼会游一样天然写在所有人基因里,但也属于经历几万年,几十万的进化筛选后,被留下的那批基因,所以焦虑虽然不像减肥、戒酒那么难,但也不容易被改变。关于缓解焦虑,作者给出了两个应对的方法,一个是渐进式放松训练,一个是冥想。

不过这两种方法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你坚持使用。

渐进式放松训练是让你先绷紧全身肌肉,接着慢慢放松身体的主要肌肉,直到完全松弛。

每天至少做一次,一次至少10分钟,你的焦虑就能得到缓解。

冥想则是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驱除那些令人产生焦虑的想法,降低你对坏事的敏感程度,它是放松训练的补充,需要每天使用两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没有及时处理好自己过度的焦虑,时间久了,这种坏情绪就会逐渐转变成抑郁。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患病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而且调研表明,女性的患病人数一直比男性多,目前男女患病比例大约是1比2。

对此塞利格曼的解释是,在这个社会上,女性的无助感普遍比男性更强。

在传统文化中,男孩被教育要自立、活跃,而女孩则被要求乖巧、懂事。男孩常常得到赞美和批评,而女孩则经常被忽视。

但是女性在成年步入社会后又会发现:很多时候,大众并不尊重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甚至认为她们为家庭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不值一提的。同时,她们在职场上也常常会因为性别歧视,而升职加薪无望。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会让女性产生习得性无助,导致她们抑郁。

其次,当遭遇挫折时,女性习惯思索,男性习惯抵抗。

如果被解雇了,男性一般会找朋友喝一杯,然后立刻去找新工作。他们通常不会花时间去纠结自己为什么会被解雇。

而女性恰恰相反,她们会拼命回想每一件事,一定要弄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自己被解雇。但这通常于事无补,只会加重心理负担。

换句话说,遭遇抑郁时,女性动脑,更加抑郁;男性动手,切断了抑郁进攻的通路。

此外,作者认为“以瘦为美”观念的盛行,也是导致抑郁,尤其是女性抑郁的元凶之一。

女性对身材的不满,会让她们投身减肥大军。但减肥失败或是长期挨饿都会让人产生抑郁。

目前治疗抑郁症比较有效的方法只有药物疗法和电休克疗法两种,而且副作用都很大,还治标不治本。

治疗一旦停止,抑郁症又会卷土重来。

015.JPG

对此,作者特别为我们介绍了一种认知疗法,帮助我们对抗抑郁。

首先,你要学着辨识自己下意识的想法是否有抑郁倾向。

比如,你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没有耐心,经常大吼大叫,然后又觉得自己的做法很糟糕,于是就会产生“我是一个很失败的家长”的消极想法。

这种下意识的想法就是典型的,有抑郁倾向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让你产生轻度抑郁。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个倾向,接着,你要学着反驳或重新解释自己下意识的想法。

比如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平时经常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孩子很开心。

而且节假日我还带孩子出门旅行,增长见识。

我只是辅导作业时过于着急了,但我依然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不需要为此感到自责。

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步的作用就是让抑郁患者认识到,自己那些消极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这就动摇了负面情绪的存在基础。同时,用积极的态度去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抑郁患者身心放松,改善状态。

“最后,当你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思想比较消极的时候,你最好找点其它的事情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说,和朋友聊天,出门散步,给自己做顿好吃的饭菜等等,这样你就不会让自己的消极的情绪无法自拔。”

当然了,认知疗法并非治疗抑郁症的唯一方法,而且对于严重的抑郁症也无法立竿见影,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根据抑郁症的程度,结合其它手段综合治疗。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有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应该求助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

03

除了焦虑和抑郁,惊恐症和恐惧症也是现代人群中高发的心理疾病。不过作者指出,惊恐症和恐惧症都不受基因控制。所以这两种症状看似很不好治愈,但只要用对了方法,这类患者基本可以痊愈。

惊恐症患者的主要特性是:持续不断的恐惧感,还伴有胸闷气短、流汗不止、恶心干呕等症状,这些症状每次都会持续一段时间。惊恐症患者一旦发病,就会觉得自己到了死亡边缘。如果工作强度变大或者长期不能好好休息,惊恐症就更容易复发了。

具体什么是惊恐症呢?书中举了个例子:

一位叫西莉亚的女生在麦当劳工作,一天当她把一个汉堡递给客人时,突然觉得脚下的地板裂开了,她的心脏狂跳不止,整个人胸口疼痛、头晕眼花、呼吸急促。

当下,西莉亚认定自己心脏病发作,身体失控,立刻就会丧命。

这种状态持续了20多分钟后,西莉亚才逐渐恢复正常。

那么,惊恐症真的和心脏病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医学研究者发现:当恐惧袭来时,惊恐症患者的心脏的确会狂跳不止,但这并不是心脏病,纯属是惊恐症患者在自己吓唬自己。

过去,人们觉得惊恐症无药可治,但实际上,惊恐症完全可以治愈,它和人的认知有着密切关系。

专家克拉克做过一项实验,他让惊恐症患者和正常人一起读几句话,不过每句话的最后一个词由读的人自己选择。

比如:如果我心律不齐,我可能是快死了?是很兴奋?是窒息了?还是不舒服?

惊恐症患者无一例外,每次选择的都是那些灾难性的词汇。

而这种自己吓唬自己的认知,也是惊恐发作的根本原因。所以,作者提出,我们可以用纠正错误认知的方法来治疗惊恐症。当惊恐来袭时,先别急着地解释自己的身体感觉。

然后给自己一个正面引导,告诉自己,呼吸急促和心跳加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胸闷气短既不会让我心脏衰竭,也不会让我死去。只要我放轻松,这些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尝试几次后,惊恐症就能被彻底治愈,而且基本不会复发。

另一个现代人高发的心理问题是恐惧症,它的名字跟惊恐症很像,但症状完全不同。

惊恐症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胸闷气短,心跳加速。而恐惧症是对一个没有危险的事物感到害怕,比如有人害怕昆虫,有人害怕空旷或者人多的地方,有人害怕密闭的空间。

轻微的恐惧症其实特别常见,大约每10个人就有1个人患有恐惧症。

不过只要患者恐惧的事物出现时,并没有发生让他们担心的状况,他们的恐惧症就能得到缓解,并逐渐消退。

这里,作者提到了两种治疗恐惧症的方法,效果都很不错。

一种叫系统脱敏法,首先患者要给自己构建一个恐惧金字塔,将自己害怕的东西做一个排序,最害怕的在金字塔尖上,其次害怕的往下一层,一直到只引起一点恐惧感的放在金字塔最下层。

比如你最害怕狗,其次害怕昆虫,又有一点害怕公鸡。

那么你就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先想象一下自己看到公鸡时的场景,然后不断地回想这个画面,直到恐惧感消失。

接着,你要再次放松,去想象自己更恐惧的昆虫,然后是狗。

通过不断地想象,当你发现自己在脑补最顶层的恐惧场景时已经毫不畏惧了。那么你在现实生活中,也就能平静地对待那些自己害怕的事物了。

另二种叫暴露疗法,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且用时短。就是说你害怕什么,就让你暴露在什么面前。

比如,你害怕猫,就让你和一只猫待在一个房间里。你害怕密集的人群,就让你去繁华的购物中心待上几个小时。

一般来说,一次时长是4个小时,恐惧症患者一开始都会感觉度日如年,但又无法离开。一小时后,他们就会觉得确实没什么实质性的危险,恐惧就会慢慢地消失了。

如此循环经,过10个疗程后,大部分人就会痊愈。

020.JPG

04

概念我们都了解的差不多,该开始行动了。作者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我蜕变,过上向往的生活,第一步你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现在的不如意,归结为童年受到了创伤。

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女儿帕蒂·戴维斯,号称是美国所有“第一女儿”中,最离经叛道的。她曾经因为和一个摇滚歌手厮混而中途退学,并且还为美国《花花公子》杂志拍了一张裸照。

而帕蒂·戴维斯的认知中,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是她一直无法释,为什么八岁那年,母亲会无缘无故的狠狠地扇了她一个耳光。她表示父母眼里只有彼此,根本没人在意她,她在家里就像一个多余的存在,自己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有时候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结果却越陷越深。

但是作者塞利格曼却指出,大量研究显示,童年的创伤可能对成人人格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如果你非要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父母,那也只能责怪他们遗传给你的基因,并不能抱怨他们养育你的方式。

我特别喜欢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你怎样看待过去的经历,过去固然无法改变,可你赋予过去的意义可以改变。”

作者塞利格曼提出,真正影响人自我改变的因素有三个:生理层面、证据层面和力量层面。

如果一个问题和我们的生理机制关系非常密切,那就意味着它在生理层面上涉及得比较深入。要想改变这类问题,非常困难。如果你遇到了,千万不要直接硬磕,先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再迂回变通,曲线救国。

比如,你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但是你的基因显然不支持你做这件事。那么哪怕你耗费了所有时间精力,也不可能做到。再继续在这条路上跑下去毫无意义。当然,这也不代表,你必须彻底抛弃对飞翔的追求,你可以选择变通思路,借助外力去实现的飞行梦想,比如飞机可以带我们飞上天,滑翔机可以带我们感受飞行的自在。

作者还讲到,如果我们相信一件事,并且很容易找到各种证据证明它是对的。那很可能意味着,这件事很难改变。

比如,抽烟,在很多老烟民看来,不少同样也是常年吸烟的人,看起来身体都很健康,而这也成为了他们不用戒烟的强力证据。生活中我们也确实发现,能够成功戒烟的人,少之又少。

假如你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想要改变一个习惯,但收效甚微。那么你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你走向改变的信念,是不是被某些看似有力的证据束缚了,如果是,你就要小心了,在着手改变之前,最好先抛下这些所谓的证据。改变实质,要从改变观念开始。

此外,观念也是影响我们改变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对一件事所施加的信念越强,他就越难被改变。相反,如果你对一个问题的信念越弱,它就越容易改变。

比如,我国著名作家木心先生,他曾三次蒙冤入狱,被人迫害折断了三根手指,但他却一直在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

在狱中,他为了抵御孤独,在纸上画出琴键,弹奏贝多芬交响曲。他还把写检讨的纸张偷偷地藏起来,用蝇头小楷在正反两面小心翼翼地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木心先生坚信自己可以好好活着,重见天日。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让他没被监狱中的各种蓄意刁难所击垮。

几年之后,木心先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出狱了,这些手稿也被他巧妙地缝在棉袄夹层中,悄悄地带了出去。这也就有了后面那部65万字的《狱中笔记》。对活下来的热烈渴望和对艺术的极度热情与向往,不仅让木心先生在最艰苦的岁月中坚持下来,还让他遵循本心,活得肆意精彩。

说到这,《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就聊得差不多了。

最后,想把塞利格曼在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平静地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你明智地分辨两者,并付诸实践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